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经理的收入与经理的经营业绩相一致为假设,确定和分析了影响企业经理收入的个人、企业和外部环境因素。依据这些因素间存在的逻辑关系,运用解析结构模型(ISM)方法进行了定量处理,建立了影响经理收入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通过模型,得出企业因素对经理收入起着决定性作用,为建立有效的经理激励机制提供了理论和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支持和鼓励政策,建立煤层气综合利用电厂,利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由于电厂项目竞争激烈,管理风险增大。根据对煤层气电厂项目风险因素的分析,从定性的角度给出了影响电厂项目的风险因素,将系统工程理论中的解释结构(ISM)模型运用在风险因素分析中,针对风险因素,建立了ISM模型,并且运用模型对风险因素进行层次划分,找出各个风险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并且根据模型的分析得到煤层气电厂项目的规避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租房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占用时间长,依靠有限的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因此,公租房融资成为制约公租房建设的瓶颈。目前,公租房融资主要使用银行贷款、项目融资等方式,而其他市场化融资方式使用较少。为拓宽公租房融资渠道,应积极引入并大力发展REITs、PPP等模式。其中,REITs模式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专业性更强,要求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而PPP模式强调在政府引导下引入私人资本,以分担风险和成本。总体来说,REITs、PPP都将是中国公租房融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子信息企业面临的新产品市场、技术创新、融资、管理、不可抗力和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风险因素及其关联关系,用解释结构建模方法(ISM)建立结构模型,再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MICMAC)分析表明,企业只有在选择创新项目时充分考虑政策和市场环境以及相关专利的限制,加强资金监管力度注重使用效率,打造一支优秀的技术和管理团队,才能有效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5.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企业汇率风险应急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中国大多数企业缺少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加之汇率波动幅度及波动频率的不确定性增加,使暴露于汇率风险中的企业数量和风险头寸增加.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汇率风险应急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构建企业汇率风险应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构建模型,明确了建立企业汇率风险应急机制将受5个等级的16个因素影响,其中2个因素为直接影响因素,5个因素为基础性影响因素.文章试图为企业汇率风险应急机制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为企业汇率风险应急管理实践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内外融资方式,从管理层规避融资风险的角度提出了在国内现有环境中选择融资渠道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财务预警模型测算破产概率、债券评级间接得出破产概率和通过CAPM模型中系数测算融资风险三种方法定量计算融资风险.  相似文献   

7.
海洋能开发是21世纪解决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有重大的影响。在国家海洋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评价海洋能开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当下各地区非常关心的问题。首先对海洋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构建了海洋能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此指标体系,得出了指标体系的解释结构模型图,确定了高级指标和基础指标,为进一步评价海洋能开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8.
第三方支付的创新发展,积极调动了"长尾"消费者的投资热情,导致消费者金融服务需求膨胀和风险预警矛盾日益严重。运用德尔菲法对消费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感知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筛选,并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进一步分解出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结构性分布及其逻辑关联。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信任是表层因素,接受深层次因素传导作用;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安全技术操作等诸因素是中间层因素;消费者个体特征和互联网环境是深层次因素。为了降低感知风险,必须全方位、多渠道地优化网络环境、健全第三方支付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公租房的融资难题,介绍几种可行的融资模式。在分析几种融资模式优劣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模型对几种融资模式的综合融资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在公租房建设的资金供给问题上,民资融资渠道的效率显著高于政府融资渠道,且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比其它传统民间资本融资渠道更高效。所以应引入像REITS这样的新型融资模式,并拓宽民间资本进入公租房建设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种粮大户经营风险感知机理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安徽省21个产粮大县403个种粮大户的问卷调查,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序次Logit模型检验种粮大户的风险感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在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探究各因素对农户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培训频率、重大亏损经历和家庭务农人口对种粮大户风险感知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盈利动机强度、政策鼓励、家庭成员态度、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规模经营经验、市场风险应对能力、当期盈利对种粮大户风险感知水平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农田基础设施、过往亏损经历、当期盈利和技术培训频率是影响种粮大户风险感知水平的浅层因素,市场风险应对策略、盈利动机和规模经营年限是中层因素,而政策鼓励、家庭成员态度和家庭务农人口则是深层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