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主体性实现,是指主体人所具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的体现和发挥,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研究现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性实现问题,既是主体性理论内在逻辑发展的新生长点,又是主体性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契机。一、市场经济建设与人的主体性实现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建设与人的主体性实现是一种主客体双向建构的活动。两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方面,主体——人有目的有意识地建立起与自身需要相符合的客观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市…  相似文献   

2.
研究实践的主体性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实践的主体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积极的实践的主体性活力,防止和避免消极的实践的主体性发生,把实践的主体性建构在科学基础上,以保证积极的实践的主体性获得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实践的主体性的发生和发展,不仅在理论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现实上也是有价值的。对实践的主体性之发生和发展的分析与研究,需要大量的新成果、新事实来丰富和发展。随着实践的主体性发生和发展秘密的揭开,整个人类的实践的主体性水平将大大地深化。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是农村生活的主人、是乡村事务的主角,理应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和主要力量。充分激活农民主体性和内生发展动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贯彻和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决策的力量源泉,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国化、现实化和时代化的新发展和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自力更生和主体力量,但是现实生活中农民主体性激活所面临的困难不能忽视。必须让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中闪耀理性的光辉,让农民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致富”的观念转变,在保障农民合理权益中赋能农民在乡村振兴全过程的主体性激活和创造力激发,发展和提升农民的价值创造伟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让农民主体地位和利益在下乡资本的治理和人文环境建设中得以保护和发挥,保障和落实农民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知情权和受益权,让党的好政策转化为农民自觉奉献乡村振兴的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4.
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民族文化立足于世的独有标识,是一个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根本保障。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从领导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塑造文化主体性的领导力量;从实践主体来看,人民群众是塑造文化主体性的根本力量;从巩固主体来看,“两个结合”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内在力量;从强化主体来看,文化自信是强化文化主体性的外在力量。新征程上,从上述四重维度系统审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探究新时代加强和巩固习近平文化思想主体性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展道路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5.
论实践的主动性与受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实践活动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既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又是对这种限制的超越。人的实践活动是主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研究实践的主动性与受动性及其关系,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实践的主体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积极的实践的主体性的活力,防止和避免消极的实践的主体性的发生,把实践的主体性建构在科学的基础上,以保证积极的实践的主体性获得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实践的主动性与受动性及其关系,不仅在理论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现实中也是有价值的。对实践的主动性与受动性及其关系的分析与研究,需要大量的新成果、新事实来丰富和发展。随着实践的主动性与受动性及其关系的深入研究,整个人类的实践的主体性水平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台湾高山族社区营造先后经历了重点示范部落计划、永续计划及活力计划三个阶段。其实践出现的问题及积累的经验,对大陆民族地区的村落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研究认为,民族地区的村落发展和乡村振兴需要持续地经营和创造。在该过程中,在地居民的主体性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以及社会组织的参与协作,三者缺一不可。特别是在地居民主体性的发挥,更是民族地区村落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7.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互联网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双重影响 ,找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如对互联网发展与社会道德进步的关系的定位 ;对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关系 ;对计算机教育中信息素养培育的关注 ;对网络道德教育目标的确认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 :要明确互联网发展本质上是一种推动道德进步的积极力量 ;要明确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的一种形式 ;要加强计算机教育中信息素养的培育 ;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关键是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论视野中 ,活动理论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活动是教学过程的途径 ,原因在于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 ,而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的 ;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活动过程 ;作为外部经验的教学内容要转化为学生的内部经验并形成特定的心理结构 ,离不开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积极主动实践活动。教学过程包含着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我国现实教学活动存在诸多局限 ,将现代教学论真正建立在活动理论基础上是解决现实教学活动局限问题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民主体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关键时刻”和“重要时期”。在这项系统工程中,需要把实践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协同推进。但目前,农民对现实的评判力不够,主体意识性缺乏;主体性诉求不能充分表达,自觉能动性未充分发挥;作为社会历史推动者的创造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要更好地发挥农民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应从分析农民主体性入手,挖掘农民自我解放的力量,保障农民在农村与城市间合理流动的权益,满足农民知识化、技能化的教育需求,推进农民享有社会服务与社会地位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主体性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显示了伟大的能动力量。但在此后的实践中 ,这一思想的运用在客观上发生了严重偏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毛泽东主体性思想的发挥有了现实可能性 ,并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体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主体性研究不仅仅在于对主体的本质力量,价值与发展前途的关注和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更在于对改变现有的社会关系,为主体性的实现和发展创造客体条件的关注与探寻。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解除了旧社会对主体性发展的窒息与羁绊,为主体性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但要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一系列具体机制和条件的保障。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正在于它为现阶段主体性的实现提供了最有效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现实途径,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使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主体利益得以实现,主体潜能得以施放。并使主体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有了广阔的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12.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共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有机整体。在价值维度上,教育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科技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保障、人才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力量。在现实维度上,教育、科技、人才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不平衡性问题仍然突出。在实践维度上,解决好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不平衡性问题,应从“六个坚持”中汲取营养,为实现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培养、科技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高品质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依靠完善的支持保障机制,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以市场力量作支撑,更重要的是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为此,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农民主体”三位一体的发展机制。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的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和多主体协同发展,打造了以农业生产与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新型产业。从其发展过程来看,政府政策支持撬动了村庄沉睡资源,促进资源化资产;市场力量下乡经营村庄资源促进经营市场化,带动了更多资本下乡;政府支持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激发了农民主体性,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了收益均衡化,从而推动了农民生活富裕。进一步分析鲁家村的发展可以看出,政府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是村庄发展的根本遵循,发达的县域经济是资本下乡与人才回流的经济基础,而农民主体性的觉醒与发挥需要领导者的带动与引导。  相似文献   

14.
对主体性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属性”的层面上,更要从现实的具体活动中去把握它。主体性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即主体性实现,才能成为现实的主体性。研究主体性实现问题,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是主体性理论的深化;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主体性理论走向现实的契机。本文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力图从活动的角度揭示主体性实现的内涵和实质、途径和方式以及实现的目的和意义。一、问题的提出主体性首先指的是人的根本属性,它的基本涵义就是指人作为主体内在具有的区别于客体、区别于动物的属性,即人对自身及其对象的驾驭、支配和主宰…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问题是近十年来我国哲学界讨论的中心课题之一。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和哲学界也开始讨论教育主体性问题。在以往的讨论中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形成共识。本文试对教育主体性的特征这一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伦理道德原则、对现实社会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传授给受教育者,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这个实践过程具有特殊的主体、客体,具有特殊的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教育实践有其特殊的规律,因而教育主体性也有自身的特征。我们认为教育主体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主导性、客观制约性、自我重构性、实践一变动性、层次性。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法学在学术发展与理论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和展现出了以自主性、实践自觉、开放格局、为社会与政治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与政治形象。在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为中国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思想支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实践的强大现实需要为中国法学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中国当代法学学者和法律实务专家对中国法学的思想创造使命与法治实践参与责任的自觉践履,成为中国法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主体性力量;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各个学科的繁荣发展为中国法学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极其丰盛的思想养料与理论资源;同时,中国法学的发展还得益于中国特有的学术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中小企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战略地位的思考 ,从内部和外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多视角分析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在于正确发挥人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人是客观世界惟一能动的因素,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的主体性活动。当前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不仅是一场宏伟的社会实践,更是人的主体性实践,是人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实现过程。(一)对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反思。主体性问题是西方近现代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它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近现代哲学那里,人与自然是统治和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是世界的主宰,人类为了追求物欲的满足,可以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强调个体主体的为我性,为了自我的利益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新教伦理”中新教禁欲主义对主体性原则的扬弃,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主体性的扬弃机制,而不是单纯的主体性原则。进而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主体性原则只有经过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扬弃才会处于自觉、能动的“激活”状态,并对现代化产生现实的影响。因而对于主体性的研究在关注其“形而上”维度的同时,还必须要关注于其现实发挥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两代领导核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发展,具有相同的主脉: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等方面,都是始终如一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战略部署、战略重点和发展模式以及实现现代化的依靠力量和具体方式等方面,邓小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进行了继承、发展和创新。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获得教训与启示,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