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回族的形成和发展壮大 ,族际通婚是其最初的原因之一。经过开放式族际通婚阶段之后 ,由于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等外部原因 ,也由于维护自身文化的发展等内部原因 ,回族进入了族内通婚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婚姻自由使回族的族际族内通婚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目前 ,我国东部及南部散居回族的族际婚姻也面临着更多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三个湘西土家族、苗族杂居的集镇和村落族际通婚情况,从族群选择、地区选择和人口规模等方面对族际通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政府政策和公众态度对族际通婚的影响.土家族苗族的族际通婚及其文化互动有助于保持和改善湘西和谐的族群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个农区蒙古族村落——烟台营子村的蒙汉通婚状况的田野考察,归纳整理了村落中蒙汉两个民族从历史到当下的从族内婚姻到族际通婚的演变历程,分析当下该社区的语言转用,族际通婚过程中的“硬找蒙汉兼通的介绍人”等现象,探讨蒙汉通婚家庭中子女的族属选择的问题与原因。总体上从“日常生活经验”的角度对蒙汉婚姻缔结过程中村民们做出的文化选择予以诠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云南通海蒙古族研究的梳理,讨论相关理论问题,指出对于民族认同来说,重要的是边界的差异和形式的差异,而不是要素的差异和内容的差异。研究者也要注意历史、国家权力等因素对于云南通海蒙古族认同的重要影响,更多关注民族认同的维系及其重新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论武陵地区历史上的族际通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族际通婚是反映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变量。该地区历史上的族际通婚大致经历了先秦时期、秦汉至唐宋时期、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等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由个别通婚向集群通婚发展、由上层统治者通婚向下层民众通婚发展、由一般通婚向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轨迹。影响该地区族际通婚的主要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自然因素五种因素。  相似文献   

6.
族际通婚是社会整合过程中的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桂林龙胜里排壮寨虽然壮族占总人口的98%,但是族际通婚率却非常高,全寨48户人家中,有40对夫妇是族际通婚。这种现象促进了民族交流、消除了民族隔阂、沟通了民族心理、增强了民族团结。可见族际通婚是影响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族际关系研究中,族际通婚被学界长期视作为一个敏感度极高的指标,其比例的高低常被用来判断族群之间的亲近程度。然而,这个指标在现实中却存在着信度和效度上的风险。以安徽省亳州市回汉两族的族际通婚为例,较为详细地说明了亳州地区回汉两族之间三种通婚模式的具体内涵,从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角度指出,基于一般性的统计数据来研究中国特定区域的族际通婚及其对中国式民族关系的影响,其结论必然是低信度与低效度的。由于民族身份更改情况的普遍存在,安徽亳州地区的族际通婚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地区回族内部民族构成的复杂化,进而造成其文化认同的多元化。这些相当数量的虚假的族际通婚情况的存在,致使以族际通婚为关键性指标来检验族际关系不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对于族际关系的衡量还必须参考其他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武陵地区的族际通婚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其族际通婚曲线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了该地区民族关系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族际通婚范围逐渐扩大、对象逐渐增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该地区民族关系由恶性循环逐渐向良性循环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青海省贵德县加莫台村的族际通婚为个案,分析了族际通婚对族群认同的影响,从而阐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10.
文化适应是不同文化群体在相互接触交往过程中,其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会出现某种主流文化或原文化的趋同,从而采取某种文化适应模式。本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文化差异对他们造成的消极问题较少,面对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不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多采取积极的整合性的文化适应方式,但是部分学生也表现出消极甚至极端的应对方式取向。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民族,无论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发生多大变化,只要具有强烈的民族心理认同,这个民族就会生存、延续并发展起来。聚居于云南省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的蒙古族是南宋末年远征云南后留居该地区的部分蒙古大军的后裔,虽然他们长期远离蒙古族主体聚居区、成为杂居于其他民族中的一个相对独立部分,而且生活地域的自然环境、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时至今日,他们对蒙古族仍保持着强烈的心理认同。实地调查和研究表明,强烈的民族心理认同是一条牢固维系着通海蒙古族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2.
青海蒙古族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青海湖地区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民族文化变迁和标志性文化象征,分析了文化发生变异的原因,指出了当代蒙古民族认同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无形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及其三大特征,进而从云南省少数民族及其无形文化遗产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严峻形势,提出了云南民族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四个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进入云南的蒙古族,其姓氏源流及演变,既与故乡有着渊源关系,又不断地受到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将其变化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来分析演变的原因和特点,对于认清云南蒙古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济转型期的云南少数民族节日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节日符号的功能性首先就是指向民族生存保障,经济因素是节日符号的根基.文章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节日符号的指述功能、表现功能及传递功能的分析,指出现代民族节日之所以受重视,则在于它们可以资本化运用,节日符号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是生态人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可持续发展可资利用的宝贵文化资源。云南少数民族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方式,以生态文化中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线,大体可概括为四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中自然与文化的互动调适进行深入分析,可为云南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民族地区实行分类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历史文化互动中,伊犁回族文化发生了一定变迁。伊犁回族的文化涵化,从表面上看是一辛中文化模式的选择,从本质说它实是回族入在异文化生境中文化适应和生存策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哲学的任务是运用哲学所特有的方法,对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作总体的根本的存在论把握和发展论建构.它的建构既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也是理解和透视云南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根本途径.构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哲学的设想,不仅有相当充分的文化类型划分依据,以及来自民族学研究成果和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而且存在有利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从留学生来华留学动机,跨文化适应中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留学生所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管理方式以及留学的地域差异等方面,对北京某高校的留学生在京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来华留学生面临的文化障碍以及影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不同因素,以帮助留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同时为从事留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提出了改善课程设计以及时间规划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各民族交往和接触的过程中 ,相互影响的文化在语言中留下沉淀的“化石”—借词。研究借词可以展现出一幅民族交往、文化交流的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