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央编译局国际发展与合作研究所编译的《未来的社会主义》一书,编译了1990年夏和1991年出版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社会/法兰克福杂志》两期特刊所刊登的以未来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的文章,包括两期的社论在内,共28篇。文章的作者是有: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人和理论家,西欧一些共产党的著名活动家,西欧各国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及一些左翼知识分子,托派第四国际领导人等。作者们的政治面貌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2.
一、再论中世俗语语尾-am>-o,-u的问题整整四十前,在1944年,我写过一篇论文:Die Umwandlung der Endung-am in -o und -u im Mittelindischen(《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原载德国《格廷根科学院集刊,语言学历史学类》,1944年第六号,现收入《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相似文献   

3.
1951年6月西欧各社会党(含社会民主党、工党),在西德法兰克福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了社会党国际成立。大会通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的纲领性文件(简称法兰克福宣言),正式地打出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号,法兰克福宣言和以后的《社会党国际:利马委托书》宣布了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社会公平合理、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具体地说就是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与国际民主的制度。本文只就其政治民主、经济民主作一简要分析。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谢天明 《中华魂》2011,(8):47-49
《杂文报》2011年1月4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从党的名字谈起-复胡老绩伟》的奇文(作者丁弘,以下简称丁文).该文声称: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本来是主张把党名定为"社会党"的,但最终定名为"共产党","上了共产国际的船".其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5.
47.考夫曼(Kaufmann,F.),《数学中之无限及其消除》(Das Unendliche in der Mathématik und Seine Ausschaltung),1930年维也纳版;《社会科学方  相似文献   

6.
1.《理论国民经济学的本质和主要内容》 (1908年) Das Wesen und der Hauptinhalt dertheoretisehen Nationa16konomie. 2.《如何学习社会科学》(191。年) Wie studiert man Sozialwissensehaft? 3.《经济友展的理论》(1912年) Theorie der wirtse五aftlie五en Entwiel-lung. 4.《经济学说及方法的诸阶段》(1914年) Epoehen der Dogmen一und Methoden-gesehiehte. 5.《社会科学的过去与未来》(1915年) Vergangenheit undZukunft der Sozial-wissensehaft。 6.《租税国家的危机》(1918年) Die Krise des Steuerstaats. 7.《论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7.
林增平教授撰著的《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一书已于1991年8月由湖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方面所发表的20多篇论文,32万余字。它颇具鲜明的特色。第一,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并自成体系。早在1964年,该书作者在重读《共产党宣言》时发现,在西欧,“中世纪的城关市民等级和小农等级是现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但在中国,“一部分的商人、地主和官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作者于是把西欧和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民主主义是一种颇有影响的思潮。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把现代社会民主党分成三个主要流派:右派、温和派(中间派)和左派。其中右派对社会党国际各党的政策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历史系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两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共同编辑的《世界古代史论丛》第一集由三联书店出版了.《论丛》编者在“小引”中说,“我们的任务是垦荒播种,从零做起,脚踏实地,不务空言”,这是编辑本文集的指导思想.本集所反映的可以说是近年来国内世界古代史科研工作者“垦荒播种”取得的可喜收获. 本文集系一九八○年春集稿的,全部约有十七万多字,共收七篇文章,附有大量图表.这些文章是:《三十年来的古人类学》,《近三十年来前陶新石器公社的发现》,《西欧封建社会研究近况》,《荷马问题及其他》,《论黑劳士制度》,《苏美尔王表》  相似文献   

10.
194 8年 ,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波兰社会民主党 (或社会党 )纷纷与共产党合并 ,出现了社会民主党历史上的第二次共产党化。然而 ,历史常常会嘲弄人。 4 0多年后 ,这一“多米诺骨牌”现象再次发生 ,却是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不约而同地“社会民主党化”。在这两次转化中 ,苏联都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影响。因而 ,本文试图对上述转化以及苏联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罗素说:“一切支配着近代的各种假说,差不多最初都是希腊人想到的;我们对希腊人在抽象事物方面的想象创造力,几乎是无法称赞过分的.”(《西方哲学史》上卷,第66页)的确,西欧哲学与科学的发展,追本溯源,几乎都可以在古希腊找到它们的胫胎形式.而将古希腊哲学与科学的成就初步上升到概念系统,从而集古希腊哲学与科学的大成的,便是亚里士多德.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革命功能不是《共产党宣言》的惟一功能。《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党人的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有革命功能,也有建设功能。理解和运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建设思想颇为重要。邓小平、江泽民深刻认识和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建设功能,并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3.
注:①P·M·萨维茨卡娅:《列宁在经济建设领域内的活动》(1917年10月—1913年7月),《史料研究文集》,莫斯科1975年。②、C·A·索科洛夫:《1918—1920年苏维埃粮食政策问题》,《历史文献汇编》第3期,萨拉托夫1971年;B·H·希什金《苏维埃政权粮食政策研究的总结(1917—1921年)》,《1917—1922年国内战争和武装干涉的历史》,莫斯科1974年;А·Н·苏斯洛夫:“20年代苏联文献中关于共产党为消灭1917—1720年粮食危机而斗争的论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以及苏维埃政权初期的苏联共产党》,梁赞1975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365—427)享年63岁,本来是个颇为明确的问题.萧统最早编《陶渊明集》,所附陶渊明卒后不久颜延之《靖节征士诔》,有“春秋六十有三”之语.自北宋汲古阁藏《陶渊明集》十卷本以及以后的一些《陶渊明集》所附颜《诔》皆同(南宋曾集本《陶渊明集》所附有“时年六十三”之语,校记曰:“一无六十三字”).最早记陶渊明生平的为梁代沈约《宋书·陶潜传》:“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晋书·陶潜传》:“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萧统《陶渊明传》:“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自南宋王质《栗里谱》以来,南宋吴仁杰,清代顾易、丁晏、陶澍、杨希闵以至今人逯钦立、杨勇、王瑶、吴云、钟优民、李华、王孟白、唐满先、孙钧锡、王叔岷、郭维森等,均主此说.当今诸多中国文学史教材也采用此说.  相似文献   

15.
<正>TOP1智能缉凶/超脑特工(Intelligence)导演:Alrick Riley、Stephen Williams国家:美国出品: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年代:2014/首播:2014.1《智能缉凶》是根据小说《Dissident》改编而成的一部短剧集电视剧。故事在美国为强化对网络控制而组建网络军团以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有一个重要任务,即如何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运用《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两个必然”(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一基本观点,对现实世界的社会基本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克服社会表象的困惑和思想认识的混乱,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里,笔者就自己的教学体会,淡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一、辩证地认识“两个必然”《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向全世界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  相似文献   

17.
周新城 《中华魂》2008,(5):52-55
来信《中华魂》编辑部: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还纳吉以清白》(《炎黄春秋》2008年第3期),说:"匈牙利1965年事件的核心人物纳吉.伊姆雷在中国长期以来没能得到人们充分的了解,一直作为‘反革命’存留在众人的心目中。……然而实际上,纳吉是匈牙利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共产党领袖、  相似文献   

18.
东欧局势的变化和苏联局势的剧变已向我们昭示:民主集中制是绝对不能背弃的,如果共产党背弃了这一原则就意味着自取灭亡.因为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的建党原则.早在1915年11月9日列宁就在《给"社会主义宣传联盟"书记的信》中说道:"我们主张民主集中制."后来又在《提交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统一代表大会的策略纲领》中指出:"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现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密士根大学门洛(Donald J.Munro)教授,已撰两书一文:《早期中国对人的概念》(The Concept of Man in Early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现代中国对人的概念》(The Concept of Man in Contemporary China.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7);《中国思想里‘利’的概念》(The Concept of ‘Interest’in Chinese Thought”,Journalof the History of Ideas 41 April-June.1980),179—97);又曾编成《个人主义与整体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最早深刻论述了“共产党的先进性”,高瞻远瞩地为共产党指明航向;苏联共产党的亡党又从另一枧角警示我们坚持“共产党的先进性”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新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