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山为全国名山之冠,被《世界遗产名录》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泰山不愧为“天下第一名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泰山魂”是中华民族之魂。泰山遗产的商业价值不能过度使用,泰安市政府要为全人类保护泰山遗产。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世界遗产实施保护,要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对世界遗产实行强制性保护,要依据国内法的有关规定对文物遗产实施规范管护。  相似文献   

2.
古老的泰山,以其优越的自然、人文条件成为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山。几千年来,历代帝王的封禅告祭、兴盛发达的宗教文化,文人墨客的接踵游历,成就了泰山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文化史的局部宿影”来科学地概括泰山的历史影响。1987年12月,泰山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为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卢卡斯先生考察泰山时曾指出:“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把人在  相似文献   

3.
齐鲁是中国古代小说之乡,明清小说名著大都为山东人写或写山东事,而尤以与泰山文化关联最多.《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绿野仙踪》等五大小说名著,其作者或为泰安人,或隐以泰山为背景,或明确写在泰安发生的故事等,多取自于泰山文化,可称之谓“泰山小说”.“泰山小说”是泰山文化与时俱进的产物,与泰山相得益彰,而泰山更需要“泰山小说”携程.“泰山小说”是泰山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的重大课题,有关方面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历史悠久的泰山旅游区要不断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应有效地开发泰山的旅游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在产品的开发策略上把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结合起来,搞好市场和旅游消费群的定位;在产品的促销方面可以举办国际登山节、齐鲁文化游、大型民俗展等活动,使泰山成为喜爱中国历史文化的国内外游客所向往的景区。  相似文献   

5.
周郢著《泰山国山议:文献校释与学术新诠》一书,精心校勘、严谨笺注了民国易君左《定泰山为国山刍议》一文。在此基础上,从文化与历史两个维度系统论证了泰山为国山的主张,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一研究从人文地理的角度透视了古代中国政治信仰的变迁,令人耳目一新。该著若再增加"礼"视野下的泰山、泰山与个体生命关怀等内容,或可使论证更为充分,更接地气。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2日至5日于江汉大学召开的“救亡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近百篇学术论文。与会者从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学术与抗战、抗战文学与文艺、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日本文化侵华及奴化教育、抗战时期的文化人物研究、抗战文化、抗战时期的报刊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展示了抗日战争这一中国历史上重要时期的文化的各个侧面。  相似文献   

7.
泰山神信仰既被纳入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封建王朝官方正祀,独具强烈的政治色彩,又是中国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宗教特点和民俗特色,反映了泰山儒释道文化互动交融的变迁过程。其中,儒家文化是泰山文化的主脉,对整个泰山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使泰山文化更具理性高度、人文关怀和象征意义 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以及两者世俗化背景下伴随的民间信仰文化,是泰山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使泰山文化更贴近民众,带有出世的超然与神秘,为泰山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于宗教神圣性的传播手段和受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民间生活与文化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而民间信仰组织作为这种文化所依托的主体,表达并传承着中国广大民众对神灵的崇拜与敬仰。民俗学家叶涛先生通过他在考察泰山香社时所搜集到的田野资料,运用文献学和田野调查的方法,来分析“以泰山神灵为奉祀主神、以到泰山朝拜为结社目的的民间信仰组织。  相似文献   

9.
东岳泰山历史文化悠久,其独特山区地貌与封禅祭祀文化促生了泰山挑山夫。历史上泰山轿夫频现于史料,记载丰富。清代以来,前往泰山的官员祭祀与平民香客大量涌入,泰山轿夫、挑夫等谋生群体普遍出现。上世纪后半期,文学作品的创作提高了挑山夫的知名度。目前,泰山挑山夫多为满足游客需求而存在,然而,在各类因素影响下,其数量逐渐萎缩,面临着消失的困境。泰山挑山夫在文学、艺术、民俗等领域留下了较高的文化价值。当前,泰山挑山夫文化传承工作主要集中在挑山夫作品创作与精神宣传,文化资源挖掘与产业项目开发,劳作形式与内容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等三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丰富发达的泰山神祠文化是泰山文化的特色之一。齐鲁特有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为其产生发展培育了沃土,历代统治者和文人墨客的推波助澜和下层民众深厚的民间信仰为其传承延伸提供了广阔的历史空间,而儒佛道等则交替充实滋润并构成其主要内容。泰山神祠文化在政治、文学、艺术、民族心理、民间信仰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共源共流的泰山, 其精神主导承载着我们民族思想文化的精华, 积淀着历代先贤们的智慧。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论述民族思想文化传统与泰山文化精神的关系, 激励人们在新的时代, 继往开来, 不断登攀。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使泰山具有了双重价值———历史价值与经济价值。泰山旅游是泰山经济价值的集中体现。围绕泰山经济价值的开发与利用,本文对泰山旅游资源内涵、泰山旅游在泰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泰山品牌”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3.
泰山为五岳之首,不但在自然特征上具有雄伟的美,而且体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包含了我们民族的深刻的美学思想。一、泰山自然美的主要特点——雄伟在自然美中有两种类型:一是壮美,一是优美。或称作“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前者以气势取胜,后者以情韵见长。泰山的美属于壮美,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个风景区都有自己美的个性,只能相互补充、丰富,而不能彼此代替。泰山的雄伟不但区别于漓江、西  相似文献   

14.
泰山石敢当文化是山东省泰山地区独有的文化资源,它是由泰山石敢当风景区中石敢当元素文物、传说和民俗组合而成。泰山石敢当文化凭借独特的意义和象征价值成为泰山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活态传承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探讨泰山石敢当文化的价值、传承阻碍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15.
泰山是中国首批入选的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之一,泰山有着独特的自然优势,更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文化泰山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乾坤精神、龙马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国泰民安、稳如泰山、好客山东、仁者乐山等是比较有特点又颇富深意的部分,是山东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学研究中,“国学”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研究的基本指向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的探寻。由于研究者不同的学术背景、价值取向和致思路径,国学研究中又存在着分歧与争论。本文从对“国学”成立前提的聚讼、“国学”研究层面的交叉、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混淆三个层面对近二十年来关于“国学”内涵的研究进行述评,以期为进一步剖析“国学热”这个文化现象提供一个基础性反思。  相似文献   

17.
清末,范村农撰刊《农桑简要新编》,融入西学观念,注重因地制宜,结合泰山及其周边的农业环境,提出了北方山地传统农业技术与经营的经典模式。泰安历代方志物产记载内容丰富,能够充分展示泰山及周边农业历史概貌,方志农业物产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可以促进泰山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野蚕是泰山山脉别具特色的历史与文化符号,泰山及周边山柞蚕的生产与贸易发展史,深刻影响着泰沂山区经济、社会、民俗、文化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8.
羊氏家族为泰山古代第一望族。对当时之政治、文化深有影响,本文便是对这一名族源起流变的一个考察。全文分为三节.“羊氏先世”,考证羊姓源出及其先世羊舌氏本末;“羊氏始末”,简述自泰迄唐之千余年中,泰山羊族的兴衰起伏与名人行迹:“羊氏后裔”,则以各地谱牒所载,对泰山羊族后嗣的播迁蕃衍及不同支派作了探考。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与泰山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玄奘西游的故事,自唐代开始便与泰山发生密切联系;后世“西游”题材的文学创作,受此源影响,多在作品中出现泰山的内容,泰山成为“西游”文学的一个重要素材。而此点尤在明代出现的百回本《西游记》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对与“西游”故事有关的多处泰山胜迹、掌故作了探考,并自《泰山小史》与《琅嬛文集》两书中揭出关于“西游”本事的两条新资料,可为求索《西游记》与泰山的文学因缘提供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系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2007、2009年入编CSSCI来源期刊目录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进入“中国期刊网”。本刊突出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特色,现设有“藏学研究”、“土族、撒拉族研究”、“民族问题研究”、“民族历史研究”、“民族宗教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民族经济研究”、“民族语言与文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等栏目,并适时推出贴近学术前沿的焦点、热点问题相关专题特色栏目。欢迎有创见性、理论性及较强逻辑性且资料翔实的高质量学术论文、调研报告投寄本刊。稿件在本刊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并随寄样刊两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