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陶渊明归隐后并未断绝和官场中人的来往,他的赠答诗体现出他仍然归属于当时的文人社交圈、创作圈内.从赠答诗的数量比例和创作时间看,诗歌酬唱在他归隐后的日常生活占着一定的比重.其赠答诗中答诗多于赠诗说明陶渊明显被认为是文人群体中的成员,而他也没有拒绝参与这种社交活动,只是处于被动地位.在其17首赠答诗中,除了给从弟敬远和不知名的客人以及他希望与之隐居的朋友的诗外,都在诗题中称呼对方的官名,是希望通过正式的职务称呼拉开与赠答者的距离,同时不显眼地强调自身的隐士身份.诗歌赠答活动对陶渊明的诗歌保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延续到他死后.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比较推崇外松内紧的交往性格,这启示少女们在交往中既要慎重又要避免过虑的怀疑心理,轻松地参与交际,在较宽的社交面中选择知音。失望和失落,是许多少女初次踏入社交生活的感觉。一位少女在给心理学者的信中倾诉了女孩子们的苦恼:在情感交往中,总是那样吃力,那般沉重,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从而使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为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受“左”的思想和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以及 相似文献
6.
7.
8.
9.
死亡恐惧与异己恐惧——论存在主义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列耀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死亡问题,向来与哲学的发生和发展紧密联系。对死亡的思考,也许正是存在主义哲学产生的契机:死亡恐惧,既为存在主义的情感之源,又乃存在主义哲学的推动剂。死亡意识的分歧,也规定着存在主义流派内在的差异。先期存在主义,以重造死亡恐惧,强化每一个个人“我自己的死”,进而过渡到充分意识“我自己的在”。后期存在主义,以异己恐惧取代死亡恐惧;在人神分离前提下,自然界、其他人、自己,都可能成为地狱。随死亡意识的更替,“向死的自由”,也迈向了“绝对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
常修泽等在《经济学家》今年第2期上载文提出“企业效率障碍”问题,指出在研究我国的供给和需求时,可发现“五个疑团”:1.为什么生产性建设的投资逐年增多而供给不能相应推进?2.为什么信贷规模不断扩大而供给不能相应推行?3.为什么投入这么多劳动力而供给不能相应推进?4.为什么能源大量消耗而有效供给形成不多?5.为什么引进先进技术不断增加,而社会供给未能相应提高?这源于经济运行中存在吞嗜各种投入要素的巨大经济黑洞——成千上万个低效率的企业。企业效 相似文献
11.
开县位于重庆直辖市东北部,是一个拥有150万人的山区农业贫困大县。由于受区位、人口、观念、政府和产业五大因互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必须冲破各种制约因素,才能促进开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人终有一死,这是人生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但很多老年人恐惧死亡,死亡或与死亡相关的各种字眼,都成了他们最大的忌讳。那么,老年人为什么恐惧死亡呢? 相似文献
15.
通过网络爬虫软件获得三个小组共600条豆瓣社区帖子,并对15位豆瓣用户进行深度访谈,有助于探讨豆瓣社区中人机互动的特征和人类的心理机制。研究发现,豆瓣社交机器人在人机互动中表现出类社会化行为、非人格特质和薄弱的自我建构能力,在虚拟社区中承担着互动参与的激励者和符号象征的结构角色。人类用户在与机器人的准社会交往中实现身份认同与社群归属,收获单向的“拟情关系”。人类在追求人工智能技术走向深度智能化的同时,又对其保持警惕,显示出对技术可供性边界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市场与市场规则形成的分析 ,论证市场经济作为垄断者意志和行为选择的结果 ,本质上是一种垄断文明 ,而不是一种自然文化。任何市场经济都是在国家干预和保护下使其人为有效地运作 ,国家不是、也从来不可能是市场的对立面 ,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冲破美学研究中的传统禁锢常谢枫历时两千余年的美学研究始终未能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对美学寄予厚望的各国人民的遗憾。由于这个问题始终悬而未决,美学至今仍像是一个堆放各种概念、范畴、学说的展览厅。对美的本质研究步履艰难这一事实,中外美学家皆有很深的感... 相似文献
18.
社交媒体是当今欧美社会政治活动的结构化要素。社交媒体独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秩序迎合了人类认知的吝啬规律,为偏狭的政治认知的形成提供了契机;行动者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中暴露或夸大自身感受,敏锐感知他人情绪,从而引发情绪共振与情感叠加。置身社交媒体时代的现代人更容易形成偏执、怀疑、自负等以“偏激”为核心特征的后政治心理,并逐渐以其为行为准则。当偏狭的理性认知和偏执的感性情绪与党派归属、阶级身份、公共形象塑造、公共政策选择等迎头相遇,政治极化的形成和扩张便拥有了动力源和助燃剂。随着民众对特定领导人非理性的追捧或声讨,对党派阵营产生强烈的心理依附与行为追随,对政策制订与颁布采取极端态度,对异己群体愤恨和仇视,政治极化的强度、深度和幅度逐渐加剧。政治极化的愈演愈烈使群体内部同仇敌忾、群体间激烈冲突、社会舆论两极分化,进一步助长了后政治心理的升级和蔓延,使“绝对自负”与“怀疑一切”、“无限恐惧”与“毫无敬畏”、“政治狂热”与“政治冷漠”等情绪和态度弥漫于民主政治的各个角落。从当前情形来看,扭转以偏激为核心的后政治心理是缓解政治极化的可能路径,其中,校准接收和传播信息的心态和方式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9.
考察中外作家的艺术构思和创作过程,可以发现,作家呕心沥血、惨淡经营而构思、刻划出来的人物性格往往会“背叛”、会违反作家的创作初衷而自然发展。怎样认识这类现象,可以由此而得到什么启示,这正是我们试图解决的问题,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无疑地将会丰富我们对于艺术作品人物塑造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