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特伍德的小说《神谕女士》讲述了女主人公琼在爱情、婚姻、事业上的困顿与挣扎.阿特伍德通过潜入地下意象、迷宫、梦境与镜子、鬼魂等手法,在小说中巧妙地展开死亡叙事,旨在让女性通过体验、感受死亡,深入内心深处,从彼岸世界获得自我疗伤、重塑自我的力量,从而实现自我救赎和重生.  相似文献   

2.
围绕当代加拿大女作家阿特伍德的小说《猫眼》,从批判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的二元对立观入手,从小说情节和结构安排———儿童游戏、“猫眼”视角、回忆和主人公画作,探讨主人公对二元对立观从初步接受到内化,及至最终超越的漫长曲折的内心之旅。深受后现代思潮影响的阿特伍德认为,只有当人们认识到“差异”的重要性并对它进行重新评价,才有可能走出二元对立这一僵化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3.
《神谕女士》是加拿大当代作家阿特伍德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在文体上戏仿哥特小说,同时体现出对女性主体意识复杂性的思考。女主人公琼成长经历曲折,以写作哥特小说来寄托梦想,哥特小说文体在作品中形成了书中之书的叙事模式。在琼所呈现出的一系列多形态的、不同的自我形象中,可以看出阿特伍德在写作中对多元的、复数的主体的解放。由此,《神谕女士》显现出明显的后现代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阿特伍德创作了一系列以女艺术家为主人公的小说,其中《神谕女士》幻化了丁尼生的古典主义长诗《夏洛特姑娘》来隐喻女艺术家的悲剧。夏洛特的预言似乎是每一个从事艺术工作的女性都无法摆脱的夙命。事实上,女艺术家的悲剧除了来自外在的社会压力,更是一种内在的角色冲突。这是15因为女艺术家是一个特殊的身份,她的出现使得传统的艺术表现者与被表现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发生了错乱,而艺术行为又迫使女性必须自我分裂成主体和客体两部分。阿特伍德认为,破除"夏洛特预言"的关键是艺术行为本身,因为艺术行为是女艺术家主体与客体合一的体现。最终,女艺术家通过艺术的自我表达可实现自我的回归与统一。  相似文献   

5.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生态思想表明了作者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和社会中人与人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从最初对自然环境和女性地位的关注,转向对生态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关注,阿特伍德指出,只有抛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与其他物种和谐共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生态责任",才能从根源上缓解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6.
女性与自然的对话——《浮现》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浮现>中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反映了小说作者对女性--自然联系的生态女性主义文艺观.文中女主人公通过两个层面的旅程,即生理和心理的旅程,逐步建立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通过这一旅程,女主人公意识到男性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和统治以及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并力图消除压迫女性和自然的共同根源-男权制等级二元论,以求建立男性与女性、文化与自然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玛格丽特&#183;阿特伍德的第一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通过对自然和女性命运的描述,批判了男性对自然的征服和对女性的统治,揭示了父权制不仅是妇女问题的根源,也是生态问题的根源。小说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阿特伍德对女性和自然问题的密切关注和深人思考,对当今的女性主义和生态政治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问题是21世纪人们关注的焦点。玛格丽特&#183;阿特伍德在小说《浮现》中对生态困境进行了思考,本文从自然边缘化的位置、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回归自然的使命感三方面阐释了作家对生态困境的困惑与反思。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新作《最后死亡的是心脏》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阿特伍德借助小说中的监狱意象,展现了如同人间炼狱般的现实悲惨世界,对作为社会试验的城中城里的全景敞视监狱进行探讨,并通过城中城里女人们编织的泰迪熊玩具,揭示它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从而对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创作的小说《浮升》塑造了一个在现代文明条件下的加拿大人的形象。小说中巧妙地充斥着多层主题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自于祖先和原始文化的影响及语言隔阂都在小说中得到展示。经过一系列的心灵的启示 ,小说的主人公终于罢脱了困惑 ,走完了她苦恼———反思———醒悟———升华的心灵历程 ,主人公不仅找到了自我 ,还找到了完善自我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留白美学为切入点研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穆迪日记》及其他诗歌,可以解读出其作品的深层意义和美学意蕴。阿特伍德持续寻找女性文学传统和加拿大文学传统。她创作的女作家形象敢想敢言、不落俗套、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她书写女性移民对土地和国家从陌生到熟悉、认同的过程。阿特伍德的诗歌和插图采用空白、消失、虚无的意象,象征几十年前加拿大文学和女性文学的空白状态,揭示他们的作品面临再度被淹没的威胁。加拿大国家文学的发展不能没有女作家的参与,她们的创作应得到认可并纳入发展图景之中。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与反思: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阿特伍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从女性主义角度来阐释她的作品,一直是阿特伍德研究的重要方面。其写作历程与加拿大本土乃至全球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这是她的作品与女性主义理论有着天然契合之处的原因之一。但传统的女性主义视角不是阿特伍德研究的唯一途径,后现代语境下的女性主义思潮已经呈现新的趋势,衍生出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等新的理论建构,值得我们在解读阿特伍德作品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态问题是21世纪人们关注的焦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小说《浮现》中对生态困境进行了思考,本文从自然边缘化的位置、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回归自然的使命感三方面阐释了作家对生态困境的困惑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直在其小说作品中表现出对"死亡"的关注与思考.通过运用各种死亡意象变形,渲染黑色幽默的死亡氛围,探索女性的死亡言说和死亡书写,阿特伍德在其多部小说中编织出纵横捭阖的庞大死亡叙事,其目的不仅仅是启发读者对死亡问题本身的思考,而是引领人们对生命价值、道德意义的深度关怀.阿特伍德笔下的女性们通过感受死亡、体验死亡,获得与死者协商的机会,完成了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人生逆袭,体现出阿特伍德对女性的生存状态、自我追求、命运轨迹的人文主义观照.  相似文献   

15.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羚羊与秧鸡》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批评.多数评论认为该小说是以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主题的生态主义小说.国内外的评论家从生态主义、人文关怀、互文性、生态审丑、黑色幽默等方面对该小说进行了解读.本文从巴赫金的对话主义理论的角度对该小说中的“自我”与“他者”的对话进行了分析,以发掘阿特伍德通过这些对话所引发人们探讨与思索的人类文明该如何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曼斯菲尔德作品中人物话语的表达方式的特点及其对人物塑造所起的效果.更好地领会了曼斯菲尔德对传统和现代小说创作技巧的融合,从传统到现代主义倾向以及从技巧的笨拙到成熟的变化,进一步体会到各种人物话语表达方式的功能,提高对其塑造小说人物技巧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7.
英国当代女作家简妮特.温特森充满诗意的现代寓言小说《守望灯塔》记录了女主人公银儿从学会讲述故事到发现爱,并成长为双性同体艺术家的历程。本文分析了温特森小说的非线性叙述体现了元小说的特点,并从互文性的角度凸显温特森多维交织的小说主题。温特森通过塑造守塔盲人普尤,重提讲故事的传统,关注网络时代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凭借小说《盲刺客》获得了2000年英国最高文学奖项:布克文学奖。小说以“俄罗斯套娃式”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后现代语境中人类精神世界的悖谬。文章从小说的文本形式切入,结合人物的心理分析,揭示了主人公艾丽斯和劳拉屈服与反抗内化的精神信仰,这种屈服与反抗在《盲刺客》中得到了统一,达到了悖谬共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英国当代女作家简妮特·温特森充满诗意的现代寓言小说<守望灯塔>记录了女主人公银儿从学会讲述故事到发现爱,并成长为双性同体艺术家的历程.本文分析了温特森小说的非线性叙述体现了元小说的特点,并从互文性的角度凸显温特森多维交织的小说主题.温特森通过塑造守塔盲人普尤,重提讲故事的传统,关注网络时代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以叙事学为理论关照点,从叙事序列、叙事时空视角、生态隐喻与象征、反讽叙事等四个方面解读阿特伍德小说中的生态叙事策略,指出:阿特伍德通过多元化复合叙事序列的运用,增加了其文学叙事的丰富性和复杂度;通过选取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提供了文学叙事新的经验和范式;通过总体性象征、情节象征和意象象征的连结复合,形成了多层次的象征艺术体系;通过意义的反讽与语言修辞手段的反讽这一双重形态,实现了生态反讽叙事.本文强调,阿特伍德正是通过上述叙事策略的使用,完成了对生态主题的表述,更为深刻地将表述与意义相融合,表现了深刻的生态人文关怀与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