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突出高职语文教学特色 体现实用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高职语文教学必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充分发挥语文的实用功效,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严重滑坡 ,中职学生人文素质严重欠缺 ,除了应试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不良现象等因素的影响外 ,与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有密切关系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建构人文性的语文教学新模式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实现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树立起大语文观念,切实把育人贯彻于教书之中,在重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将学生人文索质的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是勿庸置疑的。但长期以来,对语文工具性的极致强调,而其人文性被忽略或遗忘,直接后果就是忽视了人的价值和人的生活,从而导致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消失和个性的泯灭。充斥语文课的是段落的分析、好词妙句的分析、思想大意的分析、典型题目的分析。语文教育的有识之士,无不大声疾呼:归来  相似文献   

5.
周练菊 《新天地》2011,(11):141-141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但说明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明确了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语文性质定位更全面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长久以来,新课标一直在要求和强化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问题,两者不可偏废的道理显而易见,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使两者做到真正的调和统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章针对新课标下对语文基本特点的概括,分别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对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达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表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也因此成为教育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语文学科自身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出发,讨论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这一界定,是在语文教育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第一次确认并合理定位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人文性”已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拓展自己的视野,才能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和审美情趣.才能“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与课内阅读相比,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吴岚薇 《新天地》2011,(10):123-124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它可以提高学科教学的科技含量。是落实职业教育、培养中职生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有力保证。本文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引导中职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不仅要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人文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肩负起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自强的奋斗精神和基本的劳动态度等品质,为其成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要研究语文教学有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为语文教学有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职语文课堂导入必须紧扣教学目标,从学情实际出发,根据课型和文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达到优化知识结构、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智慧、进入课堂角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人文教育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未得到应有重视的原因 ,试图从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当前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发展、文化的代传等多个角度阐述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渗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就如何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16.
语文学科既有思想性,又蕴含形象性,闻与道紧密结合在一起。易于感染和教育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现教育的渠道很多,可从介绍作者、探讨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创设情境、写作教学及第二课堂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语文教学奇迹般地培养了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与学生实际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关系不大。以语文学科定位于工具性的教学观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是舍本逐末,因为语文作为工具,只是在极其表层上的一种为人之“用”。语文是人存在的家园,是人之为人的东西。不消除升学考试的残酷竞争性,语文考试即使取消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相背的标准化题型,只考作文,也走不出当前语文教学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缺失由来已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表面原因和根本原因。表面原因包括教材的分类化、资料的同一化、授课的肢解化、考试的程式化;根本原因表现在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升学压力的影响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于回归诗意语文、关注情感体验、拓展想象空间和营造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具有听、说、读、写的工具性功能与价值,同时具备求真、审美、向善的人文性功能与价值.大学语文是中小学语文功能与价值的延伸和升华,同时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因此,大学语文应该是以人文性为核心内容的文化语文,是以人格美为核心内容的性情语文.同时,应该实施有利于文化信息承载和审美趣味培养的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人类精神的载体,渗透着人文精神。语文课可以通过加强语词文采情感的培养,创设生活态“情境”去净化学生的心灵;还可通过作文表达活动,顺应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天性,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而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可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