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哲学无定论是20世纪中国哲学家明确提出并反复探讨的一个重要哲学问题,其实质是立足于现代哲学对哲学本性所做的一种探讨。这个问题在20世纪中国哲学中被鲜明地提出并得到热烈地讨论,是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环绕哲学与科学关系问题相激互融的结果。严复、王国维、张君劢、丁文江、熊十力、贺麟在20世纪上半叶对这个问题予以了逐渐深入的探讨。陈修斋于1988年发表的《关于哲学本性问题的思考》一文,从元哲学的高度,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一问题予以了新的阐释,使这一问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鲜明地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2.
陈修斋先生作为我国20世纪知名哲学家、西方哲学史家、莱布尼茨专家和杰出翻译家,留给后世的不仅是他的非凡的哲学成就和哲学事业,更为重要的还有他那崇高的哲学人格。陈修斋先生"完全摆脱自然机械作用"的"独立自由"的哲学人格铸就了他圆满的哲学人生,不仅体现在他对哲学道路的自由选择上,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铁肩担道义"、唯真理是从,对强势左倾教条主义的自由抗争上,体现在他在哲学研究中毕生不懈地自由践履他的老师贺麟先生的"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哲学观上,而且还体现在即使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面对死亡依然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存在着。他的哲学成就有一天或许会被超越,但他的哲学人格将作为难以逾越的道德标杆,永远被追随和仿效。  相似文献   

3.
自然科学在学科上的分化,西方近代哲学隐含着一个哲学与全部科学之间的论题,它表现为哲学面对科学的自我思考,这种思考在近代之末使哲学成了"科学之科学".哲学不是科学,也不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只是哲学."无定性"的哲学使其关于自身的观点处于恒久的变化中,并与科学观有着根本的区别.哲学使命不在于使哲学站在科学面前为自己的当代生存权辩护,而在于通过对人以及与人有关的世界的反思,通过哲学与科学的对话"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4.
金岳霖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中国哲学史”这个名称上的“困难”,促成了关于哲学的普遍性与中国哲学的特殊性的见解,并影响了21世纪初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金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写成《中国哲学》一文,提出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是“逻辑和认识论的意识不发达”“天人合一”“哲学与伦理、政治合一”“哲学家与他的哲学合一”。回顾金先生对“中国哲学”的论述,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和中国哲学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哲学观推崇“确定性哲学”,追求绝对性、普遍性、共同性,以“类哲学““科学之科学”自居是不恰当的。当代哲学观导向有限的、具体的、不确定的、个人化的“微哲学”。哲学教学观和教学理念应该变革,从以“教”为主转变到以“学”为主,给学生以选择权。只有以“学”为主,才能真正培养出独立的精神人格,而不是依附性人格。要勇于破除神化的、教条化的机械论哲学,哲学教学要允许争论,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品质;要改变和修改哲学教科书,改变对待经典文本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拜读叶秀山先生的大作《哲学作为哲学》,写下十四条札记。一方面旗帜鲜明地拒斥形而上学,一方面尝试性提出“哲学作为学”的哲学观:哲学是以经验或超验理论为根据,以本原、本体、共性等为对象,以具有特定逻辑结构的概念为基本心理工具,系统又个性化地表述一定世界观的学;是哲学家在既有文化前提下,以与科学和社会生活的互动为诱因,以基本问题为动因,运用特定思维方式创建起来,并在不断变革范式和思维方式、逻辑手段的过程中发展变化着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论证了科学哲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学概念为中心,以科学本体论、科学认识论、科学史哲学为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逻辑结构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无论从历史渊源、法律规定、适用范围还是从民法的一般原理来看,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公平责任都不是民事责任,公平责任原则也不是侵权的归责原则.所谓的公平责任其实是一种法定之债,也可以将肯定论者所谓的"公平责任"称作法定补偿.它是基于法律规定在本无权利义务的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以给付一定财产为对象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理解,理论上有依据,当事人也可接受,符合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9.
创新概念进入科学哲学论域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科学创新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框架,从现实的生活世界出发,以实践作为其研究的逻辑起点探讨科学的哲学问题,实现了科学哲学研究的生存论转向.  相似文献   

10.
科学革命的哲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物理学革命引发的现代科学革命,是二十世纪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其深层次的思想基础则是哲学的变革。本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和科学观角度透视科学革命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意义传递的符号表征,基于认知主体的体验和感知。但语言学的发展是以哲学作为基石和摇篮的,在语言认知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因为不同哲学流派的存在,构建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及其阵营,导致了不同语言学派对于语言认知的分歧,先后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认知观。体验哲学观认为对语言现象的认知与研究,建立在认知主体的体验实践及其哲学基础上。因此,厘清语言认知哲学对于语言认知的影响,把握语言认知体验观的哲学理论基础及其基本特性,理解其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对于促进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曾经对名称和事物的关系问题进行过深入地探讨。“本质论”者认为事物的命名取决于事物的主要特点,名称和事物之间具有内在的相符的联系;“约定论”者则认为事物的命名取决于人为规约,事物的名称和事物之间没有天然的内在联系。虽然他们对名称与事物关系的探讨是从政治、哲学角度提出的,但却孕育了朴素的语源学思想,对中国和古希腊科学语源学的诞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门罗的科学美学是一种新自然主义美学。这种美学以艺术作为美学的生长点,反拨了思辨美学的抽象性和实验美学的机械性。但是,对实证科学的迷念使他的科学美学堕入了认识主义和实用主义,远离了美学的阿基米德点情感。这样,他的科学美学不但没有走向科学的立场,反而把美学的发展引向了歧途。  相似文献   

14.
中国哲学的"有""无"范畴随着中国哲学主题的变化而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哲学内涵,涉及到本原论、本体论、境界论等多方面的内涵.本文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本原论、本体论和境界论等中国哲学的三大主题的发展过程阐释了中国哲学"有"、"无"范畴的内涵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15.
关于自然信息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是物质存在的尺度的命题出发,提出自然信息是主观从数量对自然对象存在状态的度量的新观点。按照这个观点,提出信息域、态函数、映射、模板、计量等概念,并由此提出信息的存储、编码和译码、传递三个原理。  相似文献   

16.
(1)科学哲学正在进行自然主义的转向;(2)奎因是自然化认识论的首创者;(3)第二代采取了认知科学的进路;(4)进化认识论则是另一条进路;(5)笔者的自然主义,通过系统科学哲学和物理学哲学的研究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历来贬低或否认拉丁哲学的成就及其相对独立的地位。本文考察拉丁哲学的起源及罗马共和国末期哲学观念的变迁,指出希腊哲学融入拉丁文化是通过以西塞罗为代表的一批拉丁知识分子的努力开始的,这种创建本民族哲学的努力应当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研究趋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必须借鉴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研究特点,为实践服务,不断当代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实践正日益成为当前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关注点。科学实践哲学的核心内涵是实践必须成为知识和实在的界定者,在此意义上,科学哲学突破了其传统的认识论界限,开始成为一项本体论的事业。进而,在本体论的层面上,实践哲学将传统科学哲学所排斥的伦理学、社会学甚至科技政策等问题重新引回到科学之中,从而重塑了一种基于科学实践的新哲学。科学哲学走向实践,既是学科内部发展的一个逻辑结果,也是科学哲学在向科学本身的一种回归。科学实践哲学突破了近代哲学的二元论框架,为人们反思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无"是老子哲学中一个重要范畴,本文力图以"无"为立足点来重新阐释老子的哲学.老子哲学以"道"为本体论,"道"具有无形无象的特点,是对一切实有的超越,其本质就是"无"."无"不是无形无象的原始之气,不是无限,也不是乌有,而是指对"有"的无限超越,这是一种否定的形而上学.正因为老子以"无"为本,所以老子哲学决不是权谋之术,而是主张因顺自然,追求体无的生存智慧.有"无"为哲学基础,老子的哲学充满了无限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