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续第七期)被召到菊香书屋和毛泽东谈哲学。在毛泽东的房间里,挂著许多各种类型、规格水压机的图。毛泽东睡衣上缝得平整的补丁,引起于光远的注意和想像。“我把那次向毛泽东的汇报,称作‘于光远丢脸史’。”于光远擅长自然辩证法研究,这一点,洗深地印在了毛泽东的记忆中,每到他思考相关的问题时,就会想到于光远。延安大学创办时提名于光远开课,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例,后来60年代召于光远到寓所畅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例。1963年《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刊登了日本学者板田昌一关於基本粒子的文章,毛泽东看fIJ後,立即把时任《…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趣谈读书的辩证法毛泽东一辈子喜欢读书,也一辈子喜欢谈辩证法。他支持用一分为二地方法分析一切事物,并写了《矛盾论》等冈述辩证法思想的哲学著作。一次徐涛劝毛泽东不要光读书,还要注意休息。于是徐涛就说:“主席,你读书很多,但方法不科学。”毛泽东要他明...  相似文献   

3.
和于光远前辈的相识相交,颇不同于与通常人结识的过程。1995年1月,我的《知情者说——与历史关键人物的对话》之一出版了,其中有一段内容为中共中央主席办公室政治秘书、毛泽东的英语“老师”林克,回忆毛泽东关注基本粒子研究的情形,叙述了毛泽东邀请于光远、周培源到家中漫谈一事。在那次交谈中,于光远曾就“哲学书上通常是以个人做为认识主体,而在人类社会中,认识的主体往往是集体。这个问题,究竟怎样看好?”向毛泽东请教。但不知是毛泽东在闲谈时没说清楚,还是林克记差了,在追忆时林克将那句问话说成是出自另外一个人之口。…  相似文献   

4.
正一薯片和牛肉干是儿子所喜欢的,百吃不厌,经常藏起来,或抱在怀里。我跟他说,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他问:"什么是分享?"我说:"就是把喜欢的食物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吃。"他说:"我喜欢自个儿吃。"我又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他依然不改。  相似文献   

5.
何毅 《山西老年》2010,(6):61-61
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喜欢吃滚烫的东西:饺子喜欢吃刚出锅的,茶水喜欢喝滚烫的,甚至喝汤也喜欢喝热气腾腾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和热饮热食有很大关系,就是说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肿瘤是"烫"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生活如蛋糕     
一个男孩向祖母抱怨自己的生活多么糟糕,学校与家庭矛盾重重,还有健康问题等等。祖母这时候正在烤制蛋糕,她问男孩是否喜欢吃蛋糕,男孩回答说喜欢。"那么吃点烹调油吧。"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1,(15):18
"不喜欢吃,不喜欢穿,就喜欢往地上瞅。"这是山西省太原市享堂南街山西机床厂宿舍的居民们对朱焕娥最真实贴切的概括。79岁的退休老人朱焕娥如今成了一个地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的一次研讨会上,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就中国经济与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为内容摘要(据记录与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9.
陈耀辉 《21世纪》2007,(9):20-21
不仅自己吃,还喜欢看别人吃、谈论吃日本人很节俭,但对"美食"却十分痴迷。据调查,日本人对美食的兴趣,超过他们对政治,或是对一些时尚的兴趣,美食是日本人仅次于"经济"  相似文献   

10.
雾灵山散记     
正一片逍遥戊戌年的七月上旬,中国作协"雾灵山创作之家"迎来了一批休假的作家,其中有位藏族诗人,长得黑黝黝的、耐看。他能歌善舞、能吃会喝,还会拍大片,他的名字也好记,仁谦才华,我们都喊他才华。才华在我们那一波休假的作家中,人缘极好,大家喜欢和他一起玩、一起嗨、一起谈《藏地谣》,更喜欢找他拍大片。那段时间,大片一词在"创作之家"特别流行,作家们喜欢谈论大片,喜欢分享大片,就连山楂树下的两只小兔子一听说拍大片,也会激动不安,也想表达自己的发现。"创作之家"所说的大片,不是那种由大导演导出来的大级别的电影作品,  相似文献   

11.
刘贻清 《中华魂》2004,(12):20-20
继《中外著名人士谈毛泽东》、《毛泽东颂》之后,《伟大人民领袖毛泽东》丛书编委会最近又推出四部专著,均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一、《中外著名人士谈毛泽东》续集。该书收入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郭沫若、彭德怀、王稼祥等著名人士谈毛泽东的文章,从宏观上、总体上评论了毛泽东的伟大创造和光辉业绩,同时也有对毛泽东在哲学、经济、军事、文艺等各个领域的突出贡献的专门评论。  相似文献   

12.
臧凤华 《中华魂》2012,(15):41-43
今年2月28日,《燕赵都市报》刊发一篇时评:《还原真实雷锋,偶像没有黄昏》。(王石川文,以下简称川文)川文首先指出,雷锋当公务员时"喜欢拍照片、发表文章",当工人时"穿皮夹克戴手表",当兵时学习《毛泽东选集》,是"五六十年代的时尚"青年。接下来笔锋一转,开始晾晒"雷锋不是道德完人"的"缺点"和"毛病"——"年少轻狂,有虚荣心","爱炫耀","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到厨房拿吃的"等等,说"这是真实的雷锋",声称"还原真实雷锋","雷锋精神才更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晓东 《山西老年》2010,(4):11-12
齐白石与毛泽东既是同乡又是忘年交。1950年春,毛泽东邀请齐白石做客中南海,留他共进晚餐,吃的当然是富有湖南风味的家乡菜肴。毛泽东边吃边对  相似文献   

14.
杭东 《中华魂》2011,(2):5-6
毛泽东喜欢杭州,他一生多次来杭州。到了晚年,疾病缠身的毛泽东尤其喜欢把对国家命运的思索沉浸在烟雨朦胧的西湖山水之中。毛泽东与杭州人民的故事太多、太多,本文选取了晚年毛泽东在杭州的几个片断,再现了毛泽东平易近人的伟人风范!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新年     
儿时,过年是一年中最盼望最高兴的时刻,只有过年才会有盼望已久的新衣裳,才会得到一笔十分"可观"的小收入,才能吃上香喷喷的佳肴……上学后,仍向往过新年,喜欢那二十几天的寒假;喜欢那充溢着友情的精美贺卡;喜欢那浓浓的节日气氛。那些日子,我们只管尽情疯吃疯玩,什么事都由母亲安排。尤其春节晚会更是我们年年不可  相似文献   

16.
名人也是人,和普通人一样要食人间烟火。但由于名人身份不同,所以名人和饮食之间便有了许多说不完道不尽的趣闻轶事。相声大师马季喜欢吃面食,尤其喜欢自己亲手做的炸酱面。他做炸酱面的厨艺"绝活"是:宽油炝  相似文献   

17.
宫怀远 《中华魂》2008,(10):44-46
某文人前不久在《中国新闻周刊》、《经济观察报》和《炎黄春秋》连续刊出文章,专谈从"文化大革命"中的三次地震到汶川地震。文章一出,立即引来不少喝彩声,掌握话语权力优势的精英文人们奉若至宝,争相传播,各地文摘小报也心领神会,纷纷跟进。一时间,丑化毛泽东、鞭挞毛泽东时代的"精英偏好"又借这一历史"案例"兴起,再次给人们强行洗脑。  相似文献   

18.
不见梨核     
胡冬梅 《老友》2008,(4):21-21
"女儿,吃梨。"小时候当我晚上正努力做功课时,爸爸常会用削好的水果慰劳我,而且因为他知道我特别喜欢吃水分多的甜果,所以放在我案头的常常是几片又甜又嫩的梨。可是奇怪的是,那些梨从来不带梨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不大喜欢佐料,他说:原汁原味,保持本色。他是农民的儿子,朴实,节俭,以苦为乐,他常吃五谷杂粮,一碗红烧肉是改善生活。把萝卜苗烧成一道菜,他竟推上了国宴的餐桌,把它叫做“地阳参”,难为他诗意的琢磨。他吃苦瓜,臭豆腐,都符合他的品格:把普通泥土化做营养,本色——他是世纪的红荷!周恩来挡酒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一次又一次酒宴,周恩来紧挨毛泽东而坐,像华山贴近泰山,谈话时后退半步,让毛泽东为先,敬酒时抢半步在前,“我代劳了,毛主席酒量有限……”周恩来成为焦点,一杯一杯又一杯,回到红岩办事处,谈吐时酒香弥漫。工作人员小声问:“…  相似文献   

20.
何竞 《百姓生活》2008,(11):19-19
"文革"后期,和妻子谈恋爱并未感到她有多少优点,但因为她喜欢吃父亲做的南瓜汤,最终她成了我的妻子。在和妻子认识之前,我谈过一位女友,当我把想约她来家里的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兴奋得一夜没睡。第二天,他又特意托人打电话给我,询问她喜欢吃什么,我说随便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