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依据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所提供的材料,对“神秘”中的“逻辑因素”渗透现象做一个探索性的研究。一 首先必须表明,从原始宗教(原始神话)来探究原始思维的内国是一条捷径。因为在这里,“神秘”的内容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序列演化来看,无不体现出原始人类“在心智方面的能力”在不断进步,而思维能力的进化单靠情感运动是难以想象的,只停留在满足自我生活的“劳动”,却没有某些观念的形成,也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么,一些观念的逐渐形成,即使在“原始宗教”中显得很怪诞的东西,在其原始思维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忠"的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支柱,也是先秦时期道德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其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春秋时期,"忠"观念表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向,兼具君德、臣德、朋友之德等多重内客.战国时期,"忠"观念从一种具有普遍含义的社会价值逐渐缩小为一种具有特定主体与对象的具体的道德要求,"忠君"遂成为"忠"观念的首要内容,"忠君"观念呈现出绝对化倾向.同时,忠孝关系也成为战国时期亟待解决的社会矛盾,在二者的优先性问题上经历了从孝先于忠到忠先于孝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更显示出我们的政府对尊老敬老的重视。说到"老",不能不说到"考",又不能不扯到"孝"字。甲骨文的"考"和"老",都是一个头发少的老人拄着一根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甲骨文中的"孝"字,同样是一个头发稀少的老人,怀里抱一个孩"子"。"孝"字既能让孩子想起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又能让孩子心中升起搀扶年老的父母之情。真是一箭双雕。《说文解字》曰:"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一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10):103-110
天在中国古代通常有自然之天、人格之天、道德之天等多种含义,构成了中国哲学特殊概念,其所包含的对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的探源,形成了不同思想家不同的德性思考方式。从心性儒家来看,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对天生予德的肯定,反映了春秋时期萌生的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思想,并且以天之道反证人之道在德性生成上的神圣性和权威性。而天性和德性是儒道两派对性的不同诠释,儒家的德性尽管也关注个体的本然之性,但最终要落实在人伦关系的实践之上,这是儒家表现出"以善释真"、"以人释天"的思维趋向。  相似文献   

5.
关于“知行合一”阳明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唯心主义说法,即所谓“销行归知”的说法。如“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传习录》上)“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总之,“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另一种是所谓唯物主义的说法,“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  相似文献   

6.
《孝经》伦理道德蕴涵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孝经>是儒家阐发孝道的一部专著,也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之一."孝"作为必然的人伦关系,是从上下辈血亲关系中引出的一切人都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孝经>之"孝"已经不是纯粹的"养亲敬亲"情感了,而是从"亲亲"的家庭伦理出发,将人与人的关爱之情、责任之心,推而至于整个社会和国家,将其属于父子之亲、母子之情的伦常关系,与上下等级、友朋交谊、君臣之道、夫妇关系等结合起来,从而端正人心,纯化情感,改善关系,迭到和谐.<孝经>蕴涵了其深厚的伦理道德底蕴,它包括:"孝之始"的人伦道德,"孝,德之本","孝"与"忠"的不可分割,"孝"与"义"的紧密结合,"广敬博爱"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中国文化里,“孝文化”享有极高的地位,所谓“孝为百行之本,百善之先”,“孝文化”的经典著作——《孝经》甚至宣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于不孝”。在封建社会,“孝行”一度无限扩大,不仅包括子女对父母所做的一切,而且还涵盖了子女的全部行为,要求“光宗耀祖”,于是,“孝”成了子女们的沉重心理包袱,窒息了子女们的独立精神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那种“‘无违’即孝”,“父为子纲”,“子不言父之过”,“子为父隐”,“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等“孝道”,无疑是与当代社会进步潮流相背离的。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5,(2):130-132
曾国藩能够坚守清廉,并较为有效地保持湘军将领的相对清廉,是基于"立德"与"立功"的双重目标的需要,如:对太平天国作战,需要弘扬传统伦理道德,清廉是其中重要内容;清廉是曾国藩统率湘军的道德感召力的重要来源,也被曾国藩认为是湘军战斗力的重要来源。曾国藩及湘军的"立德"对其"立功"起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从而又有利于"立德"。这一经验对当前廉政建设亦有其借鉴意义:当"立德"能够成为"立功"的有力基石,当"立功"能够成为"立德"的推动因素,制度的约束、信仰的需求与现实的受益达成统一之际,坚守清廉,始为长久之道。  相似文献   

9.
国风 《学习与探索》2007,(5):229-233
先秦儒道思想秉承内圣外王道术,其理想人格也以"圣人"之名统称,两者均首重内圣,而外王则其必然推演,即所谓德合天地、道济天下。先秦儒道思想中的理想人格——德合天地、道济天下的圣人,实质上是一个至德之人,其特质为公、诚、明、善、虚、灵、应、化。这种合德完人的追求是儒道两家对理想人格的祈向,主要是针对人君或领袖人物品德修养而阐发的。  相似文献   

10.
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是体现儒家孝道思想的经典文献,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其蕴含的义理一直被各朝君王奉为治世的圭臬,"孝"也逐渐成为规制百姓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之一.作为统摄全书的<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其所蕴含的义理有三个方面:一是先王的"至德要道"是"孝",二是"孝为道德之根本",三是"孝"有三个级次的目标结构.通过剖析<孝经>的深层义理,辩证地研读<孝经>,对儒家"孝"道进行现代诠释,可以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孝"的伦理道德提供一定的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勇  祁今燕 《唐都学刊》2005,21(5):73-75
我国传统的自然观与人格化是统一的.是以"德"与"和"为中心的,因此在人地关系方面更加趋向人格化伦理.古代传统"地力常新"的土地改造思想,对当代生态保护、控制其环境蜕化上有很大借鉴意义.结合西方景观理论中"千层饼模式"的地图叠加技术,在大范围的景观与环境规划中,为寻求适应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是对刘少奇"以德治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以德治党"体现了道德的党性与先进性,"以德治国"体现了道德的社会性与广泛性.治国必先治党,必须结合"三个代表"思想把"以德治国"和"以德治党"统一起来,实现全党、全国、全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勺莫"服饰的"琼"鸟造型是勺哇族群认同的外在表征,它所蕴含的图腾崇拜则是勺哇族群认同的内在意象。千百年来,勺哇人凭借"勺莫"服饰的外在特质和内在意蕴,在汉、藏族群边界固守自我认同,至今仍保持着独立的族群情感,起到了向心排异的族徽符号功能。  相似文献   

14.
民族政策作为时代政治的重要内涵,必然会对时代史学特别是官方正史产生影响。明清两朝民族政策总的方针是"威德兼施",这样的民族政策对明清正史《元史》和《明史》的民族观念影响颇深。所谓"威",体现在军事上为武力征伐,政治上则是歧视与强迫同化;所谓"德",主要体现在对被统治民族的招抚优待和"因俗而治"上。这种"威""德"兼施的民族政策反映到正史《元史》和《明史》中,则分别呈现出"大民族主义"和"华夷一家"的民族观念。  相似文献   

15.
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是儒家论述孝道的一部扛鼎之作,其伦理思想一直是封建各朝君王治世圭臬,也是百姓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运用框架图来展现<孝经>的内蕴可以清晰明了十八章层层相扣的逻辑体系.作为统摄全书的<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直接阐述了<孝经>内容的三个方面:一、先王的"至德要道"是"孝";二、"孝为道德之根本";三、"孝"的目标.<孝经>其余十七章则是围绕这三个核心内容展开了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指出:“辩证的思维——正因为它是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只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较高发展阶段上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而其充分的发展还晚得多,在现代哲学中才达到。”恩格斯的论断对于我们研究原始佛教的辩证法思想是很有启发的。原始佛教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法因素,其中尤以“缘起”、“无常”两说最为突出。本文拟根据记载原始佛教教义的汉译主要经典——四《阿含》,对这两说作一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思想观念的“西化”,是战后日本思想观念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将战后日本思想观念的变革视为传统与现代交叉的纵横座标的话,那么战后日本儒学观念的演变就是传统纵座标,而战后日本思想观念的“西化”则是现代横座标。同前者一样,后者也是促进战后日本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精神驱动力之一。一随着日本的战败和美国的对日占领,日本民族结束了由于战争造成的隔绝封闭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君权神授;二是法由天定;三是法由神判;最后还包括天罚的内容.无论从法律的基础、来源、审判还是惩罚等角度来说,夏商周时期的法律无不包含着浓厚的神权因素.与西方的教会法相比,夏商周时期的神权法因其与祖先崇拜和王权的紧密联系而独树一帜,并最终经由天人合一而完成了从神法到人法的转变,这一转变的结果决定了中国几千年的法律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君子如玉",中国传统文化中将人品与玉相关联。著名玉石收藏家艾丹的说法是:"为什么中国人对收藏玉感兴趣呢,它就是所谓的底蕴在里头,玉有五德、七德、九德之说。"通过20年对古玉的收藏和研究,艾丹发现了—个宫殿,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玉器时代。那个时代位于大河源头,是用玉石制作礼器的年代。当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原始部落分散在群山大川之间,先民除了耕耘收获,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祭祀和征战。祭坛成为巫师的舞台,礼器用量大,需要规模生产,玉器加工成为当时的高科技。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一部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八公被主人带回家,主人让它懂得了爱,它则用十年来坚守.比起八公,现实生活中的流浪动物也许更为不幸.从家宠到流浪,它们或因疾病被遗弃,或遭受残虐.幸运些的会找到一个新的家,更多的则是自生自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