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型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时,往往会出现人才聚集现象,并在一定动因的引致与驱动下,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在论述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分析人才流动动因的基础上,从引致与驱动两方面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动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更好地放大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促进区域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与人才聚集环境密切相关,经济环境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主要环境之一。文章在分析经济环境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产业集聚和风险投资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经济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经济环境,促进人才聚集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组织文化作为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影响显著。在论述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效应的基础上,分析组织文化的内涵及层次结构,从个人一组织匹配的视角,探讨了组织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机理,认为组织文化可以有效化解、削减组织冲突,提高科技人才效能和聚集组织的凝聚力,促进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在研究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科技环境的对策,旨在提升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综合经济性效应。  相似文献   

5.
制度环境是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重要环境因素。在论述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度环境的内涵,从人才身份管理制度、人才配置制度、人才产权制度、人才使用制度以及人才激励制度五方面探讨了制度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我国制度环境的对策,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6.
市场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分析人才市场环境构成的基础上,着重从人才市场体系、人才市场开发和人才市场秩序等三个方面探究了市场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优化人才市场环境的对策,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7.
组织环境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组织环境入手,分析了纽织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因素,认为组织结构、组织机制、组织激励、组织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优化组织环境的对策,以提升科技型人才的群体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8.
知识扩散是影响人才聚集效应产生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和隐性知识扩散的基础上,研究了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隐性知识扩散的以下特征:扩散系统非线性动力特征、扩散机制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知识扩散与知识创新的两难困境和扩散的偏好特征等。为促进隐性知识的有效扩散和增强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知识背景是人才认识和发展的起点,在人才聚集效应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研究知识背景、人才聚集和人才聚集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异质性知识背景下人才聚集效应的5个特征,并从知识转移角度分析了知识背景差异对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影响,旨在加强人才聚集中知识的转换和创新能力,提升人才聚集的综合经济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样本,测度了其科技型人才集中程度及变动趋势。运用泰尔指数法对山西省地级市科技型人才分布区域差异进行了分解,并分析、解释了其差异原因,得出:山西省科技型人才分布总体差异呈逐年缩小趋势;太原的科技型人才集中程度较高;山西科技型人才分布差异主要是由中部地区内差异,以及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间差异构成;科技财政拨款和高校在校生数是解释山西省科技型人才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文化环境对科技型人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甚至是决定性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同样要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分析文化环境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教育、科技、民族心理、传统习俗等四个维度探究了文化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社会环境是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重要因素。在分析社会环境内涵的基础上,从聚落环境、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社会集体认知与集合行为、教育政策与社会保障四方面探讨了社会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旨在优化社会环境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13.
"人才成本,,与"产品成本"相比具有核算对象多、周期长、资金回收渠道多等特点.在核算人才成本时要确定适度的核算对象,正确划分人才培养费用界限,准确归集与分配成本费用.在此基础上确立人才成本的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经费来源分析法.  相似文献   

14.
开发开放25年来,浦东新区非常注重人才的战略性集聚和整体性开发,历经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功能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这四个阶段,逐渐形成了国内独具特色的高端人才聚集地,并积累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实践经验,即浦东模式。包括产业集聚推动人才聚集、市场主导人力资源配置、政策辅助推动人才聚集、项目化培育人才聚集、高品质公共服务环境等。为进一步推动高层次人才发展,浦东应从政策优惠向制度创新的引才战略转变,在培育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创新创业文化、构建国际化的人才公共服务环境、提升高层次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等方面予以强化,全力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