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高校开设了西方政治思想史课,出版了一些教材和专著。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推进这门科学的发展,加速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步伐,愿就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问题,谈几点看法。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一门跨历史学和政治学两个领域的学科。从历史学角度说,它是  相似文献   

2.
权力制约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这个论题萌芽于古希腊,其经典性的解答完成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政治思想家围绕它展开思考和论辩。在现代政治形态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中,西方政治思想家就权力制约问题所达成的某种共识,不仅表现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理论预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融入了西方政治的制度架构。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新变化的研究一直是较为前沿的问题。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运转中出现的现状和趋势来看,政治的“经营”性这一特征日益显现,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大气候下,“政治市场”渐现轮廓。  相似文献   

4.
从全球化的视角看先进政治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必须正确认识西方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辩证性质,从而在对中西方政治文化的双重超越中建设先进的政治文化。显然,在这个问题上还非常需要展开讨论,以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西方英美等大国率先启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而政治民主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人民通过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等政治机制,普遍参与政治并受到政治的影响.在西方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参与模式.对这些国家政治参与模式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借鉴它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现代化进程.<南开学报>2010年第1期"当代西方研究"专栏在"美日政治参与模式"主题下,刊登了专门研究美国和日本历史的两位青年学者的文章,分别对这两个西方大国的政治参与问题的一个侧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创新应该在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意识中获得阐释。由古希腊奠定传统的西方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意识是哲学与政治的矛盾张力;就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整体而言,"哲学的政治"是它的基本取向,其实质是通过哲学遮蔽实践的政治意义,通过神化和物化自然使政治世界神秘化和"侏儒化"。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创新实现了从"哲学的政治"向"政治的哲学"的转换,具体表现是:通过实践哲学解放了被古典政治哲学遮蔽的劳动者,使自然与人的劳动实践建立起有机联系;清除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赋予政治国家由神秘的自然而来的形而上学特性,清晰地展露出政治的历史性和历史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西方地缘政治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汉文 《国际论坛》2013,(3):1-5,79
冷战后西方地缘政治研究通过对传统地缘政治本体论、方法论和历史实践的反思,深刻批判了传统理论中的物质决定论、国家中心论和霸权主义色彩,丰富了地缘政治的分析层次和研究领域,对地缘政治研究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与传统理论相比,冷战后西方地缘政治研究在学科建设上仍存在一定问题,政策操作性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8.
西方政治主要关心的是公共领域问题。而中文的"政治"主要是管人理事的问题,更多的是同权势地位和权力直接相关。近代以降,社会领域在西方出现了。它彻底改变了西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含义,使得政治不仅保持着传统的公共性含义,而且也有了同国家政权相关的新语义。然而,在当今中国的政治哲学研究中,对于公共性这样的真正政治含义则重视不够,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国家权力这样的问题上。这样,公民社会或公共领域的建立这种也许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问题便被排斥在了政治研究之外。  相似文献   

9.
国家起源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性质,对认识国家、政府、权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政治学的起点。随着政治思想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对于国家起源的见解,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观,在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中两者相互影响,本文力图从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脉络中探寻关于国家起源的各种理论和学说,探究学者们在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以及权利政治观下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西方国家屡屡出现平民政治现象,政治精英与平民大众的平衡关系一定程度被打破,政治向平民化方向发展.平民政治是一种新政治现象,与精英政治相对应,它坚持平民立场,强调公众意志,以社会中下层平民参与为主,具有反建制、反精英、偏重利益动员等特征.平民政治的产生既反映了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内在缺陷,又是精英与平民矛盾冲突爆发的结果,还是西方社会和经济问题的集中反映,并受现代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催化.平民政治的兴起扩大了民众政治参与深度和广度,但也埋下政治民粹化的隐患,将对西方政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笔者基于闭合逻辑链的基本构建要件,从产生背景、思想渊源、核心命题以及实现路径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民生政治与西方福利政治进行了比较,并得出了三点启示:民生政治与福利政治都是执政者获取合法性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解决好民生政治或福利政治问题能够缓解民主政治的压力;中国既要学习西方福利政治的经验,又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国力的实际,循序渐进地解决和改善民生,避免重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全民福利陷阱”的覆辙.  相似文献   

12.
罗素通过分析人的愿望和冲突等心理行为,对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什么是人类应该追求的善和正当的政府行为以及通往人类幸福之路等政治问题作出了详尽的回答,从而开辟了对政治伦理探索的行为动力学途径.罗素的政治伦理思想在现代西方政治伦理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对现代西方各种政治思潮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教化到启蒙——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与"文化"是构成现代中国人日常世界的重要概念.这两个来自西方的概念不是纯粹的形式和工具,而是必然带有西方的种种历史经验的.当我们说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时,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观察问题的现代出发点和使用这两个概念必然产生的对中国经验的扭曲性再塑.当中国人将传统政治的理解转变为全盘接受西方对政治的理解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的自我理解也从教化变成了启蒙.这使得中国现代政治成了"模仿的政治".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政治和行政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和行政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本文以西方国家两类公务员的区分及其角色的演变为线索,考察了西方国家从近代以来在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上,由政治控制的行政,经政治与行政两分,到行政政治化的演变过程,揭示了隐含在西方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的导致其政治与行政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因,即民主与效率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马相伯吸取西方宪政学理论,对宪法所研究的国家和国体,政治和政体,国权和民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严历批评了袁世凯及其继任者所推行的武人政治,积极维护民主共和,倡导地方自治,虽属照搬西方政治理论,有其理想化的一面,但他始终维护宪政和民主共和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国际政治的新变化与联合国未来的关系。文章提出,国际政治格局从两极到多极的转变,全球化趋势,政治的经济化,东西力量对比的西方化和国际政治主体的多元化,是过渡时期国际政治的新特征。联合国结构的调整和对全球问题的关注,经济与政治的并重,地区集团的影响,决议的西方化,是国际政治新变化所决定的联合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学派众多,其发展方向呈现出"诸神相争"的复杂局面,众多政治哲学家在规范性与评价性、哲学解释导向与政治实践导向、一元与多元、个人与国家、回归古典传统与朝向现代建构五个方面展开了激烈论争,由此呈现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蔚为大观的局面,也展现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特征。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政治哲学在政治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吸纳百家之长,解决有争议的各种政治问题,用时代精神来把握现实和透视现实,从而引导政治哲学不断走向新境地。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后期,协商民主成为西方民主理论的一种新转向,代表西方民主的最新发展。我国协商民主在民主价值、目标追求和政治文化背景上与西方有本质区别,但西方协商民主所强调的公平、公开、包容、理性、协商等原则和理念,则与我国协商民主的政治诉求相契合。以此为切入点,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协商民主视阈下探讨我国政治民主发展所需要的现代政治人格的塑造问题。以西方协商民主与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治诉求的趋同为着眼点,力陈现代政治人格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从制度、文化、社会以及公民自身等方面着手塑造现代政治人格,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论西方古典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古典共和主义政治哲学 ,主张国家自由先于个人自由的政治自由观、混合均衡政体观以及公民美德观。其理论特色包括 :整体主义、政治平等主义、内部和平主义、公共性原则、相互性原则、积极行动原则。探讨古典共和主义 ,对理解西方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从50年代兴起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由于其理论存在着严重缺陷性而终将走向衰落。文章对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内涵和发展战略等问题作简要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理论作出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