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古典诗词是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时最久的文学体式之一,不同阶段的诗词教学应作不同层次的定位。本文就如何理解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刘坚  周瑜 《九江学院学报》2011,(3):114-116,121
师范高校古代汉语课中加强诗词格律教学,直接关系到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传承发展、普及推广和开拓创新。在古代汉语课教授格律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格律诗词的写作教学内容,是增加学生的古代汉语语感的又一行之有效的方法。诗词格律自动检测课件,能解决格律方面的问题、帮助人们杜绝出律的诗词;网络上的诗词论坛则能帮助人们解决诗法和构思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词是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时最久的文学体式之一,不同阶段的诗词教学应作不同层次的定位.本文就如何理解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早期汉语词汇的相对贫乏和句式的相对单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古典诗词的独特形式严重局限了汉语在叙事描物、表情达意方面的舒展自由,从而刺激了隐喻系统的高度发达。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浩瀚的诗歌海洋里,古典诗词犹如一粒粒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文学殿堂里,并且给后人留下了不断诵读和研究的领地。而从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表现的地理空间问题,则是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从作品的题目、内容和研究意义三个方面来寻找突破口,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契机,从而拓宽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郑树棠主编)为例,把中国古典诗词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尝试"中西合璧"教学,以期从古典诗词这一新的角度对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作一点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词为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书法和中国古典诗词在创作旨归、题材内容、表达方式、解读多元化以及作品立意和构思等方面存在许多相似特征,这些多维相似点为书法艺术与中国古典诗词的相互借鉴提供了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8.
<正>杨方笙先生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文学领域里,他既写古典诗词,又写小说、杂文、文艺评论,还进行有关学术专题和潮汕历史文化的研究撰述,堪称多面手。出版有诗词集《此中人集》、《此中人续集》、《此中人再续集》。杨先生的三个诗集,有的以年代先后为序编排(如《初》、主续集》),有的按题材分辑(如《再续集》),但总的来说,像传统古典诗词一样,大致可分为感事咏怀、忆昔怀旧、记游揽胜、赏艺评文几类。杨先生凭着他长期养成的政治敏感和一颗警醒的诗心,上至国家大事,下至身边看似微末的小事,只要有自己的体悟,都成为他表现的对象。如《颂绿化》:"一碧能教气象荣,/十年种出众山春。/四周雄塞出沧海,/万里长城架绿屏。/黄水定须归大泽,/东风早巳度边  相似文献   

9.
"中国风"于近年特别是2008年以后,在文化、艺术领域里流行甚广,以其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散发着特有的魅力和个性。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性吸引了大量的歌手以"中国风"为主旨进行创作演绎。以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性为焦点,以中国风式的现代音乐对古典诗词"中国风"元素的文化传承为线索,探讨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现代传承,挖掘中国古典诗词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古为今用(穿越),可进一步提升现代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典词学中诗词体性之辨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两条线索中:一是偏于辨分诗词体性之异论的承衍,二是偏于辨说诗词体性之通论的承衍。上述两条线索从不同的维面上展开了诗词体性之论,为后人全面深入地认识词作体性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辨识。  相似文献   

11.
典籍英译是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主要途径。因而,越来越多的翻译者和学者开始热衷于翻译古典诗词和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文章通过研究以庞德为代表的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以及中国古典诗词喜用意象并置和叠加的特点,提出将庞德的意象密集型创作手法和民族诗歌翻译法结合起来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密集型诗歌,以实现诗歌翻译的形神兼备;形似是诗歌翻译之基础,形神兼备为诗歌翻译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成松柳近著《温庭筠研究》一书(2005年3月出版,27.2万字,责任编辑:杨纯)是一本视野开阔、逻辑严密,理论与考据并重,具有很高学术价值与思辨色彩的学术著作,也是当代最优秀的学术著作之一。作者成松柳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晚唐五代诗词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本书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年前,成松柳教授的温庭筠研究系列文章就散见学术报刊,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这大概是他系统研究的成果,而当时我们只是一般阅读,但已经感到非常敬佩。专著对温庭筠的诗词创作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归纳和…  相似文献   

13.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灵魂和精神所在。传统的诗词翻译研究大多倾向于经验的总结和标准的确立,忽视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与传播活动的复杂性与多维性。描写翻译理论强调要把翻译语境化,以发现翻译现象背后的文化历史事实,从而避免文化的误解和审美的缺失。再现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更应该重视文本背后的超语言因素,注重特定文化语境和特殊人物情感律动的翻译,并从语言符号和语言风格方面尽量体现诗歌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闪光点,不仅包含了人生百态、社会缩影,同时还富含音乐美。钢琴虽是一件舶来品,但在音乐工作者结合中国古典诗词的不断完善下,钢琴拥有了“东方韵味”。俞伯牙与钟子期之所以能成为知音,是因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被听者窥察。所以音乐的传情达意作用,是乐曲能否触动心灵、引起共鸣的关键。而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画面感是非常强非常美的,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个追蝶少年,与一片黄花地的画面即刻浮现脑海。而当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与钢琴擦出火花时,其美感会更加浓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