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摘要]本文从文学与人类学相互关联的角度论述了文学人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产生背景和特点。论文通过对两个关联领域的并置分析,分别从“文学问题”和“人类学问题”等层面展开,强调了文学的人类学转向及人类学与文学的互动,并由此论述了该学科在当代中国的大致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从文学和人类学各自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入手,观察文学对人类学的影响和人类学对文学的渗透即二者的双向的视野和认同,促进我们对文学人类学进一步地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3.
比较文学是文学学科中最具开放性的一门学科,而人类学则是整个人文社会学科中真正能够全面体现出开放性特色的一个学科领域。文章通过对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的梳理,说明了二者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表明二者具有根本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学的人类学与人类学的文学是两个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文学的人类学主词是人类学,是一种借助于文学的语言和形式来实现思想表述的人类学文本.而人类学的文学的主词却是文学,即借助人类学的方法、手段来写作文学文本,或从人类学的角度解读文学文本.它们之间是有着明显分别的,但如果不加仔细辨析,也很不容易区别.  相似文献   

5.
文学人类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对过去的文学研究单一化的模式有一个拓展过程,文学人类学就是试图用人类学的视野、人类学的知识和人类学的整个学科体系对文学文本进行阐释,文学人类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人类学与文学互动、交融是适应知识重新整合时代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人类学成为西方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艺术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影视人类学、教育人类学、法律人类学等研究异彩纷呈,展示出人类学的研究范式给各交叉学科带来的极大创新。那么,当人类学与文学相遇,二者的碰撞与结合可能给文学研究带来什么样的新异局面呢?下面以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⑦(以下简称《教程》)一书为例,谈谈文学和人类学结合的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学人类学的元话语类似于语言学中对"篇章"的组织、分类、解释和评价,体现文学人类学言说方式及出发点,表达说话人的观点和立场,影响受话人甚至"语境"。中国文学人类学形成了独特的元话语,保证了这一学科的独立特性并在相当程度上左右这一领域的发展格局。在文学人类学的当代转型过程中,需要对以往的元话语进行总结、凝练与反思,重新理解和阐释"文学"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提升"当代"在文学人类学话语中的位置,在新的基点上推进文学人类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知识全球化推动了学科间的交叉与重组,促进了跨学科研究的快速发展;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影响又引发了地方性知识和个体经验的崛起,这成为原本分属不同学科的文学与人类学不断融汇的社会根源。在中国和西方的双重语境下,采用宏观与微观、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研究方法,构拟了文学与人类学的关系及走向:审美情感与田野实证是文学和人类学的属性差异;人学与生存经验是文学和人类学共同的精神向度;诗性思维与民族志互渗表征文学与人类学的相互转向;文学人类学是文学与人类学构建的新型研究范式。通过对文学与人类学的差异性、共通性、相互转向及学科共建的分析、阐释和论证,旨在厘清文学与人类学的关系及其走向,为文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文学人类学正成为当今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关于什么是文学人类学的问题学术界一直有着较大的分歧,笔者在各派理论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总结、概括了文学人类学的学科特征及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话语和方法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近年来颇受学术界青睐,学术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国内学术的复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文学人类学的另一种类别和形式的“人类学文学”则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这种写作能体现学科的综合和打通优势,值得提倡和期待。  相似文献   

11.
人口人类学是由人类学和人口学两个学科交叉、兼容而成的分支学科。人口人类学既需要充分利用人口学总量研究方法的长处,也需要发挥人类学的文化解释力,从而在民族人口的研究中实现"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与文学关联的角度关注人类学写作问题,讨论写作的人类性和人类写作性;提出人类学写作就是人类自我认知的文本呈现,是人类文化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13.
女书的人类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女书体现着特有的女性文化特质,将女书置于人类学中来考察,挖掘女书的人类学价值,已成为人类学尤其是女性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从人类学角度出发,我们发现女书不仅是女性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的反映,更是对女性生命文化、情感文化、个体性文化的反映,体现了女性文化的多样性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科学与文学关联的角度关注"人类学写作"问题,讨论写作的人类性和人类写作性;提出"人类学写作"就是人类自我认知的文本呈现,是人类文化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15.
略论学科意义上的生态人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人类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生态环境及文化之间复杂关系的一门人类学分支学科,以人类、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在人类学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发展生态人类学既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要求,又是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客观需要。应当按一定的路径发展我国的生态人类学。  相似文献   

16.
在这篇访谈录中,滕星教授以自己多年来在国内外开展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亲身经验,特别针对他在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社区女童教育问题开展的田野工作,做了深度的教育人类学报道与阐释,提出了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标准,对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学术化和理论化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杜维明以哲学人类学的视角对儒学作出“创造性阐释”,把儒家哲学阐释为一种哲学的人类学。认为儒家的人性自我的实现除了需要内在主体在自我修养中不断深化外,还需要在外在人际关系的层层拓展与交互作用中进行创造性转换。但这种“创造性阐释”方法仅仅是观念的诠释,既不符合儒家思想的本意,也缺乏历史条件的支撑,更不可能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创造性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以跨学科、可以和其他多种学科"联姻"而产生分支学科为主要特点。关注视觉媒体和媒体革命对文化的影响,考察在现代视觉媒体影响下的文化涵化、文化冲突和文化变迁成为当今视觉人类学的主要特点。在新图形时代的语境下,视觉人类学这个新研究领域,既需要不断用科学技术手段武装头脑的人类学家,也需要具有一定人类学学科知识的摄影师,更需要包括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摄影家、艺术家、设计师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关注和参与。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概述跨文化交际学的创立过程和人类学的跨文化研究成就说明 ,人类学与跨文化交际学两门学科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 ,人类学尤其是文化人类学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兴起和深入开展起着不可或缺的奠基、先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