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姓名:职业单位;邮编:参赛须知1.竞赛试题并100迟,其中;50道为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将代号填入括号内;40近为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括号内,10近为简答题,请另用稿纸书写答案。2.在答卷中写清参赛人的姓名、职业、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3.将答卷一并装入信封,在信封右上月注明“爱国百题竞赛”,请寄大庆市政府按社科联《大庆社会科学》编辑部。邮编:1630024.、竞赛截止日期为1995年5月19,以当地邮戳日期为准。5.竞赛设优秀组织文10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50名,凡是参加者均有纪念奖.6.竞赛试题答…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63年前,大庆油田的发现翻开了我国石油历史上崭新的一页,石油大会战中孕育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党的伟大精神,在建设百年油田的伟大征程上发挥和必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SWOT模型,从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挑战(Threats)4方面分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化劣势为优势,化挑战为机遇,并对新时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践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人在油田开发建设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塑造了一批批以王铁人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锤炼了一代代的大庆人,使大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战线上的一面鲜艳夺目的红旗。最近,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要求我们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如何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试谈几点意见。深入研究,完善理论。首先,要研究什么是大庆精神?什么是铁人精神?从概念上如何予以科学的表述?从内容上如何给予明确的界定?其内涵包括哪些内容?其外延涉及哪些范围?其具…  相似文献   

4.
"大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这一战略支撑点,强化了大庆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凸显了弘扬大庆精神的政治高度;"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这一战略支撑点,为新时期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契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支撑点,为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构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家园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大庆油田开发建设45周年,进一步继承、弘扬铁人精神,激发人们为构建大庆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创建百年油田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大庆市会科学界联合会、大庆日报社于7月份联合举办了铁人精神与大庆人文品质研讨征文活动,对收到的60篇论言进行了评奖,将获奖作品编辑成册。并于10月10日召开了铁人精神与人品质研讨会。这次征文和研讨活动,以如何使铁人精神内化为大庆人的人文品质、成为大庆人的精神家园为主题,既注重探讨铁人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更注重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铁人精神发扬光大;既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更注重紧密结合行业或部门工作实际,可以说,是对铁人精神在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的一次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大庆精神的典型化是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原创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典型体现;大庆精神是铁人精神普及的结果;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7.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教授的新著《大庆精神》一书,以大庆精神的内涵为主线,围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铁人王进喜以及几代大庆石油人的价值追求、情感世界、人格魅力、哲学智慧、社会影响、历史贡献等方面,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再现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人的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对我们全面认识、深化研究、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推动各项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庆社会科学》2009,(2):38-38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新时期深入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大庆市委《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决定),进一步弘扬大庆精神的实施意见》的精神,深化学习研究,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不断探索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勇于创业、科学理性、以人为本等时代精神内涵,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油田党委和油田公司命名的“新时期好工人”朴凤元和“刘备战班组”,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育出来的新时期石油工人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好工人”精神,是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熏陶下孕育形成的,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脉相承。同时,“好工人”精神作为大庆油田的时代精神,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奏响了高昂的时代强音,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研究是大庆这座城市文化底蕴与生命活力的研究,也是发展的"根本理由"的研究。只有很好地把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的历史脉络,做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的知识准备,靠近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的前沿,才能更好地开展这个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的发展之魂、文化之根、力量之源。新时期,大庆油田努力建设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具有油田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坚持用文化锻造队伍,激励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投身科学发展、永续辉煌的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相似文献   

12.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精神,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更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继续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内涵 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要树立新思维,确立新视角,赋予新  相似文献   

13.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庆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科学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拼搏进取精神等已超越时空,成为构建大庆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和创建百年油田的强大精神动力。时值大庆油田开发建设45周年之际,深入探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化为大庆人文品质这一关系大庆当前更关乎大庆未来的时代课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企业的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深刻内涵,做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表率,并且坚持不懈地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带好队伍,进一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带领员工队伍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5.
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深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应注重四个方面,即"热爱祖国"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共同主题;"艰苦创业"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共同要求;"科学求实"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共同品质;"自觉奉献"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6.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庆地区高校依托地域文化优势,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于大庆石油会战时期,是大庆石油人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条件下,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开发和建设大庆油田的产物。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发展,经济市场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网络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新时期,在人们思想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的今天,深入研究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传承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一个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铁人精神常态化的观点,认为大庆作为一座城市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铁人精神在大庆文化发展、城市文化形成以及促进大庆人文精神的养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指出铁人精神常态化的意义,以及铁人精神常态化在大庆城市文化中的作用、对于石油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其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对铁人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升华,实现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突出铁人精神的精神本质,以铁人精神的精神内涵为主线,从东西方不同的视角挖掘铁人精神对大庆人文精神养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现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了新时期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面临的挑战,从历史机遇、企业环境等方面入手深刻地分析了新时期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面临的机遇。深入剖析了新时期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现实条件,探索形成了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引领企业发展、强化企业管理、育人铸魂、加强三基工作、促进企业和谐的传承模式、创新模式和实践模式,初步地总结了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科学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其作为中国石油人特有的企业文化和全社会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一种主观选择认定,它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基础。大庆石油会战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中华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中国石油工人的优秀品质共同铸就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