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廷相的德性论是对朱子理学、阳明心学的转型和重构。王廷相的德性根源论从德性纯善转向德性善恶,德性实现论从内圣主静转向内外交养,美德标准论从德性唯一转向德才兼备,政治伦理观从为政以德转向德法并用,政治评价观从守法不变转向政治通变。王廷相德性论的转型对明清哲学伦理思想的重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塞涅卡是因兼具哲学与财富而最受物议的西方思想家。为回应公元58年苏伊利乌斯的抨击,他创作了堪称申辩篇的《论幸福生活》。首先他挑明幸福生活真正的领路人不是愚众,而是他所理解的廊下派。由此,他主张德性是幸福的唯一构成,反对众人所称赏的快乐即幸福这一伊壁鸠鲁派观点。虽如此,他认可心灵的永恒愉悦和身体的自然快乐,因为它们能与德性相伴。并且他以他所重塑的苏格拉底为援,认为财富作为更可取的中性物,能为顺境时所需的众多德性以及为愉悦提供宽广的实现空间,从而能与哲学兼容。但他还是通过这位苏格拉底,强调运用勇敢之德来面对贫穷等逆境更为重要。相应地,他暗示自由高于德性,且以作为终极解脱的死亡而非德性为最高保证。总之,塞涅卡直接且主要的意图在于为如何生而辩,而为何以死而辩则是他的隐秘意图。  相似文献   

3.
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关系受到当代学界的高度关注。规范伦理成为现当代社会道德生活的基础性框架和德性伦理被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规范伦理迫切需要德性伦理的支持。如何实现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统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道德偏好不失为联结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实现二者融合统一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4.
德性与腐败的二元对立可谓贯穿古典和现代政治的主调,也必然会被用来映照、解释,甚至批判商业社会中的诸多行为。亚当·斯密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是财富与德性。在这场辩论中,卢梭是亚当·斯密潜在的对话者和争论者,斯密对商业社会的辩护并非幼稚地为财富而牺牲德性;相反,斯密很好地应对了卢梭提出的挑战,他为商业社会辩护的力量源自于德性,而非财富。斯密的写作建构起一个道德的理想王国,并给商业赋予了正当性。  相似文献   

5.
生活世界作为文化价值世界,本质上是伦理的、道德的世界,其伦理秩序建构客观地蕴涵着个人道德和公民道德两个维度.德性与规范是影响和制约人的伦理道德生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德性是担保人们遵循规范的内在资质,而规范则是磨砺、彰显和提升主体德性的外在标准.可以说,正是以内在充盈的德性遵循着外在严格的规范,人才能建构出自由和谐的生活世界,从而促进其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格拉底问题”由“德性即知识”和“德性可教”两个命题所构成,围绕这两个命题存在着长期误解和以讹传讹现象。“德性即知识”不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而是源于亚里士多德转述而由后人“过度诠释”的“假命题”:“德性可教”不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恰恰相反,苏格拉底原本观点是“德性不可教”。  相似文献   

7.
休谟的伦理学认为,人的品格对于行为以及支配行为的原则具有优先权:有德性的品格指导和迫使人们审慎地实践。在传统的功利主义的伦理学或康德的伦理学中,品格从属于实践的审慎:德性仅在激发有德性的行为时才被需要。而有德性的品格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用“自爱”这个术语来理解的。一个有德性的人的自爱使他能够适当地估计实际的情况并且展示在这种情况下所需要的德性。尽管如此,休谟的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仍存在着重大的一致性,因此休谟的伦理学也是一种德性伦理学。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德性研究在西方成为伦理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德性伦理的角度,在概括西方德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德性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以及学者们提出的相关论点,指出了我国德性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虽然缺乏知识论传统,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知识论思想。张载关于"见闻之知"的思想涉及一系列与知识论有关的问题,如外物、认识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等问题,但是张载又从物我对立的伦理角度贬低"见闻之知"转而倡导物我合一的"德性所知",提出从"见闻之知"进展到"德性所知"的修养工夫,并探讨了与"德性所知"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德性荣誉观在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荣誉观又是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与发展。所以,二者德性荣誉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具体来说,他们都肯定了德性与荣誉的联系,但对德性内涵、类型以及指向的理解有所不同;都有自己的荣誉域及荣誉准则,但是因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而存在差异;都主张德性荣誉获取的内在性,但托马斯·阿奎那进一步要求德性荣誉获取的外在性。对二者德性荣誉观的内涵、荣誉域、荣誉准则以及获取途径的比较,一方面使得我们对德性荣誉观的认识更为系统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纠正现代荣誉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被狭隘化和被边缘化倾向,为现代荣誉观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伦理德性问题一直是中西方几千年来一直探讨和争论的话题,德性范畴也是中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始终给予关注和研究的。在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最早就在伦理德性上提出过自己的主张,之后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对伦理德性提出过自己的观点。在中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更是对德性提出过自己的主张和要求。德性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时至今日仍然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和比较古希腊与儒家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在有关伦理德性上的主张,以期从中得出一些积极的启示,更好地指导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亚当·斯密解决道德问题的万能钥匙及其伦理学出发点,德性则是其伦理思想的归宿。斯密晚年集中研究德性,同时辅以早期的同情共感、合宜性等原理,构建了以情感自制为主的完美德性论。他的德性论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形成过程,有着鲜明的特点,在内容、作用、评价标准以及与财富、幸福等关系上都展现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看作是人的普遍存在,而人的德性力量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部分、一种展显、一份拥有。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德性力量具有存在论意义,它包括德性力量成为人的普遍存在的自我肯定形式和人的德性的个体化。马克思又注意到了人的德性力量在“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中的存在论意蕴。  相似文献   

14.
在处理德性和知识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哲学始终把德性置于一种主体地位:儒家以德性为知识的根基,道家则经历了从知识与德性的对立走向知识服务于德性的过程,佛家通过"转识成智"来化解二者的对立.这种德性至上的价值取向有着其内在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偏执.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教育突出了“德育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第一”变成了“唯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教育改革要走智性与德性互融的道路,才会把比较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即德性形成组织力和凝聚力,智性形成创造力,两者相融形成德性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6.
环境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既有一般伦理学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自然作为环境伦理学中最直接的对象,具有与人相似的生命特性,这是有德性的人将其道德情怀和品性投射于自然的重要原因。人的环境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间接性,这削弱了道德规则和规范的效力,稳定而内在的德性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也能保证现有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规则的实行。德性的实践品性、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统一性决定了在环境伦理学中德性的现实性。立足于德性观察和理解问题,有利于环境伦理学的建构,也有助于实现环境伦理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道德形而上学》德性论导论中,康德在分为三小段的一长段话中论述了“一般德性”。 在第二小段前面,他使用三个代词sie,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有学者把前两个sie译为“德性”,第三个译为“义务”;也有学者把前两个sie译为“德性”,第三个译为“理性”;这两种译法都未能保持sie含义的一致性。国外学者Mary Gregor把三个sie统一翻译为“德性”,这保持了sie含义的一致性,但存在与康德其他表达不能吻合等问题。这种译法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理性”对于德性义务和德性的规定作用,因而是不适当的。其实,用“理性”来替换“德性”,把三个sie都理解为“理性”,是一种符合语法、逻辑和义理的新思路,它简明易懂,有助于更清晰地表明康德本段论述的逻辑层次关系,解除了逻辑上的循环,也能够避免同其他文本段落的冲突,并恰好与其他文本段落形成呼应。   相似文献   

18.
品德类型论     
品德或德性是一个人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的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心理自我:长期遵守道德的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心埋自我叫傲美德,而长期违背道德的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心理自我叫做恶德。因此,品德或德性必定都是道德德性。品德、德性、道德品质、道德德性是同一概念,它分为一全德、五主德和八达德,进而分为善待自我的品德和善待他人的品德。善待他人的品德是高级的高尚的品德,而善待自我的品德则是低级的、起码的品德。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中国哲学形上学之天、道、命、理、性五个基本范畴之内涵辨析,指明中国哲学乃是不同于西方知性形上学的德性形上学.其本体论理论形态表现为追问生存之第一原则(德性原则)的生存本体论。中国德性形上学有着自己独具内涵的形上学范畴体系,体现出德性优先的人文关怀理念,并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之伦理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20.
公正、自由和发展是高校图书馆读者制度德性的价值诉求,然而,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制度的德性存在着民主性不够、工具性明显和自由性不高等缺陷。变革高校图书馆读者制度的德性,应突出主体性、教化价值、生活价值和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以引导大学生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