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表现为无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独白式关系。要根除这种异化的交往关系带来的弊端,需用对话取代独白。对话即主体与主体之间以理解为基础的视野整合。这种新型关系的建立,有其深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当代德育不可能再通过自上而下压制与服从型的传统德育模式来开展,而必须依靠构建一种道德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平等主体进行道德对话和交流,并最终使对话各方获取尽可能大的道德共识和理解。道德学习共同体无论在成员结构、成员内部达成相互理解的方式,还是成员的身份形成方式,都与传统共同体有着根本的区别。为了确保道德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维系,共同体内部有必要达成和确立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一些伦理规则。道德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还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的价值引导作用,促使受教育者主体在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中增强对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3.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和形成规律,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能动的认识、体验、践行,从而形成他们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是教育者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实践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对话”作为探求德性真理的形式与方法在东西方皆有其渊源,在形式上,苏格拉底通过诘问、辩论启发人们去关心和思考德性真理,孔子则以先知者的角色与弟子们针对道德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丰富生动的探讨。“对话”的式微是道德教育丧失生命力的重要原因。通过在道德教育领域运用以“苏格拉底式对话”为核心的案例教学法,有助于重建“对话”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道德教育作为探索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改革的一种模式,其理论依据在于受教育者个体是道德的主体,在自我道德发展中具有主体性,而且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主体性是其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因。其现实根据在于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缺失。采取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新模式,对于受教育者在现实中道德素质的发展、未来社会生活中道德价值的正确把握和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共处道德教育是由信息网络时代道德教育基本矛盾的特点决定的,是由传统道德教育深陷困境的实际状况引起的,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关系的改变引起的,是当今世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诸多重大问题之一。共处道德教育以培育能够与他人共处的人为目标,是更高层次道德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良好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大学德育,人们通常称之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它在高等学校一切工作中占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实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一定教育情境中以德识传授、德性养成、德行践履为目标的意义互动。由于传统独白的施教方式失落了受教者的主体性与德育的价值性、教育的人本性与道德的发展性,高校德育实践陷入了受教者对施教者及其规训的"失语"困境。因此,立足德育对话的理论基础,从平等、差异、共生的德育展望出发,在德育主体之间建构观照生活世界、贯穿价值叙事的"对话场域"是高校德育实践走出"失语"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一、培养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意义所谓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或学校教育要求.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而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鞭策、自我激励以及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一种教育能力。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其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需要通过自我教育来完成。大家知道,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否定的,教育者通过主动施教使受教育者按照教育者的要求去做.但是,教育者的目的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相似文献   

10.
陈忠 《九江学院学报》2005,24(3):104-108
本文就未成年人的群体社会态势、未成年人的“时年”特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接受”情境,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关系诸方面,探讨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可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出现的困惑、迷惘甚至是不解,应引起高度重视,注意把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走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探索有效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儒家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儒家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是受教育者在追求德性人格的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动特性。儒家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反求诸己、情感体验、主体实践、自我超越。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儒家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思想是良莠兼有、优劣并存,具有明显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无论是理论定位 ,还是现实状态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平等性 ,其实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引起师生关系的一场革命 ,即由人与物的关系 ,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 ,这是一种交往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 ,教师和学生都以平等的、开放的、真正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交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行动 ,对话既是教育形式 ,又是教育情境。师生交往是一种共同实践活动及交互作用 ,师生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相互影响 ,共同成长。师生交往是一种双向理解 ,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形成和发展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自我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往往是教育者的直接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因而,教育者一方面要直接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还应该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由教育的客体变为教育的主体。当受教育者一旦具有和教育者要求一致的道德信念时,就会从内心激发出自我修养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同教育者相配合,严格地进行自我教育。“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自我教育是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的认识,对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自己的意志感化受教育者的心灵,以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准则为内容的社会教育,是培养阶级事业接班人的重要环节。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鲁迅十分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重视对青年进行道德教育。在这方面,他有过许多论述。鲁迅在《华盖集·北京通信》中说:“倘若一定要问我青  相似文献   

16.
儒家认为道德教育首先是对教育者的要求,在道德问题面前,教育者必须首先反思自己,而不是只对受教育者的指责。这种在问题面前要求教育者首先有道德“道之以德”的方法是一种真正具有“德性”的教育方法,对于改善当前因方法造成的德育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禅师表现在弟子面前的权威是合理权威,这种合理权威给正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师可以提供三个启示:一、权威来自于教育者是受教育者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人物;二、权威来自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对话;三、权威来自于创新。认真地借鉴古代禅师的教育经验,对于当代教师端正教师角色,提高专业化水平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活动。道德教育的接受主体是受教育者,客体则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界定和涵义,但总体而言,我们理解为调节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表现在个人思想言行中稳固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各个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统治阶级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因为“德”是解决为谁服务的方向问题。道德教育思想的发生与发展,在东西方均可上溯至奴隶社会时期,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形成了不同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如果不拘泥于历史的具体细节而是着眼于道德思想及道德教育思想的递演嬗变这一宏观视角,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顺序比较中外道德教育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道德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大多承袭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定位方式,而缺乏对其理论前提的反思。知识角度的道德教育者角色定位有可能导致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错位,进而导致道德教育的错位乃至低效。庄子对道德教育者的角色分析值得我们借鉴。从道德教育过程中可能隐含的个人名利看,教育者不能以师表自我标榜;从道德教育的方法看,道德教育者不是道德管理者;同时,从已经显现出的道德教育效果看,在道德教育上不能过度依赖道德教育者,道德教育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对道德教育者的角色重新进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重要理论依据。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必然要求 ,是网络文化正常发展的迫切需要。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突出体现在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 ;走进网络 ,走向对话 ,指导受教育者履行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