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彭姝 《晋阳学刊》2011,(1):43-47
20世纪90年代始,政治营销理论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该理论借用市场营销的理论模型和方法论工具分析政治行为与政治过程,发展出一套适用于政治市场化运作的理论范式和策略工具,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用西方政治营销理论观照中国的民主政治实践,考察其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有利于探究政治营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的现代化研究,现代化语境下的政治发展理论往往倾向于把政治发展道路界定为朝着西方政治民主的进程,而随着70年代现代化理论的衰落和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很快摆脱现代化范式的理论困境,实现了从“现代化”到“制度变迁”的语境转换。  相似文献   

3.
作为质的规定性,现代性已成为转型社会不可回避的历史逻辑与文化语境。于社会论之,现代性是现代文明的运行方式和制度安排;于个体论之,现代性是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气质。现代文化的现实境遇、应然状态和理论范式只有和现代性问题联系起来才能得到恰当的定位和诠释。在现代文化辩证运动的过程中,经济与政治结构的现代性是文化变迁的前提预设,是现代性转型的动力机制;社会心理和思想结构的现代性离不开意识形态教化的现代转向,它成为现代性转型的价值诉求;现代性的知识形态具有方法论意义,并有成为文化转型理论范式的可能。作为方法论的知识形态现代性,它为文化和观念的转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实践化路径。当然,范式的建构是一项巨大的理论工程,从理论预设、逻辑思路到实践路径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现代性终将与文化发展一道,大踏步前行。  相似文献   

4.
营销学理论发展经历了古典营销理论范式、管理营销理论范式和关系营销理论范式三个阶段.基于托马斯·S·库恩科学范式理论,营销理论范式映衬出其背后的方法论范式,传统科学方法论范式和复杂科学方法论范式在思维方式上为上述三种范武提供了支撑.本文通过营销学方法论范式演进与营销学理论发展现状的阐释,预见和指出了营销学理论未来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方法论的本质层面将企业理论划分为三种范式,即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三种范式的企业理论在方法论上存在本质区别: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个人主义方法论为基石;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整体主义方法论为基石;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则是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作为根本方法。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新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出发点;老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以"制度人"作为研究出发点;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则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作为研究出发点。新制度学派采用静态比较的方法,把企业问题仅仅置于交换领域中;老制度学派采用进化论方法,把企业问题置于文化领域中;而马克思则运用系统发展的观点,在生产与交换的有机结合中研究企业问题。若使企业理论更加完备和科学,在方法论上必须接受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指导。当然,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方法论也面临不断创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依赖于正确的、不断发展的方法论。目前,在我国大量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研究者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在研究范式采用上存在一些缺陷,在研究方法上具有过度定量化的倾向。文章认为,要进行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必须在方法论上坚持客观性原则、问题导向原则、发展原则和特殊性原则,并进行研究范式的转换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最明显的进步体现为从理论消费转向关注理论生产。在中国政治学学科重建初期,学者们注重对国外政治理论思想资源与理论范式的引进与阐释,加强对国外政治理论前沿的译介及跟踪研究。随着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治学人开始尝试运用国外政治理论来解释中国的政治实践,以中国的政治实践经验来发展国外政治理论,为既有理论的完善和精细化做了初步探索,针对现有理论的不足,提出了替代性的理论或理论范式。面向未来,中国政治学人应更加关注前沿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领域重要主题的研究,重视对政治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提升,对中国的政治发展发挥更为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化理论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西方对政治文化的研究 ,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而我国学术界则在八十年代末 ,开始关注政治文化。本文主要从政治文化的定义、政治文化的研究范畴、政治文化世俗化三个角度对中西方学者政治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潘桂媚 《理论界》2014,(6):22-24
20世纪中后期,政治营销理论兴起于西方政治学界。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与西方国家政治传统和现代经济领域中的营销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独特的内涵。"政治营销"已成为西方国家总统选举、政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以其独特的模式在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重着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国家政治营销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认为政治营销理论为政治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为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民主理念。  相似文献   

10.
葛兰西的文化权力理论关注社会底层群体的从属状况,是一种旨在消解资产阶级政治以赢得底层群体文化认同和政治归顺的政治策略。在葛兰西文化权力理论中,"属下"是一个核心范畴。葛兰西以"属下"为核心范畴的文化权力理论揭示了文化意识形态中所暗藏的权力因素,其"属下"思想不仅从文化意识形态层面开启了知识分子对社会底层阶级和边缘群体的文化状况的探究,也从文化政治角度揭示中心对边缘、强势对弱势的文化霸权策略。以"属下"概念为研究主线的身份认同、后殖民批评、文化霸权等后现代话语的核心问题构成了葛兰西文化权力理论基本框架。其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倾向的文化权力理论研究范式对当代学术研究的贡献与意义在此突显。  相似文献   

11.
受众研究作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西方存在四种基本的研究范式.传统的经验主义受众研究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哲学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基础之上;法兰克福文化工业批判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思想与方法论,是对经验主义受众观的反驳.持积极受众观的文化研究学派的兴起,是大众传播发展特别是新媒体兴起后受众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消费文化成为全球的流行思潮,以及受众的市场化与商业化,受众作为商品特性日渐突出.四种主要研究范式,理论与实践分殊、风格迥异,形成了受众研究多元化趋势,呈现了不同的受众分析维度,并日渐交融.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的现代化研究 ,现代化语境下的政治发展理论往往倾向于把政治发展道路界定为朝着西方政治民主的进程 ,而随着70年代现代化理论的衰落和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很快摆脱现代化范式的理论困境 ,实现了从“现代化”到“制度变迁”的语境转换  相似文献   

13.
陶东风 《河北学刊》2004,24(5):86-92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比较典型的范式,即批判理论范式、现代化理论范式与"新左派"理论范式.批判理论范式的主要理论资源是西方的批判理论,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中国语境意识与具体历史意识,其大众文化批判从而流于抽象的道德批判与审美批判;现代化理论范式的主要理论资源是西方的现代化理论,而其最大特色在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社会历史转型中来认识并评价大众文化,肯定其政治意义;"新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范式同样对大众文化持激进批判态度,但是其在研究方法上更强调政治经济学批判,认为大众文化是中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这三种范式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劣,应该在综合的基础上形成良性的互补.  相似文献   

14.
公共领域作为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前沿性概念和问题,它本身既有其独立于市民社会概念的理论规定性,又有其独特的理论内容和理论发展逻辑,可以说它已经形成了一种具有学术独立性的政治哲学理论范式.这种理论范式试图建立一种超越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宪政民主的新的政治理论,这为解决当代西方社会政治实践中暴露出的矛盾与困境提出了一个新的规范性方向,从而为西方宪政民主理论和政治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罗湘衡  高飞 《天府新论》2015,(3):137-143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与方法,以社会为中心和以国家为中心是政治科学的两大研究范式。作为合法掌握暴力机器的国家是其中的重要概念,传统以社会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在方法论上忽略国家,仅将国家视作实现特定社会集团利益的工具,认为国家行为都能够被还原到社会,国家本身缺少自主性。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范式逐渐兴起,其最大特征在于它认为国家具备自主性,它的行为未必能够被还原到社会。国家的概念又逐步回归到了政治科学研究的视野之中,这体现了政治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论当代文化研究方法论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悦 《河北学刊》2002,22(1):20-23
文化研究经历了形而上学范式、文化批判范式和解释学范式之后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方法论上看 ,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变体现了方法论上的进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的研究重心从先验的抽象实体转向现实的生活实践 ,二是研究的目的从单纯的文化认识转向文化的应用 ,三是研究视野从地域性文化转向全球性文化。这种转变将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建设与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学术史来看,多元文化视角虽然直接源于20世纪迅速兴起的一个学科--文化人类学,但其推广应用的领域几乎遍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门类.当代中国文学理念和文学思想从一元论到多元论的重要变化,可用"人类学转向"来概括.本文审视文论界和比较文学界新兴的跨学科研究潮流--文学人类学,梳理其学术理念和研究范式的发生.西方知识体系的普世合法性问题的提出,使现代性建构的文学学科的贵族化取向受到后殖民主义的反拨.各民族着眼"地方性知识论"的本土观点,给国际的文学研究带来多元文化视角的变革,体现于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及研究实践.分析文学人类学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评述其对人文研究方法论创新的贡献--"四重证据法",以"黄帝号有熊"为个案,可以展望四重证据法在人文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抗争政治范式的一支独大妨碍了我们对农民上访的理解,农民上访研究呼唤新的理论范式。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自我解构为抗争政治范式的兴起提供了机会和空间,而抗争政治范式的局限则为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回归提供了可能。由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演化而来的非抗争政治范式要返回农民上访研究的中心,必须从自我解构转向自我建构,完成自身的社会科学化。作者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非抗争政治研究框架,包括利益协调、权利规制、分类治理、组织再造、农民幸福以及规则框架等研究议题,并以此作为理解农民上访的替代框架,以期实现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移。  相似文献   

19.
杨光斌 《社会科学》2022,(10):13-27
中国社会科学界对于包括政治理论在内的社会科学的历史性和地方性,虽有所认识,但并不系统和深入,其原因在于缺少知识社会学的方法论。从包括社会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和政党中心主义在内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到民主等政治学理论的基础概念,再到理性选择主义等流行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均是特定国家和特定历史经验的产物,但却以普遍主义的方式传播且影响深远。社会科学是主要国家发展阶段的产物,已经走进世界中心地带的中国,自然要为国际社会科学贡献知识产品。作为中国政治学专有研究方法的历史政治学,一方面为鉴别政治理论的历史性提供了方法论,另一方面为“发现”中国史蕴含的丰富的政治学原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理论研究中已经形成了多种范式。从现实社会空间向虚拟网络空间的“空间转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的形成提供了崭新的空间条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为其“空间范式”的提出进行了必要的知识积累。“空间范式”凸显马克思主义公共性理论和社会空间理论的理论特性,旨在透过“空间”的维度,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空间范式”的提出对于进一步凸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旨趣,凝聚学科共识,培育知识信念,整合学术资源,建构更加专业的话语体系,形成一个影响广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