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明清时期蒙古汗王与藏传佛教各派的关系及其影响述略王浩勋在我国这个民族大家庭的成员里,蒙藏两族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两个民族的关系源远流长,从13世纪起,两个民族间长期紧锁的大门就已经被打开了。到了16世纪中叶以后,这种关系便日趋密切...  相似文献   

2.
自从元朝统一以后 ,西藏纳入祖国的版图 ,元朝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统一西藏的同时 ,全方位地接受了藏传佛教文化 ,从此政治和宗教之间形成了互动关系 ,使藏传佛教文化在蒙藏地区不断发扬光大。后来明清两代沿用元朝的策略 ,政治上积极支持藏传佛教 ,促进藏传佛教文化的发展 ,这对各民族的团结 ,国家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藏传佛教为主要信仰的土尔扈特部落西迁至伏尔加河流域后,始终保持着与清政府、西藏藏传佛教上层喇嘛的联系。清朝的一系列民族政策,尤其是尊崇藏传佛教的政策,取得了蒙藏民族对清政府统治的认同,藏传佛教成为他们共同的宗教信仰、思想意识和心理情感,成为土尔扈特部和祖国联系的最紧密的纽带。尊崇藏传佛教的政策在土尔扈特部东归重返祖国的事件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提要]民国时期中央政府通过设立蒙藏管理局、蒙藏委员会等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藏传佛教的管理政策与法规,并通过笼络达赖、班禅等藏传佛教领袖等措施,力图在动荡的时局中增进对藏传佛教的管理,强化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隶属关系。抗日战争期间,民国中央政府通过敦请佛教高僧进行抗战宣传,揭穿了日本觊觎蒙藏的野心,使蒙藏各民族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维护了边疆稳定。本文对民国时期的藏传佛教管理政策作了全面的分析,并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维护边疆安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可以在接触其他群体的过程中不断开创或阐释自身的文化传统。自阔端开始,藏传佛教传入蒙古贵族阶层,随着元朝的覆灭而渐渐衰落。16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第二次传入蒙古地区,俺答汗无疑是重要的"引入人"。经二百余年的传播与发展达到鼎盛,藏传佛教深入到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之中,并成为蒙古族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家园。藏传佛教也成为蒙藏民族间相互认同的纽带和标帜。  相似文献   

6.
蒙藏关系史研究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蒙古学界和藏学界比较重视的课题。近三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整体研究、关于蒙藏早期交往、藏传佛教与蒙藏关系、蒙古族在蒙藏关系中的地位等方面。梳理、评述研究成果,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多民族大家庭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蒙藏民族在元朝时的历史文化关系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元代蒙藏历史文化关系确立、发展的过程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藏彝走廊是一个历史——民族区域概念,指古中国西北地区民族和西南地区民族间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久而久之在此形成了复杂的多元民族文化。藏传佛教对藏彝走廊诸多民族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对丽江市永宁乡采用个案分析研究,重点研究分析藏传佛教与当地民族社区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发现,藏传佛教是永宁地区主要的宗教信仰,它与当地的经济、生活、文化相互交融,在交融互动过程中逐渐成为当地民族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传佛教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民族特色文化和社区归属感的符号象征,在保持藏传佛教与民族社区的良性互动中,维护了藏彝走廊地区各民族的团结、民族社区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藏传佛教是黑龙江蒙古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蒙古族医药发展、蒙文传播、文学艺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很多藏传佛教寺庙与其他地方寺庙诵读藏文经卷不同,其日常课诵是以蒙文经卷为主,因而喇嘛成为传统蒙古社会的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阶层。直至今天,藏传佛教仍在黑龙江蒙古族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这种延续的信仰依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清代章嘉活佛的地位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嘉活佛原是青海互助佑宁寺五大活佛系统之一,自康熙朝之后,历代章嘉活佛作为国师,在清朝管理藏传佛教和治理蒙藏地区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就清代藏传佛教高僧章嘉活佛在京师、五台山、青海,以及蒙藏地区的影响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清王朝早在入关前就已确立尊崇藏传佛教,绥服蒙、藏的政策,此政策是其成功立国的根本,也是问鼎中原后成功治理王朝西、北边疆的基础。及至乾隆朝,清王朝疆域不断拓展,更加多元的民族、文化、信仰共存的局面形成。同时,也是蒙、藏从与清朝并立(对立)、联盟、内附,最终成为王朝疆域一部分的重要历史时期。此功绩的集大成者是乾隆皇帝。究其原因,成功的菩萨王形象塑造与合理运用藏传佛教的力量绝不可忽视。因此,乾隆皇帝从佛(修行佛法)、法(佛法弘传)、僧(延请供养藏传佛教高僧)三个层面入手,塑造与完善菩萨王形象,并运用此身份助力清王朝最终实现对蒙藏的统御。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青海蒙藏民族与内地贸易交往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前期是青海蒙藏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的频繁时期。文章围绕漠西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与清政府的关系,着重论述了1642-1677年间青海蒙藏民族与中原的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月,我校星全成研究员和陈柏萍教授撰写的《藏传佛教四犬活佛系统与清代治理蒙藏方略》一书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级课题《藏传佛教四大活佛系统与清代治理蒙藏方略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部的新疆与西藏,如今虽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划,主要居住着维吾尔族和藏族两个不同的民族,一般也认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区域。然而,在这两块土地上,都留有许多对方民族的活动遗迹。特别是在新疆,与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有关的文物、古迹、史书、人物举不胜举,它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这个地区两个民族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国民政府民族教育对象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蒙藏学生,限定为蒙藏地区的蒙藏两民族;第二阶段是边疆学生,即采取属地主义,逐步扩大至数十个省份,又照顾到内地有志服务边疆的汉族学生,但族际待遇差别明显;第三阶段是民族学生,实施属人主义,规定国内语言、文化具有特殊性质者为施教对象。国民政府民族教育对象的伸缩,反映了民族教育受益群体与非受益群体、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多方博弈,及政府如何分类与识别国内少数民族并对其所作的利益安排。  相似文献   

16.
1 新疆,早以“丝绸之路”的腹心地段著名于世,它曾是中原文化、波斯文化、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交关荟萃之地;新疆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十三个民族世代繁衍生息于此。每个民族,都有他诞生、发展的历史,而在其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语言特点,必然使他们拥有本民族自己创造和传承的、区别于他民族的文化艺术。“没有文学艺术,一个民族,乃至于全人类是难以生存和继续的。”文学艺术即是该民族存在的一个明  相似文献   

17.
河湟地区是我国最具民族与宗教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区之一,从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双重视角,以河湟地区的道教为视点,探讨了这一地区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模式。在这一地区历史上正是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的彼此影响与整合,夯实了河湟地区多元民族-宗教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根基。同时基于这一个案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结构是"儒道释伊四教互补合一"的"一室四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汉藏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原汉文化对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藏文化一部分的藏传佛教同样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和滋育。从藏传佛教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它对社会稳定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表现在它能为社会的和谐增加和谐,为社会的紧张增加紧张。今天研究藏文化,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融合过程中的藏汉民族在宗教和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藏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心理认同的理解,有助于加深藏民族的心理认同与国家认同,这对抵制和反对民族分裂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藏族是了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也是一个受宗教影响很深的民族。她们的文化艺术的发展,始终与宗教、特别是与藏传佛教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四川的德格、拉萨的布达拉宫和日喀则的纳尔唐三个印经院,在藏族文化史上被称为三大印经院,是遐迩闻名,驰誉中外的印经胜地,为出版、传播藏族文化艺术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而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广大藏、蒙、土等民族地区也相继建立起了较大的寺院禅林,设有各自的印经院,以便刻制、增补、印刷、摺页、包装各种藏文典籍。就其内容来看,大  相似文献   

20.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在甘青汉藏杂居地区不断地交流和融合,筑成了汉藏友好的基础。汉藏结合部的嘛呢房即是汉传和藏传佛教交流融合的典范,嘛呢房的宗教仪式、经典、供奉的佛(神)都体现出汉藏两种文化交融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