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相关保险和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围绕如何建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当前政界与学界是共识与分歧共存,分歧的核心是长期照护中的个人、家庭、政府及社会的责任边界问题。在需求溢出理论的基础上,认为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主体责任顺序应该是"个人—家庭—政府和社会"。依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现阶段国情,认为我国长期照护保障应该重视个人和家庭在照护中的作用,积极建构维护和支持家庭功能的政策;政府应关注弱势群体的照护需求,同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而且当前适合采取补缺型的照护津贴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病并发症使得残障失能老人数量快速增加,而从事长期照护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十分短缺,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亦将愈加突出。运用年龄移算法预测未来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并通过年龄别残障率测算未来失能老年人口变动状况,进而得到全国未来长期照护养老服务需求量。测算结果表明:2016~2050年,中国失能老年人口将从652.02万人增至1 643.43万人,年均增加29.16万人;如果采取专业机构进行长期照护,2050年所需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人员150万人;在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过程中,大幅增加养老服务人员配置量将给未来劳动力供给带来严峻挑战,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增长。针对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有必要采取如下4个方面措施:一是坚持长期照护服务社会化,体现长期照护服务规模效应;二是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有效提升长期照护服务效率;三是鼓励低龄老人从事长期照护服务,有效开拓养老服务渠道;四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从根本上减少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实现长期照护服务资源供需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独立于其他社会保险的"第六险",具有解决失能危机、延缓老人寿命、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然而,因法律体系不健全、筹资体系不规范、资源供给不合理以及政策扶持不明晰等原因,农村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受阻.基于此,完善农村长期护理保险需直面短板、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构建制度合理有效、责任分工明确、服务优质多样的农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上海和湖北两地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意愿的抽样调查,得到如下结论:(1)家庭照顾仍是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体性方式,但以非亲属为照顾方式的长期照护体系逐渐纳入农村视野。(2)不同型地区老年人长期照护意愿呈现梯次变化,由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逐渐减弱。(3)发达地区更愿意选择直接支付方式获得长期照护服务,发展中地区愿意"以服务换取服务"。(4)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程度越低、从事有收入的劳动、家庭收入越少、已婚且和老伴同居者越愿意接受家庭照顾;而拥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者愿意接受专人上门照顾,也更愿意进养老院或护理院。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社会服务调研数据,对当前西城区老年人社会服务的供给、需求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城区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服务的需求率、供给率与使用率之间严重不平衡,即高需求率、低供给率和低使用率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老年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又造成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无法实现物尽其用。总结起来说就是“一高二低”,一高,即目前西城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量高;二低,即服务供给率低、利用率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总结为“七缺少”,即缺少资金、场地、人员、专业性、个性化、便利性和知晓度。社会养老服务的供给量应与需求量相适应,加大为老服务的资金支持力度,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拓展服务种类和范围,加大宣传力度等,以适应养老模式的转变、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由于传统家庭照护的弱化,社区照护保障尚未完善,使得人们对机构照护的需求增加。目前我国养老机构长期照护服务仍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专业服务人员短缺、服务质量不高、机构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本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以养老制度的完善、养老资金的筹集、专业照护人才的培养等为切入点,针对养老机构长期照护服务所存在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常态,高龄化和失能化则是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伴随的重要发展趋势,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不断膨胀.本文通过构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评估指标体系,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河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户口类型、子女数、日常生活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儿子儿媳或女儿等变量对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所导致的公共投入绩效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痼疾。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在全国21省282个行政村对基层"文化惠民工程"的调查发现,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在促进农村文化普及和居民基本文化权利保障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缓解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差别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随着社会的高级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显现出明显的供给低效和供需错位,文化惠民工程作为一种政策模式出现了体制改革的结构性滞后。究其根源,以文化动员为基础的文化行业体制凭借其单向性和格式化的安排,实行标准化配置供给的模式,业已不适应由数字信息技术培育起来的个性化、多样化、分散化的居民文化需求。根据斯科特关于导致国家项目失败的四要素理论来看,文化惠民工程是政府主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极端简单化设计",作为文化行业体制的功能结构,在计划体制时期还能够借助于权威政府的科层结构和强力行政安排发挥其基层文化动员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不断赋予居民的消费选择权,国家主导的格式化供给模式会导致结构性失效,当前文化惠民工程进入到全面改革的关口。  相似文献   

9.
城市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老年人服务需求的类型包括:健康需求、精神文化活动需求、日常物质生活需求、精神慰藉需求、社会交往需求、获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满足城市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对策包括:政府要充分认识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建构网络化的老年人服务需求支持系统、充分发挥社区助老服务的功能、加大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相关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0.
新疆老年人需求与建立为老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新疆老年人的需求、为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为老服务体系的对策及建议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精神需求对老年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农村老年人作为老龄群体中一大组成部分,他们精神生活是否满足事关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在城乡差异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层次较低,精神生活单调,但他们中绝大多数对目前的精神生活比较满足,这种情况看上去令人满意,其实隐含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农村老年人缺乏追求高层次精神生活的内在动力,这将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阻碍。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人专卷)数据,在比较城市男性、城市女性、农村男性和农村女性四类老年人生存状态的基础上,对四类老年人的社会服务需求状况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女性老年人的教育水平最低、健康状况最差、生存状态最劣,她们更加依赖子女等家庭成员提供经济支持,更需要社会医疗、保健和居家养老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因此,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服务时需要重点关注农村女性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社会养老服务政策创新,分析我国老年人口的基本特征和养老服务的供需现状.从政策基础、基本模式、运行机制、法制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养老服务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社区长期护理服务资源整合有助于解决长期护理服务资源不足以及服务内容碎片化的问题.基于Valentijn等的资源整合理论并以上海市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以及跨层面的维度,研究了社区嵌入式长期护理模式资源整合的路径及其面临的困境.研究表明,实现社区长期护理服务全面与充分的整合需要多元供给主体间真实的合作机制、动态高效的个案管理、全面的环境支持以及共同的远期期望四个主要条件.为此,应从构建筹资机制、统一管理机构、增强社区信任、加大产业扶持等七个方面促进社区长期护理服务资源的全面充分整合.  相似文献   

15.
网红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本质上是“网络红人”虚拟实践活动对象化的产物。从文化论角度看,它是“网络红人”以互联网为媒介创造的一种网络亚文化;从系统论角度看,它是由“网络红人”、网络技术、网络受众、网络平台及隐含于上述要素之中的价值观所构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实践论角度看,它是“网络红人”进行的虚拟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总和。从生成机理来看,网红文化是内生机理与外生机理共同作用的产物。为优化网红文化生态,应以培育正面网红为主线,引领网红文化向上向善航向;以网络平台监管为重点,净化网红文化生产传播载体;以规范资本运作为抓手,促进网红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银发浪潮”的来临,失能老人的人口数量逐年攀升,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责任的缺位是导致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有效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在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中政府责任进行反思和重构,对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失能化,健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州市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该市已持续多年存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并具有偏高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和各孩次出生性别比都偏高的特征。出生性别比长期失衡主要是偏紧生育政策挤压、现实生活需要以及违法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和检测手段等原因所致。治理这种失衡应从提供政策和机制保障解决群众现实需要、调整监控重心、建立双向处罚制度、加强部门和区域协作、加大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和打击“两非”行为力度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状况、疾病的处理方式及就医选择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群体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在快速增长,但社区卫生服务的供给量严重不足。医疗保险制度对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具有有力的促进作用,实现老年人健康,政府应积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多方努力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建立普惠式的医疗保险制度,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切实解决人口老龄化来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隐患,也是各界热议的话题.具体表现为美国持续增长的经常项目赤字和贸易逆差,以及相对应的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的过度储蓄和巨大的贸易盈余与外汇储备.通过研究美国贸易逆差与长期利率的相互影响机制,得出结论:在失衡格局的调整中,美国提升利率、缩减财政赤字这一方式最为有效.然而最终的调整过程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中国也应该适当调整经济,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20.
农村治,则天下兴.在总结江苏村级政治治理做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探讨新形势下乡村治理存在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力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下,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突破,探索新时期现代村级政治治理新架构,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