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认为,社会生活可以是作家的观察对象,却不是文学的直接表现对象。文学是审美意识的表现。审美意识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学以其审美的本质特性与其他意识形式相区别。审美意识是主客体之间审美感应的产物。审美感应存在不同模式。不同的感应模式所产生的不同审美意识,决定着艺术表现的不同倾向与方式。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审美意识,从存在形态构成来看,分为审美显意识、审美潜意识、审美无意识三个层次,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审美机制构成来看,它分为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人格三个层次.从人类心理能力构成来看,它分为科学审美意识、艺术审美意识、道德审美意识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审美诠释、审美意识和艺术审美取向等角度,分析战国秦瓦当艺术的文化审美意识。分析认为:战国秦瓦当艺术所投射出来的文化审美意识在内容上是多样的,在形式上是向外拓展的;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识重在自然性,比前期瓦当审美意识更具社会性和精神性;不仅具有成熟而完整的审美意识结构,还具有丰富而成熟的文化意识结构。  相似文献   

4.
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学说进行解释学的重构,通过审美意识批判提出理解的真理,并以之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伽达默尔指出:康德的审美趣味、席勒的审美王国、哈曼的审美感知、尧斯的审美经验将纯粹的审美意识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否弃艺术的作为理解的认识的真理功能,显示了美学对于艺术理论的局限性。伽达默尔的这一批判结果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和发展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学说进行解释学的重构 ,通过审美意识批判提出理解的真理 ,并以之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伽达默尔指出 :康德的审美趣味、席勒的审美王国、哈曼的审美感知、尧斯的审美经验将纯粹的审美意识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 ,否弃艺术作为理解的认识的真理功能 ,显示了美学对于艺术理论的局限性。伽达默尔的这一批判结果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和发展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学说进行解释学的重构 ,通过审美意识批判提出理解的真理 ,并以之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伽达默尔指出 :康德的审美趣味、席勒的审美王国、哈曼的审美感知、尧斯的审美经验将纯粹的审美意识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 ,否弃艺术的作为理解的认识的真理功能 ,显示了美学对于艺术理论的局限性。伽达默尔的这一批判结果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和发展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艺术审美意识是艺术家感性和理性的思维活动.胡塞尔现象学中对艺术家的审美意识有一定的研究分析.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决定因素就在于其对感性和理性思维的准确把握.艺术家的审美追求、审美选择、审美指向均来自其审美意识的潜在"意向性"和"功能性"指令,即现象学中的"内意识""内知觉"等因素的活动,它是艺术家审美判断中的重要"神经".艺术家如何把控与运用好"意向性"与"功能性"作用将会直接关系到艺术家艺术创造的成败.艺术家通过对敏锐的审美意识的把控来指向其审美理想所需目标,达到艺术家审美创造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8.
民族的审美意识是在历史长河的运动中逐步沉淀和积累的产物。民族的美学思想作为这种审美意识理论形态的表现,与民族的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各国,特别是东、西方国家,由于各固、各民族形成其美学思想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受到各自的民族艺术传统、风俗习惯、审美心理、审美要求、地理环境等诸因素的制约,各国、各民族  相似文献   

9.
借助于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社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巨大的变革——由传统社会迈入互联网社会进而到时下的移动互联网社会。同时,社会的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形态也持续受到这股技术力量的冲击,受到了巨大影响。审美意识是文化形态的一种,并且在新的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势必会产生有别于传统审美意识的一些新特征:审美媒介更加便携、自由,与文本的交互体验更加直接,审美活动也更趋于日常化。在这样的变化中,个体与群体的审美标准、审美体验与审美接受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移动媒介的便携与交互体验的直接性使审美标准趋于差异化,社会个体之间借助于移动网络平台的交流更加便易也使得审美体验呈现出分享娱乐的趋势,同时,审美接受也由线性的“视域融合”特征演变成“块茎式”的“视域迭代”特征。在这种审美意识的革新中,把握住以上移动互联网技术对艺术活动、审美活动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也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其所产生的审美“娱乐化”、“低俗化”以及“审美泛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审美意识现状的分析,旨在阐释艺术设计学生培养审美意识的必要性及方法。提出审美意识决定艺术设计的审美功能;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生命线,审美意识是推动艺术创新的根源的观点。认为惟有审美意识增强了,才能达到艺术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论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教育包括艺术创作教育、艺术欣赏教育和艺术知识教育。审美教育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多种多样的审美媒介,向受教者施加审美影响,使他们从中获得愉悦,并培养鉴别、欣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达到对思想情操、生活趣味、性情与心灵的陶冶塑造的目的,使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完成全面的素质教育,得以健康发展,服务社会与人类。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审美现象的研究,在我国当代美学讨论中,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关于审美意识的民族特点,民族审美意识的结构、表现、形成,以及融汇交流,更是少有涉及。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美学科学,这些问题应该提到美学研究的日程上来。 我们有悠久的文化传统,珍贵的艺术瑰宝,丰富的理论成果,不尽的审美经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所有这些及其总体特征,应该十分珍视,深入研究。 一、论民族审美意识结构 审美意识概说 “审美意识”,作为美学理论中的概念来运用,应该给以明确的科学的界定。本文使用这一术语,是指人对外物的审美关系中,人脑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主观反映,  相似文献   

13.
审美经验,是审美意识中的一种心理意识和心理能力。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判断是由外向内的发现。通过对音乐审美经验及其美学特征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对艺术的创造、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的整体把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应当有审美的要求并遵循一定的审美准则.主编作为编辑工作的负责人,在编辑工作中应遵循政治性、真实性及规律性的审美准则,弘扬审美个性,实现个体审美情趣与社会审美意识的统一,并用美的形式表达美的内容,使期刊达到求真、劝善和示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学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主体调动审美意识(包括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等),完成对自然社会、现实人生感受传达的过程。要完美地实现这个过程,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不仅要认真观察生活,更需要全身心地拥抱生活,把握生活的脉搏,充分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芸芸众生的千差万别。熟视无睹、冷眼旁观决不能产生艺术。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审美本质和社会本质是文学不同层面的本质。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审美需要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 ,以社会生活为内容的审美关系是作家与生活、读者与作品的本质关系。作家个体审美意识的形成是社会群体审美意识长期“积淀”的结果。文学审美本质和社会本质的共同实现是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意象思维是中国古典艺术形式的审美根源和中心。本文不仅分析它的概念与涵义 ,更重点论及它在艺术审美历史中表现出的对审美意识、艺术形式产生影响的几种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8.
荒野审美意识从自然审美意识中剥离出来并孕育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对荒野的审美欣赏源于古代。中国古代山水诗和山水画的艺术实践活动,物感说和"江山之助"的理论总结,在自然审美中包含着荒野审美的丰富内容。西方工业革命带来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重要新变,就是自觉的同时伴有感伤和怀旧色彩的荒野审美意识开始萌生。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创作及其美学总结成为荒野审美意识的直接理论来源。20世纪的大地伦理学、非人类中心环境伦理学、肯定美学等,推动了荒野审美意识理论建构的逐步完善。荒野审美意识研究是推动中国当代美学向前发展的重要理论生长点,对于我们更为诗意地栖居于中华大地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康德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解决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康德所讲的审美心理结构是一种共同人性。人类审美意识得以最后确立的根基应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的、审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儒道佛三家思想对日本审美意识产生了很大影响。"幽玄"作为日本审美意识中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充分显现了日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和欣赏的审美情态。而儒道佛思想在其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渗透到诸多艺术领域,且在本民族的土壤上,创造了在借鉴中国儒、道、佛思想基础上的独特审美传统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