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选取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分别来自中国译者、西方译者和中西合作译者的三个译本为语料,利用语料库分析软件Simple Concordance Program 4.0和Textanz,从译本中的词汇变化量、句子长度、可读性,以及情感表现、比喻修辞翻译等方面入手,对三个译本的文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三个译本在词汇层面都是低密度文本,句子都在中句范围内,与原文质朴的语言风格吻合;但在情感词汇使用、比喻修辞翻译及可读性指数上,存在着一些区别。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共五十篇,自《神思》至《总术》十九篇着重讨论了写作的构思、风格、结构、修辞等问题。刘勰将《神思》称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列置全书“下编”创作论的开始,由此见出该篇的纲领性质。《神思》篇历来备受瞩目,总体讲,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神思”与“灵感”之关联,与“物”之关联,与“想象”之关联,与“虚静”之关联,与“写作主体素养”之关联的探索;对“神思”篇辨疑、考释;对“神思”篇美学意蕴的开掘;对“神思”篇于《文赋》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作阐扬等方面。本文将众家研究成果一一梳理、分析,以期全方位把握《神思》涉及的相关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丰富参阅资料。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神思>对写作思维这一个体精神活动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对什么叫思维、思维的本质、思维的基础、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及其特点、如何进行思维、思维与语言、思维与情意、构思的快慢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见解精辟独到,在诗意化的理论中闪烁着非凡的智慧;从对直觉感悟以及主体情感投入的研究中,显示出古代文论家的那种"散文式的理智".正是这些直觉领悟和引喻化的经验描述能引导我们切入写作主体思维的内化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从而把握写作思维,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是一篇专论艺术构思与想象的著名论文。其"神与物游"说形象地阐明了"心物交融"的过程,开创了形象思维理论的先声;而形象思维的结晶便是"意象",即"人心营造之象",作者要像"窥意象而运斤"的"独照之匠"那样,迅摄意象,运笔于纸。而意象的酝酿与定型,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又"贵在虚静"。"虚静"是创作之前的作者所需之境静与心静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5.
使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霍小玉传>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了研究.使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对两个英译本以及作为对比使用的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中的平均词长、词汇密度和文本可读性等多方面数据做了统计和对比.同时,还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运用相关翻译理论对两个译本中的翻译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两个译本译者在翻译风格上的特点.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实证性研究具有科学性,因此其研究结果可以为翻译批评提供可靠的依据,也可用于翻译教学和译者培训中.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文体学教学中运用COCA语料库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认为语料库应更多更深入地适用于文体学教学中,使文体学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加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阐释主体浸染了佛教色彩。在思想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刘勰也接纳了道家理念,试图将佛道思想融汇于自己的文学理论当中。《神思篇》作为创作论的总纲,是《文心雕龙》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一章,其中蕴涵深厚的道家思想。刘勰在吸收老庄思想后,从创作准备、创作心态、创作原则、创作方法、创作思想五个方面铺展创作总论,继承了道家的游心思想、虚静精神、尚天性主张、学习论、言意观,充分运用了道家思辨法。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阐释主体浸染了佛教色彩。在魏晋南北朝思想大融合的背景下,刘勰也充分接纳了道家理念,他试图将佛道思想融汇于自己的文学理论当中。《神思篇》作为创作论的总纲,是《文心雕龙》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一章,其中蕴涵深厚的道家思想。刘勰在吸收老庄思想后,从创作准备、创作心态、创作原则、创作方法、创作思想五个方面铺展自己的创作总论,继承了道家的游心思想、虚静精神、尚天性主张、学习论、言意观,充分运用了道家思辨法。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现代语料库的技术,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 Conc3.2.1w对霍克斯译本和杨宪益译本的类符/形符、形符数、平均词长、高频词、平均句长、语篇衔接等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译本具有一个共同的翻译特点,均倾向于运用相对普通及通俗易懂的词汇和语言,以便于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译文的内容;词汇层面上,杨宪益译本强调译作的文学特点而霍克斯译本的用词相对狭窄,表达也更加口语化;句法层面上,霍克斯译本的平均词长比杨宪益译本的平均词长更长,这表明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较倾向于增添修饰词语;语篇层面,杨宪益则倾向于运用连接词作为衔接手段而霍克斯则倾向于运用介词短语作为衔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神与物游”可以说是“神思”的精论要语,“意象”说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论的创作思维理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志气”与“辞令”在创作构思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秉心养术”则提出了作家提高思想修养锻炼写作技巧的条件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弗朗西斯.培根的Essays及曹明伦译本和何新译本为研究对象,借助WordSmith 5.0和ParaConc等语料库应用软件,分析比较两个译本的部分文体特征和翻译现象。各项数据显示,曹译在文体特征上与原文更加接近,而何译则与原文相差较大。研究表明,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以大量的客观数据克服了传统翻译批评中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神思"是灵感来临的文思--对《文心雕龙》"神思"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文心雕龙>"神思"的认识,学术界历来存在着分歧,这也是"龙学"研究一直未解决好的问题.神思既不等同于想象或灵感,也不等同于艺术构思、形象思维或精神活动等,应是灵感来临或获得灵感时的文思.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译者风格的研究大都基于个人的主观印象和直觉判断,集中讨论译作的风格在何种程度上再现了原作的风格等.这种主观、印象式和规约性的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如:只重视译文与原文的风格对应,而忽视文学翻译中译者特定的风格.随着描写翻译学的发展,译者风格研究开始借助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通过大规模的语料分析,来考察译者传承原作风格之外所表现出的风格,这可以有效弥补主观判断的不足.文中以<红楼梦>的杨译本和霍译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包含两个译本全文的可比语料库,基于大量语料的客观分析,试图详细分析译者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上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最后,试图从译者的母语文化和翻译规范的角度来解释二者表现出的迥异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深深影响并体现在各自的语言中.因此,翻译就是一个跨越这些差异的复杂的认知过程.此文通过自建的小说<围城>英汉平行语料库,从语言与文化、思维方式、翻译技巧的关系为视角,结合具体的译例,研究分析在同一部作品中译者如何处理相同词语的不同翻译.  相似文献   

16.
心物关系 ,即文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贯穿于《文心雕龙》的创作论、鉴赏论、文体论和文道论。本文着重探讨“神思”(创作论 )中的心物关系是神与物游。心物之间建立心理距离 ,旨在心物赠答  相似文献   

17.
秉心养术不当校为养心秉术;视布于麻,虽云未费的费,不当校为贵。研阅以穷照的阅,解作阅历或阅览,各有理据;规矩虚位,刻镂无形,指在想象活动展开之初一切规矩刻镂都尚无形迹;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指不能够用理性的或理论性的话语将创造艺术精微之奥妙、方法或规律追述出来,刘勰自己因此停笔不论。神思,理解为心思、神妙的思维活动、兴到神来、精神的思虑活动,似不如理解为神运之思。《神思》并非《文心雕龙》创作论的总论,也主要不是艺术构思论,《神思》的论述重心,是艺术想象。《神思》提出了艺术想象的概念亦即神思,从理论上概括出了艺术想象的三个本质特征,使神思成为一个概念明确、内涵饱满的重要理论范畴。《神思》是中国古代艺术想象论的最高峰。就对艺术构思、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想象的讨论来看,《神思》想象论明显优于西方古典文论中的想象论,实已达到近现代文艺理论对艺术想象的一般认识水平了。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语料库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马克·吐温的作品《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写作特点。《汤姆·索耶历险记》这部作品用词丰富,句式简短;通过不同词性关键词的检索,发现有关作品情节和背景环境的很多信息,以及探知以前并未讨论到的作者写作特色;高频三词词簇的检索发现,作者使用很多表示过去事件状态的词簇,并使用较多表示否定意义的词簇,及几个固定的表示时间和地点变化的词簇。语料库文体学分析可以发现隐藏在文本中很多信息,是文学评论及研究的一个可行方法。这种量化的检索与分析方式显示出软件系统在具体、细微、量化地进行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中显示出来的强大功能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对"归化"和"异化"观照下杨国斌和王佐良的两种<文心雕龙·才略>英译本的译例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说明如何运用这两个翻译原则,作出更有生命力的译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