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与地方争议处理机制是日本推进地方分权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央行政机关——总务省下设置国家地方纷争处理委员会是理想与现实的妥协。该机构负责处理地方公共团体就中央行政干预不服而提起的申诉。在行政体制内构建一种相对独立的争议处理机制是一种渐进式的地方分权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中的政、教、学三个方面应该是教育督导活动中督与导的对象。而要使教育督导工作顺利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就必须建立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和权力的教育督导机构 ,一支人员结构合理的督导队伍 ,并采取恰当的督导策略 ,加强教育督导过程中的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3.
法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历史、现状与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国是世界上建立教育督导制度最早的国家,在二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锐意改革,在教育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教育督导系统的职能不断调整和丰富,不同层次教育督导机构的工作重点既有统一的领域又有明显的区别;教育督导制度与教育行政制度保持高度一致,教育督导工作推进的目的就是为现实的教育行政管理服务;注重高素质教育督导队伍的建设,维护教育督导在教育运行中的绝对权威性.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是由美国政治制度决定的,自然体现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分权制。地方分权是美国教育管理的主要特色,教育管理权属于各州而不是属于联邦,各州又把管理权下放给地方。虽然美国在1979年把教育总署升格为内阁级的教育部,但教育部的主要功能在于管理联邦的教育投资,推动教育研究、收集分发教育情报资料,以实施对全国教育的指导与服务,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依然没有直接管辖权。联邦政府  相似文献   

5.
论宋代提举学事司的创制与其在教育传播中的督导功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伴随着北宋地方学校教育传播范围由点到面的扩大,崇宁二年在地方诸路创制提举学事司专职负责地方的教育管理与教育传播,这是中国古代教育传播史上设立最早的专管州县教育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提举学事司作为一种制度形态文化的建构,其督导管理教育传播的职能包括对地方教育政令的传播贯彻和对学校教育的视察、监督、考核、指导等,它所特有的督导教育传播的功能,在优化地方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提高教育质量与增进教育效益的制度优势,被后世所沿袭继承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从而形成了一种督导制度形态的新文化类型。提举学事司在宋代教育三次兴学设教、创法立制的教育传播实践中对管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标志着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在宋代已萌芽。  相似文献   

6.
教育督导、教育立法与教育投入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三大支柱,科学的教育督导对加强高等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英国的高等教育督导制度强调法治建设,重视督导机构的“第三方”特性并保持适度竞争,有效地保障了政府督政与高校督学的有机结合。英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督导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开展中英两国高等教育督导的制度比较与分析具有重要价值。为此,应从制度优化的视角深入推动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改革,努力构建体现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督导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督导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教育督导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与重建(1977-1992)、教育督导制度的改革与发展(1992-2012)、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督导制度的建构(2012年至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督导制度,应以教育事业发展为重心,增强督导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提高督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加快督导法制化建设,改进督导方式,健全督导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8.
多年的实践证明,教育督导在促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上,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新的教育督导制度建立时间不长,教育督导机制还不够完善,这就使教育督导的职能,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县(市)区教育督导机构,是我国现行教育督导体制的最基层机构,它设置在教育行政部门内,且代表公(市)区人民政府行使教育督导权,在这种特定的模式下,如何担负起督政、督教、督学的责任,使教育督导工作开展更有生机活力,并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浅谈一些个人认识。一、教育督导要当好政府耳目教育督导机构不论是设…  相似文献   

9.
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视角出发,改革的过程是权力逐渐下放的过程。市场经济和地方分权相互作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地方分权,地方分权激活市场经济的活力。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分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使宏观调控能力减弱。这是中央与地方双方互动的博弈过程,是市场经济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重构,需要制度与法律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78年研究生招生的初步恢复及1981年学位制度的正式建立,标志着我国中央集中管理为主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随着地方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领导权和统筹权的不断加强,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和管理能力的日渐提高,原先的中央集中计划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场以权力下放、组织分层、管理重心下移为基本趋向的体制演变逐步展开。这种演变以渐进改革为主线并以激进改革为辅线,以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转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体,以中央集权单一化逐步转变为以地方分权分散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