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1985~2012年山东省人口统计数据分析了山东省人口的发展趋势,并选取2001~2009年的净增人口数,建立不同维数的灰色GM(1,1)模型.选用2011年和2012年的总人口数来检验模型,最后选取5维GM(1,1)模型,对山东省2013~2020年的总人口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山东省总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并且增加的速度变缓,在2020年将达到9948.1332万人.在预测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与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对山东省今后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1978 年以来唐山市人口发展的现状,选择唐山市1978-2005年的总人口统计数据来建立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和Logistic 人口模型,并运用2006-2007年的总人口数据来验证模型,对唐山市未来8年的总人口数进行了预测,以期对唐山市统筹人口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系统中的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根据人口普查中得到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等数据建立了动态GM(1,1)模型.对今后几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进行灰色预测,并对预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拟和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计划生育国策实施至今已有30余年之久,我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自1991年开始,我国人口增长就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现阶段人口数量的增长是由于人口惯性因素影响所导致.人口正增长处于缓慢前行的平稳时期,这样一个时期有利于客观并准确预测我国人口的峰值数量与达到峰值时的年份.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为依据,辅以1991-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建立了人口惯性与人口预测两个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假设在更替水平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得到我国2010年人口惯性因子为1.05,并在此基础上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人口惯性增长达到峰值时的年份,通过数次运算,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人口数将会达到峰值,为1 439 063 719人.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口预测为多因素预测,为此采用了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模型对河北省2010年、2020年、2030年的人口数量进行预测。该模型方法简捷,结果比较符合实际。同时综合分析总人口、年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确定了河北省未来人口增长的高、中、低三种方案。  相似文献   

6.
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准确预报人口增长是人口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签》公布的人口数据分别建立了CM(1,1)模型、Leslie模型、Logistic模型来预测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并比较了这几个模型预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0—2014重庆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总人口数、房地产开发投资等相关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和误差分析,验证该模型在房价预测中的有效性。并预测重庆市2015、2016年的房价,以期给政府部门制定房价宏观调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只考虑自然生死因素的人口发展模型— 一类偏微分方程的初边值问题。建立了偏微分方程的差分格式,讨论了差分格式的相容性、收敛性和稳定性。以1996年的人口数据作为初始数据,通过对差分格式求解,得到了1996-2010年的每一年各年龄组的人口数和总人口数。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在不断地增长,但增长速度渐趋缓慢;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正由现在的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化。  相似文献   

9.
一、银川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战略地位 银川市位于银川平原中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辖三区两县,土地总面积446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57平方公里。1987年全市总人口76.0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约43.36万人;市区非农人口31.39万人,回族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18%。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 1980~l997年间江苏省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弹性关系的研究分析 ,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民经济的投资率不断提高 ,耕地资源经济占用率不断减少。据此作者建立了动态多元回归模型 ,进一步验证了耕地资源动态变化与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投资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 ,根据该数量模型还预测了 2 0 0 0年及 2 0 10年江苏省耕地资源保有量 ,并与耕地资源动态变化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 ,两者相差甚微 ,预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对明清宁夏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特征和特殊做法进行了探讨,并由此揭示出宁夏传统建筑所具有的鲜明地方性特色和营造做法的灵活性,同时,对宁夏回族建筑特色及西夏佛教建筑特征试作初步概括。  相似文献   

12.
宁夏回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文化旅游表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吸引力。宁夏回族文化是宁夏所拥有的排他性旅游资源,采用SWOT方法,分析宁夏开发回族文化旅游资源中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定位宁夏的整体旅游形象,可为宁夏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地处黄河以西的宁夏银川市和石嘴山市,其历史明显具有一种断裂性,这使得其地域文化缺乏历史延续性和浓厚的地方性,这里的回族社区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后,这一地区才真正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缺乏历史延续性的回族社区在一个以移民为主体的城市化进程里悄悄变迁,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文化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4.
对宁夏、甘肃的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国际交流合作作了专题调查和分析 ,探讨了在西部大开发格局中如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为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广州从事阿拉伯语翻译工作的宁夏籍回族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他们在沟通厂家和客户的过程中扮演着掮客的作用,其积累的经验为宁夏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益,政府应该在特色人才培养中制定相宜的政策,整合宁夏阿拉伯语教育资源,认可民。间办学,拓宽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渠道,实施人才扶贫战略。  相似文献   

16.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羊绒流通集散地和精品羊绒及羊绒制品出口加工基地,其羊绒产业发展具有绒源、劳动力价格等明显的比较优势。产业兴衰的长效机制及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最终源于产业的竞争优势,羊绒企业、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共同携手构建羊绒产业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档案材料的分析总结,文章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夏民族工作的概貌和取得的成绩。这些民族工作及其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它使宁夏地区顺利地完成了社会秩序恢复的各项目标,实现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同时也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陕甘宁边区林业发展史研究(1937-195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的摇篮,其政权领域内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取得的成果、建设经验等对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均产生了长远影响,对现代来说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历史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陕甘宁边区林业(1937—1950)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包括陕甘宁边区行政区域的演变、边区的林务机构及主管部门、边区的自然环境与森林的关系、边区原有的森林资源、边区政府的林业政策和法令、边区的林业建设、南泥湾垦殖、陕甘宁的农林教育及教育方针大讨论、陕甘宁边区主要林务人员简历等。  相似文献   

19.
西夏卷轴画集中出土于今内蒙古和宁夏两地,约有200余幅。其中的佛教卷轴画并存汉地传统绘画风格与吐蕃传统绘画风格(唐卡)两种形式。前者较多表现汉地净土信仰题材,特别着重于“阿弥陀佛来迎”场面,体现了西夏在继承唐代基础上的独特性;后者的构图、色彩、造型等内容,皆可于12世纪前后的西藏唐卡中找到源头。  相似文献   

20.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匮乏,而且逐年减少。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使宁夏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在阐述宁夏水资源概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宁夏水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宁夏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