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许多学者认为,丹青题咏、诗画合璧是中国艺术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在西方似乎没有。而在众多题画诗中,山水题画诗尤为突出。通过对华滋华斯作品的研究,我们发现在英国诗歌史上也有题画诗,而且也是山水题画诗。文章以李白的《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和华滋华斯的《题博蒙特爵士所绘彼尔城堡历风暴图》为研究对象,来对中英两国的山水题画诗进行诸方面的比较,并探索西方题画诗没有形成风气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论李白的用世之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一生仗剑任侠,放情山水,追求个性解放,但他并没有潇洒得忘情世事。本文从李白一生的经历和他的诗歌创作两个方面,论证主导李白一生、贯串李白一生的是他对理想的高歌和深切的用世之心。  相似文献   

3.
彝族古代诗人余家驹,汉文化修养很高,用汉文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其中的山水诗作,寄托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从其作品中,当时彝族知识分子的心态可见一斑。在艺术风格上,他的诗作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可见到李白、苏东坡、陶渊明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诗经》中的《小雅·节南山》和《楚辞》中的《九歌·湘夫人》等,可以说是山水诗的滥觞。汉魏时期类似作品出现较多,但并不能形成流派。到东晋谢灵运出,以东南山水为其诗歌主要题材,遂开启了山水诗派。唐代除了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派外,其他诗人如李白、杜甫都写过不少出色的山水诗,这正说明祖国山水陶冶了诗人,而诗人又以自己的彩笔描绘祖国的锦绣河山。但是,同样是写山水,  相似文献   

5.
李白和郭沫若都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这种叛逆意识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多有表现。如果从地域文化角度来探究这种叛逆意识的产生,那么可以确定,是蜀地的雄奇山水、蜀人求新创异的通脱品格以及经世致用的蜀文化传统濡染了他们,让他们感受并具有了叛逆品格。  相似文献   

6.
李白和王维对大自然都有特殊的感受,他们的山水诗,以其璀灿夺目的光彩照耀盛唐、垂辉千古。但由于两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不同,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大相径庭。如果说李白以飘逸豪放著称,那么王维则以清幽恬淡见长。《蜀道难》与《山居秋瞑》可视为二者的代表作。当我们读罢这两篇山水杰作,展现在面前的正是两幅截然不同的艺术画面。  相似文献   

7.
对李白的山水诗,历来重视不够。本文从这朴归真的逍遥,登山临水的快慰,夕阳明月下的沉思等三个方面,对李白的山水诗予以研究。李白的山水诗,均是倾情倾心之作。境界宽朗,潇洒天然,遣辞造句,纯任自然,如行去流水,极具自然美。他写自然山水,其本质特征就是突破庸常,反抗尘俗,决不是超现实的。我们能够透过那漫、散淡的语境,感悟到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山水诗可以说是其山水情怀的外溢,是其内在生命的自然延伸。盛唐气象的时代精神,主体人格的独特灵魂,让李白的山水诗具有壮阔美、冲突美、崇高美特征。诗人在其山水诗中无论是生命激情的宣泄,还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沉思,或是与自然山水的物我同一的扣谐,都是诗人自身的生命底蕴的强烈体现。  相似文献   

9.
唐朝经济繁荣、政治昌明,儒释道文化共同繁荣。李白深受当朝气象、尤其是道学和儒学思想的影响。在诗歌创作和人生道路中无处不体现出李白身怀济苍生,安社稷的入世思想和超然世外,取法山水以自适的出世思想。  相似文献   

10.
李白一生两次经过山西。由于山西特殊的地形和交通路线,李白应该是从晋南返回中原或长安,而这条路线就是李世民大战宋金刚的战线。这样,李白在山西的行踪就比较清晰了。李白有些描写黄河的作品应该是在河东地区目睹了黄河的雄姿之后才激发的灵感。晋南是李白第二任妻子宗氏夫人和恩师裴的故乡,后来魏颢和宋敏求都是在绛州发现了李白的诗文集,足见河东地区为珍藏和传播李白的作品厥功甚伟。  相似文献   

11.
李白以他洒脱不凡的笔触给后人留下几百首珍贵之至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表现了他一生的思想和经历 ,也表现了盛唐时代社会现实和精神面貌。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的一生。这不仅体现在他秉有游侠、策士、洒徒等人的气质和行径 ,而且体现在人复杂的思想观点上。李白数量最多也最重要的作品是政治抒情诗 ,此外他还写了不少饮酒诗、山水诗、游仙诗 ,这些作品不仅从内容上经常难以区分、在艺术风格上也是大体一致的。以上所说四类作品可以从中看出李白的主要面貌 ,却还不能概括李白的全貌。李白生平交游之广 ,世无其匹 ,在王候、将相、朝臣、大小地…  相似文献   

12.
李白文化是由李白的生平事履、李白的作品、有关李白的遗址遗迹及其相关传说、有关李白的接受与传播等综合体系构成,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站在当代人的角度,用当代人的视野去审视李白文化的时代价值,可以得出:李白的作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滋养后世万代;李白的精神世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的历代接受与传播是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的重要内容;李白在各地的遗址遗迹与相关传说,是各地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推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滋养;海外李白的接受与传播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李白、杜甫、白居易堪称唐诗三杰,但就山水田园诗而论,则又不是最优秀的。这方面首推王维、孟浩然。李白虽亦擅长山水田园诗,但其诗傲气太盛,潇洒之风太浓,那天马行空的气势似乎蹈碎了山水田园那幽静之气,所以李白不能算上乘。而杜甫、自居易诗中的忧国忧民,诗之功利风气太浓,又似乎污染了山水田园诗之纯净,只有王维、孟浩然二人的诗作,无论从价值上,还是从意境上,都堪称唐代、甚至整个中国诗歌历史上的山水田园诗之最高峰。  相似文献   

14.
新出土的墓志中直接和间接涉及李白其人其诗者有二十余方,可以综合利用这些墓志以印证传世石刻和史传文献,探讨李白的生平、交游、婚姻情况,解读李白的诗歌作品,探究李白的影响,还可以从特定层面提供观察李白的材料和阐释其诗歌的方法。首先,可进一步探讨李白在安史之乱中的行踪;其次,探讨李白与古文先驱者李华、韩绅卿、韩云卿的关系,进而考察李白的复古思想与古文运动的联系;再者,通过出土文献印证李白的诗文作品;最后,通过新出墓志对李白影响的记述,可深化对李白及唐代文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唐朝经济繁荣、政治昌明,儒释道文化共同繁荣。李白深受当朝气象、尤其是道学和儒学思想的影响。在诗歌创作和人生道路中无处不体现出李白身怀“济苍生,安社稷”的“入世”思想和超然世外,取法山水以自适的“出世”思想。  相似文献   

16.
李白从小崇拜历史上建功立业、施展雄才的英雄,并希冀自己有朝一日能举"管晏之才"匡扶天下,李白现存近千首诗歌中折射这种强烈的英雄意识.李白诗歌的英雄意识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咏史诗是诗人英雄意识的内化;巨大的动物的物象是诗人英雄意识的外化;雄奇的自然山水是诗人英雄意识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君诗妙趣我能识 正在山程水驿中——读《桂林山水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山水诗,源远流长,历来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中的很多诗篇以山水起兴,屈原、陶渊明等都吟咏过美丽的山水;尤其是唐宋以来,随着整个诗歌高潮的出现,山水诗空前繁荣.“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以及同时代的杜甫、孟浩然、王维,宋代的苏轼、陆游等,都创作了大量优美的山水诗作.他们留连自然,寄情山水,或歌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学形象的李白,常见于禅宗语录.除了诗酒风流、谪仙这两种主体形象外,还有秀才、痴措大、俗士等类型.这些形象进入禅宗语录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李白的居士身份得到了禅家的认同;二是李白不畏权贵的精神和自由个性,极容易引起禅者的共鸣;三是李白的作品在后世僧家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白的一生,大部分在行旅中度过。他的足迹遍及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江南塞北,名山巨川,历代诗人无出其右者。他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甚至,“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山水是李白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李白山水诗风格多样,有的清新明丽,有的雄奇奔放。后者在李白的山水诗中占多数,并在中国诗歌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李白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分析其部分有代表性的山水诗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0.
山水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一个特色,一宗丰富的遗产。翻开古代诗人的集子大多可以看到有一定数量的山水诗,大诗人李白、杜甫、苏轼、陆游都留下脍炙人口的山水名篇,诗歌史上有过山水诗派。刘宋谢灵运;南齐谢胱;盛唐孟浩然、王维;南宋杨万里、范成大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山水诗产生于魏晋。魏晋前诗赋中已有对山水的描写,但不作为独立的题材。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魏时期,曹操父子,王粲等已有描写山水的诗篇。两晋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