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事不使人觉的完美境界——钱钟书用典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系典故的性质、类型、特点及钱钟书的用典理论研究其在创作中的用典实践.认为钱钟书厚积薄发,学化为才,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满腹的诗书故典与自己的生活阅历结合起来,化而用之,达到了一种隶事与否,读者不知,作者也不自知的境界.这是其学人小说、学人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其运用典故的一种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2.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方式多样:从所选用典故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引言和用事;从所选用典故的原义与典故的语用义之间的关系来看,可分为同义式用典、转义式用典、衍义式用典、反义式用典和双关式用典;从所选用典故的功用来看,可分为证言式用典、衬言式用典、代名式用典和代言式用典;从所选用典故数量的多寡来看,可分为单用和叠用。通过对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方式的考察,可以强化对唐代试律诗的本体研究。  相似文献   

3.
典故和意象分别是中国传统诗学的关键词,而典故与意象的结合不仅是梦窗词学理论的一项实践,更是梦窗词庞大意象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典故意象系统的多样化运用折射出梦窗用典的不同手法。林逋、咏梅二句及孤山意象群体现了梦窗藏用典故核心词及揉词裂句的引用手法;红叶题诗典故在词作中的不同内涵、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梦窗对典故强大的演化能力。梦窗词的典故意象自成系统,不仅通过重复利用典故塑造整体词作的词格,还在丰富、更新了传统意象系统之余,以缀连典故的方式开启了新的诗词欣赏方式。  相似文献   

4.
《振振堂诗稿》的艺术成就,其七言古风大有李太白遗风;七言律诗饱含杜少陵、李商隐余韵;钟云舫的“新乐府”诗焕发出白居易的风采;其“无题”诗与李商隐“无题”一脉承传;钟云舫七言绝句有李白七绝的韵味;七绝“咏史”与杜牧七绝“咏史”神似.钟云舫一人而兼唐诗几大巨擘绝技.另外钟云舫诗歌长于抒情,善用比兴,又远宗“诗骚”,熔《诗经》的写实与《楚辞》的浪漫于一炉.钟云舫诗歌还长于铺叙,爱用典故,杂糅先秦两汉散文大师笔法,从而形成钟云舫诗歌独特的艺术个性.钟云舫还不愧为内地“诗界革命”的先驱,为旧体诗的通俗化、白话化、大众化,努力创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对用典的研究虽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研究者大多从文学和辞章学的角度,或者停留在典故溯源,或者围绕如何引用典故,或者纠缠于"典故"与"成语"的界限,等等.直接从语言运用及其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显得极为不足,这不能不令人遗憾.罗积勇教授的著作<用典研究>以勇于创新的精神,对翔实的文献资料进行客观归纳,从用典的语言结构形式入手,从语言本位的视角对用典进行多方位的探讨,其学术价值值得认真评说总结.  相似文献   

6.
论典故词语及其使用特点和释义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汉语词汇中的典故词语.作者认为,典故是被后世使用的故事和诗文,用典是由前代故事和诗文形成典故词语的过程。典故词语是由用典浓炼而成的词和短语的语言形式;典故词语的使用特点主要表现在关联、形式和意义三个方面;典故词语的释义方法有两种,即寻查典源和分析典源因素义。  相似文献   

7.
用典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特征,早在先秦时代已开始萌芽,当时的用典以直接引用为主。春秋时代的赋诗奠定了以切合情境为主导的用典原则。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用典超越了径引成语与史事的阶段。随着成熟的文人诗出现,用典从“套语”中挣脱出来,典故与原文语境的关系也变得密切。诗人由“引事”而“用事”,致力于以自己的语言运化典故,使其成为作品的有机部分,用典水平成为衡量诗歌的重要指标。典故并不是封闭的“资料库”,而是能通过衍生、扩展、转移等方式与时俱进的有机系统,使古典诗歌长久保持活力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刘勰《文心雕龙》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该书典故的运用,为表达内容服务,增强了理论阐述的形象性和说服力;用典采用多种技巧和方法,显现了骈文语言的精美、华丽、典雅;用典展示了刘勰的文化心态和人生追求.典故运用宛转自如,用人若己,精彩绝妙;既提升了《文心雕龙》的思想意蕴、学术价值、文化品位,又为典故的传播、普及和强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时至北宋,词的用典在主题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已臻于佳境。北宋词用典的主题聚集在仙道神异、丽人爱情和文人雅趣三类。词之用典的成熟还体现在用典技巧的多元和典故功能的完备上。北宋时期,从典故到词意的思维过程也已呈现出多路径的特色,其中以同类比附、发散性联想与逆向反用等思维模式为主。用典与文本的关系可分为以典写物和借典抒情两类。北宋词人在以典写物时,通常使用截图式特写、拟人式喻写、堆砌式附着的技巧;而在借典抒情时,则多采用虚实融化式与曲折跳跃式两种用典技巧。典故在词中既可发挥替代叙事,又可发挥充当意象的功能。在意象性用典中,可以依据典故意象的生成方式,将其区分为隐含式文化意象性用典与凝练式文化意象性用典。北宋词用典的多元主题和成熟的艺术手法对词之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一生所用之典故,数量质量冠及古今;这些典故已融入生活之中,并不断地显现其无穷魅力;毛泽东运用典故之研究,成果丰硕但仍待深入;毛泽东所用之典故,是他的"二度创作";毛泽东所用之典故,对于人们在用典中所遇到的诸多疑难问题,给予人们解疑答难以深深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写作者或说话人直接或间接地把前代故事或诗文语句用于书面或口头作品以服务于传情达意的过程是用典,用典者所依据的前代故事和诗文语句是典故.对典故信息进行概括、提炼、选取而成的典故的代码亦即语言形式是典面或称典故词语.典面所表示的与出典语境密切相关而又与用典现实语境相合的语位义是典义.典故是形成典面、体现典义的基本出发点,因而相对于典面和典义来说,典故同时又是典源.基于同一典源.可能形成不同的典面和典义.讲究典故词语的偶对是用典的规律之一,借助这个规律,有助于我们识别理解典故词语.  相似文献   

12.
张可久散曲中大量用典,并以《世说新语》典故使用为多,在其散曲中多处可见《世说新语》的"踪迹"。典故的选择性使用、语言变迁的内在张力、文本内涵的精神复归是张可久散曲使用《世说新语》典故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用典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典故的涵义和类别,概述了历代文人用典的特点,提出了中国古典诗词用典的最杰出作家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观点,认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用典,大多能做到寓典于情、寓典于景、寓典于理、寓典于境、寓典于美,具有一种美丽而自然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张可久散曲中大量用典,并以《世说新语》典故使用为多,在其散曲中多处可见《世说新语》的“踪迹”。典故的选择性使用、语言变迁的内在张力、文本内涵的精神复归是张可久散曲使用《世说新语》典故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稼轩词中大量的典故意象所含人物的崇高美和儒雅潇洒之美是稼轩主体品性美的反映。但这种崇高美和儒雅潇洒之美只是其表,"志士失职而志不平"和杜鹃啼血似的慷慨悲壮才是稼轩典故意象蕴涵的内美本质。典故意象之大量运用对稼轩词的主导美学特质具有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1.内容上奠定其用典之词情感基调的作用;2.形式上的"陌生化"效果和抒情话语的多样化特征。3.对其用典之词既慷慨悲壮又含蓄蕴藉的意境具有构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词中往往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在诗词中融入一些历史故事传说,将它们组成诗材,用以表现主题。用典的目的大抵有二:一是增加诗词的容量;一是避免直说。 诗词比起小说、散文来,更要求高度凝炼。要以最少的语言,写最大限度的内容。单靠炼字锤句,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借助一个典故,就等于调动一个故事去为主  相似文献   

17.
建安散文中的使事用典十分普遍,且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技巧。由于建安散文的使事用典所特有的审美效应,故而对建安散文之特质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典故词是用典者在造词用典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典源、典面、典义与典例是典故词的四要素.典源作为典故词的构成要素之一,对典故词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辞源·寅集》典故词典源的考察,我们发现典源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是判定典故词词目能否成立的重要依据;为典故词提供可能的典面;为典故词典义的生成提供信息要素;为典故词典义的分析提供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19.
翟景运  牟艳红 《东方论坛》2013,(2):64-68,75
六朝士族竞相以文化修养显示其身份的高贵,数典隶事正是他们炫耀学识和身份的重要途径。博学之风影响到文学领域,其主要结果便是骈文广征博引、大量使事用典。运用典故含蓄曲折地表情达意,是骈文的基本艺术特征;用典水平的演进是六朝骈文逐渐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柳永词的用典及其诗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乐章集》,我们发现其各类题材用典的频率都较高,特别是都市题材的词作用典频率更高。柳永作为第一个专职词人,因其在创作时大量运用典故,使词具有了"诗化"、"雅化"倾向,使"词"逐渐被文人认可而登上"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