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观音应化信仰是观音信仰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其渊源应该追溯到印度佛教.但观音应化信仰在中土的流播和发展,却是与中土诸种文化土壤息息相关的.原始宗教、宗法性传统宗教、民间信仰、佛教自身、道教等,都对中土观音应化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这一理路的考察,对于认识和理解宗教信仰及其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净土信仰是中国宗教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传入中国伊始,有关佛教净土的观念也随之传入中国。中晚唐时期;砾陀净土信仰已经深入到世俗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与民众的社会生活相融汇,同时也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交融,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通过对民众弥陀信仰功德活动的分析,指出世俗社会中的弥陀净土信仰的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3.
净土信仰是中国宗教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传入中国伊始,有关佛教净土的观念也随之传入中国。中晚唐时期,弥陀净土信仰已经深入到世俗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与民众的社会生活相融汇,同时也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交融,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通过对中晚唐时期民众弥陀信仰功德活动的分析.指出当时世俗社会中弥陀净土信仰的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4.
泰国是信仰佛教的国家,同时也信仰其他宗教,其中魂信仰在泰国民间有着重要影响,泰国人魂信仰与其生活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组织以及传统的农业国家等因素密不可分。对泰民族魂信仰进行探讨,对于了解泰国宗教信仰的多元化,以及开放、包容、和谐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和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走向一体化,与此同时,佛教也在北方社会广泛传播。我们认为,作为该时期各族人民共同信仰的佛教,对这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族一体化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条中外贸易的线路,也是一条宗教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早期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都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宗教文化如儒教、佛教、道教也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了朝鲜、日本等国,以妈祖信仰为代表的中国民间神也随着中国移民传入到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必须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其鲜明标志是中华民族文化信仰的确立。以践行中华民族文化信仰推进文化自觉,首先美我中华民族之美,进而关他民族之关,最终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践行民族文化信仰主要包含以下依次递进的基本环节,即由民族情感生发而起,通过确立民族自信心以为实践发轫点,完善作为其灵魂的民族信仰之信义,以及坚定作为其意志品质的信念,达到虔信笃行的知行合一的崇仰实践;进而在国家社会层面树立和实现其总体价值目标即民族理想,并拓展到和谐世界的天下情怀。  相似文献   

8.
民间信仰发端于原始先民对自然、祖先的崇拜,祭祀活动于西周之后分化为宫廷祭典和民间礼神二途,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及佛教、道教等对民间信仰长期的互浸互染,致使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及佛、道等宗教的某些神与民间信仰中的对象产生了种种复杂纷繁的交叉、重叠和转换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传入中国,伴随着中国革命的进程,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且成为大部分中国人的信仰。这其中除去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魅力和中国社会的客观需要,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契合之处。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探讨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信仰的文化和民族心理根基的原因,旨在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元代宗教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宗教派系繁多 ,呈现宗教信仰客体的多元性、宗教融合大潮下的斗争性、信仰主体的复杂性、宗教气氛的浓郁性和宗教团体的等级性等特点。客观地概括元代宗教文化的特点 ,对于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以及研究元代民族、宗教、文化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以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但又有很强的原始的宗教现念和多神的原始宗教信仰。汉代主要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泛神论的、以我为中心的、功利性的、严肃与戏谑同在的“类宗教”,在社会精神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间信仰也受到它的影响,而表现为多种形式,形成许多陋俗,成为两汉社会的一大景观。两汉时期一些无神论思想家所加以批判的,也主要是这种类宗教迷信。  相似文献   

12.
陈垣先生论述了外来宗教 ,包括佛、回、摩尼、犹太、基督等教与中华民族文化主体儒学的关系 ,尤其探讨了佛教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及与史学之间的彼此借鉴 ,借此揭示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与兼容吸纳的宽宏精神 ,表达了他的民族自信心与反对全盘西化论的坚定立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上虽没有西方那样激烈的宗教冲突和信仰论争,但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信仰精神和信仰概念。儒家的许多范畴都包含有信仰的涵义,它们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揭示出信仰的完整内涵。“信”体现了信仰的执著精神,“忠”体现了信仰的献身精神,“敬”体现了信仰的行为外观,“诚”体现了信仰的精神境界。尤其是“诚”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信仰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信仰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民族信仰间除了冲突与融合外,随时空转换互动和谐共生为存在常态。纵观其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横向发展与共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休戚相关。汝柯村玛丽马萨入的藏传佛教和东巴教等信仰在时空转换过程中互动和谐共生,这种多元异质宗教信仰形成了一个多元共生体,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民族信仰层面的具体展现。  相似文献   

15.
对于日本人来说,佛教曾是外来异己文化。然而,历经1500年的历史演变,佛教已成为日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予日本人的情感、意识、理性诸方面起到了深刻及久远的历史性影响。其以祖师崇拜为基点的佛教信仰,构成了日本佛教的民族特征,并与神道教、天皇崇拜主义一道共同给予日本文化以深远持久之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甲马信仰为例,辨析了民间信仰与道教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云南甲马的民俗功能、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从艺术造型视角来讲,甲马是一种单色的黑白木刻版画,用图像的形式传达了人们的精神信仰;从民俗视角来讲,甲马是民间信仰的载体,人们通过使用甲马来表达对自然不可抗力的精神依托和慰藉,是人们进行的一种民俗活动;从宗教视角来讲,云南甲马的神仙位业和仪式均以道教为主体,是一种准宗教的民间信仰活动。  相似文献   

17.
普贤乃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普贤信仰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据敦煌地区发现的中古普贤文物文献,普贤变中普贤跏趺坐法与后世有所区别,《普贤菩萨说证明经》则不但识别有讹,且实际上包括了两种形成于不同时代、性质也有所不同的小经。敦煌地区的普贤信仰,与当时的民族组成、政治气候、民众文化水平、民间信仰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经过了民族化、政治化、通俗化和信仰本土化后的敦煌普贤信仰,已然在一定程度上民间化,成为具有浓郁中土色彩的中国佛教信仰了。  相似文献   

18.
本主信仰是中国白族独特的宗教信仰,它不仅是白族人民宗教生活的需要,还与白族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及白族人的孝悌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本主信仰作为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白族老人老年生活的重要方式.而分析白族本主信仰与老年人健康生活之间的联系,无疑为我们寻求民族文化与健康老龄化的关系研究探索出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类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宗教信仰,处理好宗教问题,对于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推动"一带一路"的积极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宗教信仰的意义及其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关系加以阐述,从统一战线理论、群众工作角度分析中国宗教的现实处境及其基本定位,强调对宗教的积极引导,以充分发挥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南北朝时期,随着羌人的大量内迁,受到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影响,其宗教信仰出现适应性的调整,开始接受道教、佛教。这个时期留下的大量造像记,为羌人这一特殊宗教现象提供了丰富佐证。文章拟通过这批资料,分析、归纳南北朝时期内迁羌人对道教、佛教的接受和信仰变迁。对于研究羌族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各民族大融合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