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说皮影     
皮影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民间艺术。现在年纪稍长一些的人都还记得,过去农村逢事过节或婚丧嫁娶、庆寿、做满月等,都要唱一台皮影戏以示庆贺。 皮影戏是用纸或牛皮雕刻成不同的人物造型,通过灯光映射在纸或纱制成的窗上进行表演的艺术,俗称“耍灯影”。  相似文献   

2.
皮影的造型是通过长期的实践与观察而创造出来的.皮影的二度空间造型的特点,使皮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这是从实际生活逻辑向艺术逻辑的转化,赋予了皮影艺术强烈的装饰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点.皮影艺术是甘肃民间古老艺术的宝贵遗产,它既承袭了传统,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又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它的艺术风格、气质和诱人的美的特征,是稳定而不衰的.  相似文献   

3.
遗产前罗山皮影传承与发展的自然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护对象成为遗产之前的生存样式的调研必不可少。罗山皮影在没有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已经存在并延续着一种传承与发展的自然模式。这种自然模式表现为:皮影技艺的传承模式、皮影延续的信仰模式、皮影观众的听戏模式、皮影同质的演唱模式等。遗产前罗山皮影正是凭借这种自然模式而持续不断地传承与发展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泰山皮影的艺术现状、制作工艺、表现形式的挖掘整理,提出了对泰山皮影进行"创新性传承"的观点,并通过各种媒介扩大泰山皮影的影响和传播途径,打开设计思路,构思有益于泰山皮影传承性发展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5.
乐亭皮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的灵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精神内涵。但现在其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存在着投入资金有限、传承后继乏人、保护传承路径单一等问题。通过对乐亭皮影保护与传承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唤醒内驱力让乐亭皮影“活起来”、适应新需求让乐亭皮影“火起来”、抢抓新契机让乐亭皮影“亮起来”等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皮影始创于刻纸属于一种舞台演出用具,也是一种精美的民间工艺品。历史上,我国曾有九个省区发展出了近15种极具地方民间特色的皮影种类,并一直流传至今。从今天的视角来看,皮影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所显现的是一种跨界的、综合的造型艺术形式,同时兼备剪、影、刻、画等造型语言特质。以梳理皮影及与之相关的造型形态语言方式为主,力图在理清其造型规律的基础上,对于当代语汇下"皮影"的继承与再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陕西作为皮影的发源地,研究陕西皮影不管是对本土皮影艺术的保护还是对现代国产动画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研究皮影艺术的延展性课题日益增多,主要的研究方法多是抽取皮影造型元素或是色彩进行现代设计的改良,延展路径过于单一。本文就尝试通过对皮影艺术的研究,结合历史上国产动画的成功案例,来阐述皮影艺术元素对塑造民族动画品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产业视角来看,望奎县皮影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分析评价望奎皮影旅游资源优势,提出增强营销意识、做好心理营销、开发特色产品、进行创新性市场定位等相关营销策略,对提高皮影戏的知名度、促进皮影旅游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皮影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艺术体系,但是却因为传播方式、表演形式以及表演内容与当下需求不符合而在现代的发展中进入困境。有效地保护与传承皮影艺术的发展,可以将其与动画艺术相结合,借助动画扩展皮影艺术的传播方式以及表现内容,丰富其表现形式,最终实现二者的共赢。  相似文献   

10.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锦州皮影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出现新的变化:皮影道具的制作由牛皮、塑料等材料取代了驴皮,皮影戏表演由多人取代了单人,皮影戏表演内容由“熊出没”“小苹果”等现代题材取代了“仙鹤斗乌龟”等传统节目。分析锦州皮影的创新发展之路,对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间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形式美是绘画的一个突出的特征。一幅作品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赋予作品的形式感所具有的形式美。本文就中国古代人物画中具有代表性的形式美因素,诸如线条、色彩(包括墨色 )、人物造型及构图等几个方面,以艺术学、美学的观点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2.
生态美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但生态美意识由来已久。欧阳修词中的生态关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生态美,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文化生态美:主要有节日词所展现的文化生态关、歌妓制度所透露的文化生态美和传统文化品格中的文化生态美。这些词在客观反映作者的生态美意识与人们的生存状况的同时,也反映了词与正统文学处于相背离与修补的状态及作者面对这种情况的徘徊感。因此用诗化的笔法阐释生态美意识成了作者的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13.
侯马陶范是晋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陶范器型和纹饰上的种类已涵括了大多数已知的晋国青铜器。侯马陶范构建了中国当时的青铜文明,它对晋国青铜文化乃至中国青铜文化的研究都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西传统建筑哲学的差异在于:中国建筑作为礼制的象征,往往通过位序、色序等象征手法来体现或设定人与人的上下、尊卑关系;由于礼制相对固定,建筑形式也相对定型。而西方建筑是理念的派生物,可以按照某种抽象而永恒的理念推理出来,建筑形式与理念类型之间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并且建筑形式随着理念的丰富而不断更新。在建筑美感的追求上,中国建筑及其哲学以“中和”为美,而西方传统建筑及其哲学以“崇高”为美。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书法艺术是文字书写的艺术。它以其简炼的线条造型构成了形态美、动态美 ,传达着书写者的思想感情。其形成是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的结果 ,劳动实践首先产生语言 ,而后出现了记录事物的文字 ,文字的字体从古至今经历了由繁至简的过程。我国文字成为书法艺术是由汉字的特殊结构、读音、造型及书写工具所决定的 ,所以作为表达美的符号就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赋予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美”的言说已有千年历史,对此的研究更是一个值得探讨却让人倍感沉重的课题。中西美学五彩缤纷的“美是什么”的思考、追问与回答,可分为两种方式:叙述与描述。叙述是对“美是什么”的回答,描述是对“美在哪里”的回答。由于先在逻辑与提问方式的局限,“美”的言说方式尚不能无限接近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怪诞是美的特殊形式,是美的对象世界中的一种离奇异样的现象,它与同种类、同范畴的现象相比较,不论整体上或者部分上总带有一种超常规,使人惊异的特点。我们以莫言小说为例来分析怪诞。莫言小说具有怪诞性,从怪诞的节目、怪诞的器官和怪诞的肉体等方面进行论述,这种怪诞的美在艺术上昭示了作家的主观感受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8.
化学关是在化学科学的实践活动中人类对客观自然界(化学研究对象)规律的揭示,是实现人的自由创造而显示出的人的本质力量,化学美通过一定的形式体现出来,化学科学中存在着两种形式美:一种是事物的外在形式美,它通过各种形式因素(色、线、形、声、质、味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具有鲜明的可感性,是一种感性之美;化学科学中更重要的还存在着事物的内在形式美,这种内形式即是抽象的“内容的结构形态”,又是一种科学理性之美.本文探讨了化学科学中存在的和谐、对称、奇异、简单等内形式美.  相似文献   

19.
《金阁寺》中人与物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三岛由纪夫的哲理性小说《金阁寺》,揭示了主人公从崇拜美到毁灭美的心理过程,论证了作品中的主人公与作为美的象征物的金阁寺之间的关系是从统一、和谐走向冲突、对立。  相似文献   

20.
楚艺术造型符号体系不仅是上古楚人的文化创造行为 ,而且还是楚人的视觉体验与审美心态的映射。楚人的视感与审美心态有如下特征 :对运动美的神往 ;对整体造型的把握和对特征部分的敏感 ;对色彩美的感悟 ;对空间境界的拓展。上述特征是上古楚人视觉与心理选择的结果 ,它们共同构成楚艺术造型符号的特殊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