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时代的到来 ,使科技信息载体及重要传播手段的科技期刊及其编辑工作也进入了自己的网络时代。作者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特征 ,论述了网络对科技期刊的影响 ,以及网络技术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及其对编辑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春天去爬山,看花海,种花生;夏天去玩水,捡麦穗;秋天去刨花生,拾红薯,掰玉米;冬天去滑雪、去温暖大棚观赏绿色……2月8日,在“爸爸妈妈我们去哪儿?河北省高碑店市亲子乐园QQ群”成立一周年暨迎新年联欢会上,笔者了解到,一年的时间里,该群已举办了93次活动,吸引了3000多孩子和家长参加,且这个数字还在火爆增加。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与计算机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伟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79-80,F00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科技期刊表现出出版周期缩短、信息传递活跃、一种期刊多种版本的特点。因此,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将网络手段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更应提高认识,强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硬件建设。 相似文献
4.
现在大学生QQ聊天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获取信息的交流学习方式,而且大多非常痴迷于此,如何把学生执着的聊天技术应用于英语听力学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抽样构建了QQ群好友关系的复杂网络模型,并对其属性及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微软俱乐部好友群的问卷调查,讨论中心度对组织活动的意义。得出QQ群好友网络具有稀疏性、增长性与小世界性,以及成员的中心度越大,参与活动的力度与影响力越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世界各国的传媒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编辑过程将由在纸编辑转化为无纸编辑.本文结合传统编辑工作模式,探讨了网络技术在学报编辑工作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来,随着互联网在各个居委会的逐步普及,一些受人欢迎的网络沟通手段被迅速应用,尤其是一些方便实用、互动性强的小工具,像QQ群、博客、微博等。凭借这些小工具,社区居委会在发现和满足居民需求方面的工作方式变得愈加灵活高效。这些流行的小工具是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好帮手,使社区的“草根治理”成为了现实,同时也为社区志愿活动更添活力。 相似文献
8.
网络交流工具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恒芬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6-127
文章主要探讨了网络时代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图书馆应如何顺应时代需求,在现有硬件基础上,利用网络交流工具,加强业界交流,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服务育人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论“网络水军”的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系列网络红人,经过网络群体传播,引起大众传媒的关注,继而成为公众舆论的热点议题。“美国军方网络水军”尤为引人关注。本文以“网络水军”为研究线索,探讨“网络水军”的出现及其活动规律,进而探析网络水军、网络炒作的内在联系,认识“网络水军”的优势、价值与负面影响。在关注网络舆论、媒体舆论与公众舆论的特殊性、差异性的同时,明确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监督”功能与职责,对网络事件进行适当的舆论导引。 相似文献
1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6-98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确定的规则被称为"提示规则",它借鉴了美国"通知与取下"程序,但是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避风港规则"的目的,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该条款在中国适用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要发挥"提示规则"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明晰该规则中的"通知",探究各类权利通知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2.
蔡高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6-23
网络自诞生以来便没有逃离主权国家相互博弈的束缚,诸多国家层面的网络攻击已经就此给出实证。与“网络战争”一词相比,“网络武装冲突”概念是对国家层面的网络对抗更精确严谨的描述。在深化“网络武装冲突”概念的内涵时,还需要考虑三个理论平衡,即在网络与主权之间、传统武装冲突理论与现实网络实践之间、军事需要与人道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在现实操作中亦有三方面需要关注:在主体方面应关注匿名性问题,将主体界定问题转化为证明责任问题;在行为方面,更谨慎的界定网络攻击构成“使用武力”的条件,将“结果”取向作为主要标准;在客体方面,则需要构建制度化的“网络空间利益”客体理论。 相似文献
13.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6-56
勿庸置疑,网络舆情、舆论正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不少研究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振荡,一个极端是对网络力量的膜拜,另一个极端是面对网络“黑洞”的战栗。但无论是哪个极端,这些研究的视野往往只是停留在网络这个平面上,而对网络舆情或舆论之后所深藏的那个现实世界,缺少纵深的透视。 相似文献
14.
[提要]当今时代,网络社会生活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人们一方面享有着网络社会生活的种种便利,但另一方面,具有较大普遍性的“网络主体困顿”现象,正在浮现为干扰和侵蚀网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的隐性风险。作为网络社会生活主体的人们,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主体困顿”,即:“失去时间之困”“失去能力之困”“失去价值之困”和“失去自我之困”。究其本质而言,“网络主体困顿”现象,折射出的是网络主体素养培育方面的欠缺和问题,有赖于网络主体的自觉建构和网络社会文明的有效导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大代表“网络问政”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人大代表的"网络问政"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他们利用各种电子信息产品与选民沟通、搜集和表达民意,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试图形成信息对称局面,但也带来了对网络过分依赖而忽略实地调研、网上作秀敷衍民意、缺乏规范化的制度等一系列问题,鉴于此,有必要修订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确立网络交流制度;改善代表结构,使之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多功能网络信息平台,提高人大代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网络“热”词“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秀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3):111-113
网络热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他具有方言化、简洁化和模板化的特点,呈现出由关注个体向关注社会、由特定人群使用到融入全民词汇、从单一的网络语言到被传统主流媒体吸纳、从释放压力的娱乐调侃向现实生活关注的社会问题的方向演变和发展的变迁规律.网络热词具有上升为民族共同语和留在特定区域两个发展走向.研究网络热词对把握网络语言现状、丰富汉语词汇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姚志秀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1-113
网络热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他具有方言化、简洁化和模板化的特点,呈现出由关注个体向关注社会、由特定人群使用到融入全民词汇、从单一的网络语言到被传统主流媒体吸纳、从释放压力的娱乐调侃向现实生活关注的社会问题的方向演变和发展的变迁规律。网络热词具有上升为民族共同语和留在特定区域两个发展走向。研究网络热词对把握网络语言现状、丰富汉语词汇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筑“网络社会”合理的伦理空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人们自由民主意识、个性意识、互助意识、责任意识的提升和养成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及对既有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和冲击。提出了加强网络伦理建设的对策:上网者要不断加强网络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信息鉴别能力;社会则应该不断制定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加强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强网络立法。 相似文献
19.
20.
2009年12月初,自治区副主席陈武在出席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开工仪式时谈到:保税区不好“玩”,国家投入这么大,群众期望这么高,责任重大,要想方设法地有效运转保税区,形成效益。可见保税区申报成功后,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运转它,以发挥它的价值。本文就如何“玩转”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