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显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5):24-29
肥、瘦作为感官词语在取譬连类思维机制的作用下进入古代文艺批评成为对待概念,于诗、文、书、画诸论域呈现出崇肥、崇瘦、肥瘦相和、超越肥瘦等多种理论形态;肥、瘦两端发展并不平衡,宋代以后,由于儒、道思想的共同作用及对待概念的升降机制,瘦美更受关注;肥、瘦概念的生成与演变突出代表了古人感知和言说文艺的方法与特色。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缺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8(1):73-79
通过解读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对后现代性的片面理解、对经验论的自由主义的偏爱、对体系性建构的逃避,指出其3重欠缺——批评视野的狭隘、批评理性的残缺、批评本体的孱弱。只有进行原创性的体系建构,当代中国文艺批评才能自我提升到更高的境域。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以生命体验性与诗意性为特质的文化,生命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质,艺术则被视为对宇宙生命精神的诗性呈现,倡导从生命精神的维度去弘扬艺术精神。而建基于艺术活动之上的中国古代诗学范畴就必然折射着古人对宇宙生命和自身生命精神的诗意性及多维度的认知、体验、表达和升华,具有泛生命化的特征。研究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生命精神,能够深刻阐明古代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如何以生命体验作为自身活动的出发点,以理性的提升和审美境界性升华凸显文艺的精神价值与天地之生命精神的深切契合。 相似文献
4.
5.
王海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5):115-118
中国古代舞蹈是丰厚和多元的,其资源更是可开发和利用的。在倡导人文关怀与民族多样性的今天,中国的民族舞蹈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对中国古代舞蹈的开发与传承成为新时期舞蹈发展的主题,尘封几千年的舞蹈遗存将可能飞动于眼前。在先“知”而后“变”的前提下对待历史遗存,本文正是以激活为动机,以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挖掘、整理中国的古代舞蹈资源,并利用其规律传承其文明。 相似文献
6.
蔡锋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3):83-89
通过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女性文化教育上的第一个明显的特征表现为家庭化,家庭化的文化教育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其次是偏重伦常道德、规范女性行为的特征;第三则是喜爱文史的特征,即大多数女性都喜爱文史知识,重在对自己文学修养的提高上,而并非像男性那样非得去读枯燥乏味的经书、或者囿于入仕或科举不得不读固定的书本. 相似文献
7.
对文艺批评标准问题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林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
本文对比较流行的几种文艺批评标准作了评议,认为批评首先是审美的批评,批评的标准匝是在审美前提下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应该提倡批评家的多样化和批评方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在"方法热"、"方法"观念的影响和启示下,古代文论研究界对中国文学批评方法的研究,对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反思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由古今问题所引申而来的"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将古代文论研究推向了对历史的纵深和未来的走向的思考.对方法的反思体现了这一时期古代文论学科强烈的自省意识. 相似文献
9.
赵云旗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
本文认为早在春秋时期中国的理财家就已明确指出了财政管理的重要性,早在西周时期就对国家的财政职能和责任有了明确的规定;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古代财政管理中可资借鉴的生财、用财管理举措与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启和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主张确立批评标准多样性的理论地位,并提出了艺术来源于审美感;美学的尺度是艺术批评的最高尺度;批评的对象不等于客观外在的文艺现象;美感、生活事象、物质媒介是作品构成的三要素;以及批评主体的动态性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李凤飞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07-109
廉洁清政是关系到社会兴衰、国家存亡的大问题,也是社会对其官僚队伍的基本要求。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在中国古代.明君贤相、清官廉吏不乏其人。仅以封建盛世来说,汉代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代的“贞观之治、一开元盛世”、明代的“洪武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既有皇帝的清明勤政,又有辅臣 相似文献
12.
胡慧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Z2):100-105
毛泽东对历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阅读史籍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点评.毛泽东倡导以唯物史观、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以及厚今薄古等作为史学研究的方法论.毛泽东对古代历史、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富有独创性的论述,体现着他颇具特色的古代史论. 相似文献
13.
黄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9-96
小说目录学的研究是小说研究的基础,由于中国小说创作、传播的复杂性,以往这方面的工作还做得不够。小说目录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可以归纳为这几个方面:小说观念的确定、小说文本的收集和整理、小说类型的划分、小说书目的排列顺序。 相似文献
14.
曹胜斌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7-11
讨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走向终结之哲学方面的原因 ,在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世界观、整体关照方法论以及儒道两家长期相互抗衡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期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郑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80-84
中国古代智力测验方法主要有问题鉴别法、察言观行法、准情境测验法、动作测验法、连环测验法和形板测验法。中国古代智力测验方法对当代智力测验有五点启示:(1)智力测验宜适当考虑人们在日常生活情境里展现出来的才华;(2)测量方法设计要巧妙,并做到生动有趣;(3)智力测验要适当运用非文字测验;(4)宜适当拓宽智力的含义;(5)智力测验从总体上看要走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孙英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104-109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四”以后的近一百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在“中国化”过程中,经历了播种期、同革命文艺实践结合的创造期、实践期和日渐边缘化期。新时代,则是再度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力图使其符合时代要求和民族伟业的探索期。文章简要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重点论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思想探索和发展的历程。文章认为,坚持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对推动我国的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立法解释与法律相伴而生 ,并在法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解释主体实际上是最高统治者———皇帝。由于中国古代立法解释技术的日臻成熟 ,解释的方法亦多种多样。这些都突现出了历代中国对立法解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薛显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1,(2):72-78
古代文艺批评中的兵喻直接导源于古代战争的重要性与普遍性,中国兵法理论的早熟以及文人的知识结构、领兵经验则成为了兵喻进入文论的主要助力。运作过程中,兵喻通过词汇编码、思维移植与情感价值引导参与了文艺批评的建构过程,成为文艺批评重要的运思机制与言说方式,并在力量气势、精神因素、整体机动等方面体现出我国文艺批评兵喻的取喻侧重与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刘成章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并且受到古代绘画的影响,古代雕塑尤其是佛教雕塑更是体现了古代绘画的种种特点。本文简单阐述一下这些特点,以期从绘画的角度欣赏中国古代雕塑。 相似文献
20.
刘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1)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条件下文艺走向市场化。面对商业化的文艺现实 ,文艺批评进入两难困境 ,文艺批评的出路在于批评家的观念的彻底转变 ,社会责任感、理论勇气的增强和批评文本通俗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