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汉末年南阳郡的归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9年12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史教研室联合举办了“诸葛亮躬耕地”专题学术座谈会.《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2期发表的《诸葛亮躬耕地专题学术座谈会简介》一文对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作了概述.与会学者论证“三顾茅庐只能在隆中”的论据之一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南阳先后在袁术、刘表、张绣、曹操之间几度易手.建安元年(196)南阳为张绣掌握.自建安四年(199)张绣降曹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     
<正> 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稂东)人。约生于公元150年,卒于219年。是我国东汉末年杰出的临症医学家。张仲景生当东汉末年,东汉王朝政治腐败,宦官专横,军阀连年混战。统治阶级为了挽救他们垂死的命运,纠合地方反动武装,对农民起义进行了疯狂的镇压,给人民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疫病广泛流行。据《续汉书·五行志》载,汉灵帝时有五次大疫,尤以南阳、洛阳、会嵇一带更为严重。张仲景说:“余宗族索多,向佘二百,建安纪  相似文献   

3.
<正> 一南阳汉代画像石,产生于西汉中期,兴盛于西汉末至东汉初,到东汉末年已彻底衰落下来。我们从南阳汉代画像石墓的分期中可以发现:从西汉中期到西汉末期,南阳汉代画像石墓的建筑规模较小,墓形为方形和“回”字形,画像内容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为  相似文献   

4.
<正>南阳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诚然,世人了解南阳的窗口很多,我在此想借助被郭沫若先生所极力称道的“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的伟大科学家文学家张衡所作的《南都赋》来领略一下汉代南阳的芳姿。 的确,南阳是一个很早就有人聚居的地方。战国时候,这一带的冶铁技术就已经闻名全国。西汉时期,这里已是“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名城。到了东汉,出生于南阳郡的开国皇帝刘秀在洛阳即帝位后,遂将家乡南阳定为陪都,又因位于洛京之南,所以被称为南都。南阳借此更加迅速地发展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帮助刘秀打天下的谋臣名将也多出自南阳一带,所以南阳也成为皇亲国戚、豪门巨富的会聚之地。张衡正是生活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     
<正> 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名机,南阳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稂东)人。我国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疫病流行,民不聊生。据《续汉书·五行志》载,汉灵帝时有五次大疫,尤以南阳、洛阳、会嵇一带更为严重。张仲景目睹广大人民死于疾疫的惨状,十分感伤,激起了著书立说以拯救天枉的愿望。他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他十分敬仰古时名医,尤其崇拜扁鹊“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于是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立志做一代名医。  相似文献   

6.
<正> 自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设立南阳郡,经过秦、西汉二百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南阳进入了她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近年来关于古代南阳的研究虽然取得可喜成就,但对东汉南阳的历史地位还缺乏深入、全面的考察.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以粗浅探讨,疏误之处,恳请智者补正.  相似文献   

7.
<正>《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是以反映我校文科各系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努力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提倡、优先发表经过认真研究对解决现实问题有创见有理论深度的论作,并辟有旨在突出地方性和师范性特色的“东汉文史研究”、“南阳作家作品研究”、“南阳地方春秋”、“教育教学研究”、“大学生论坛”、“南阳名人谱”等栏目。为逐步统一学报编辑加工和编排格式,使编辑在加工稿件时有章可循,并使作者了解撰稿中的一些基本格式与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局批准的《科技学术期刊编排规则》及兄弟学报的编排经验,结合我部编辑工作实践,特拟订“《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编排规范化试  相似文献   

8.
“河南曲剧”(下称“曲剧”),即以往的“高台曲”。它是植根于辽阔中原大地上的一株艺苑香花,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由于它较早地而又较集中地在南阳、洛阳等地区流传、发展,故而有“南阳曲子”与“洛阳曲子”的称号。又因南阳一带盛行“大调曲子”(下称“大调”。即“古子曲”),所以又有着“南阳大调”与“洛阳小调”(下称“小调”)之  相似文献   

9.
<正> 东汉提倡廉洁奉公,奖励名节,朝臣敢言直谏,士人讲究人品气节,家族表彰和睦孝悌。正如范晔在《后汉书·儒林传》中所说:“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迷邪归正之路。”故顾炎武《日知录》卷13说:“三代以下,风俗之淳美,无尚于东京(指东汉)者。”这种良好道德风尚的成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与东汉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本文不揣浅陋,试图探讨一下东汉的伦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名机,又玑,字仲景,东汉末年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县东北穰东镇)人。在散见于一些典籍的零星记述中,推知仲景大约生于公元150年(东汉桓帝刘志和平元年),卒于公元219年(东汉献帝刘协建安24年)左右。军阀大混战,疾疫大流行,人民极其悲惨  相似文献   

11.
张衡     
<正> 张衡(公元73年—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南阳县石桥)人,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张衡所处的时代是东汉王朝的繁荣时期。为了开阔眼界,寻求书本以外的实际知识,张衡17岁出外游学,先去关中瞻仰西京名胜,后在京都洛阳逗留了五六年。从他到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回南阳作主簿开始,后来又陆续担任过郎中、侍郎、太史令、侍中、河间(今河北省  相似文献   

12.
范晔在《后汉书》中增设《党锢列传》并以之为核心对东汉的“党人”群体进行了记载。对于“党人”的编纂,范晔在《党锢列传》传首用长序、采谣谚来交代“党锢”的起因与经过,并以之提携全传,又择“三君、八俊”等核心“党人”为传主,以此展现“党锢之祸”的全貌,对于其他“党人”,则以类(德性)相从进行合传。范晔对东汉“党人”的这种编纂方式使其在《后汉书》中形成了以《党锢》为核心的“党人传”记载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党事”始末之主次线索清晰,“党锢”人物之行事编排严密,东汉后期之历史发展面貌丰富。同时,在相关传记中范晔又以大量史论表达了他对东汉“党锢之祸”影响东汉历史走向,以及东汉“党人”出处进退及其精神的看法。范晔对东汉党锢事件及人物的记载,最能体现他的历史编纂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 刘太祥,男,1959年2月3日生,河南方城县人,编审。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先后在许昌师专、南阳师专历史系任教,1988年到南阳师专学报《南都学坛》编辑部工作。现任南阳师范学院《南都学坛》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 《南部学坛》主编。兼任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秦汉史学会会员,南阳市社科联委员、特邀理论研究员,南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汉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曾获“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主编”、 “优秀编辑”, “河南省优秀中青年(期刊)编辑”, “南阳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南阳市第一届优秀青年社科工作者”,南阳师范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 “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74年4期刊载《四川郫县犀浦出土的东汉残碑》一文,公布了一块东汉永建三年(公元128年)王孝渊的墓碑材料。这件石刻虽然在出土时已经不很完整,只能辨识出断断续续的一部分文字。但它在叙述墓主人的家世时讲到:“孝之先,元口关东……汉徒豪杰,迁口口梁,建宅处业,汶山之阳……”,从中反映了汉承秦制,汉初在政治上推行法家路线的一部分重要历史事实。“元”字下面一字模糊不辨,当是“由”或“出”一类的动词。“梁”即梁州;“汶山”即岷山,“汶山之阳”即岷山之南,都在今四川西部一带地区。  相似文献   

15.
《南都学坛》2015,(3):123-124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九年级上册《语文》(简称人教版《语文》,下同)中的"南阳"一词注释注错,《隆中对》篇目命错,理应并必须修订。先说"南阳"一词注释注错及其订正。有两处:一是节选于《三国志·诸葛亮传》(简称《亮传》,下同)《出师表》诸葛丞相交代的"躬耕于南阳"中的"南阳",注释为"东汉郡名,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二是《陋室铭》"南阳诸葛庐"中的"南阳"注释为"郡名,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属于南阳郡"。这两个注释,  相似文献   

16.
包晓玉,1963年生,女,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南阳师范学院化学系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今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被分配到南阳师专(今南阳师范学院)化学系任教。1987年9月-1988年7月在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助教班学习;1998年9月-1999年7月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跟随博士生导师李南强教授作国内访问学者;2001-200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于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黄开勋教授,并获得化学工程硕士学位。现任南阳师范学院化学系副主任,中国化学学会会员。曾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党员”、“教…  相似文献   

17.
<正> 南阳,祖国的沃野,我们可爱的家乡。大约在距今50万年的中更新世(Q_2)里,伏牛山南麓的河川上“杏花山直立人”就巳披荆营肇,繁衍生息,当时序流入距今约2—1万年的全新世(Q_4)时,富饶的盆地里便氏族村舍星罗棋布,鸡犬相闻了。文明降临神州之后,它西周封申,春秋附楚,战国末一统于奏,是有大南阳郡。兹后,汉设宛县,历有兴衰,或为“一都之会”(《汉书·地理志》),或成“梅花城府”(明、清城垣),它的确不失为“既康且丽”(张衡:《南都赋》)的祖国大好河山上的“南北腰膂”(顾祖禹:《读史方舆纪  相似文献   

18.
<正>苏东坡《后杞菊赋》云:“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西河南阳之寿。”此言枸杞、菊花入药之效。岂料吴伯萧作为吃菜乐趣而引入《菜园小记》,可谓一误。而历来的教学参考书,在为该句作注时,更将“南阳郦县”书为“南阳鄜县”,可谓误中之误。 查“南阳之寿”原出葛洪《抱朴子·仙药》: 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菊花。菊花堕水中,历 时弥久,故水味为变。其临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食甘谷水,食者无不老寿: 高者百四五十,下者亦不下八九十,无夭年人。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早期文稿》与南阳历史文化张仁学,刘阳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与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辑出版的《毛泽东早期文稿》这本书,其中有不少内容与南阳历史文化有关,择要述之如下:1915年7月毛泽东在给友人的信中就曾提到南阳历史上东汉经学家樊...  相似文献   

20.
东汉在大部分时间内推行的是郡(国)县二级制。对东汉郡国的探讨,可谓理清东汉政区演变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现存的文献资料,以东汉初年荆州刺史部作为具体的考证区域,将其时该刺史部所辖的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等郡的沿革做了通代的详尽考察,使其变迁的分辨率精确到年,为进一步从事东汉政区地理的全面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