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在参考文献与注释著录方面存在一定的混乱.这种混乱既与人们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缺乏足够认识有关,也与我国文史研究传统的影响及人们对参考文献与注释本身的理解有关.这种现状不利于作为学术信息传播载体的学术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参考文献和注释的功能、作用,加大对学术期刊标准化、规范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有关规范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西北政法学院王钜春研究馆员的新著<法律信息的计算机检索--原理与操作>是一部专门研究利用计算机检索法律信息原理和操作的专著.此书结构完整,体例规范,观点新颖,重点突出,行文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是广大法学理论研究者、法律实际工作者、法律院校学生和其他法律信息需求者深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检索手段,迅速、便捷、准确地获取所需法律信息的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3.
汲取     
<药>与<作粗活的人知不作粗活的人>歌颂了革命者大义凛然的牺牲精神,揭示了群众对革命的不理解和革命者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在艺术方面,两首散文诗具有精湛的艺术构思,并采用侧面描写手法和双线结构方式.<作粗活的人和不作粗活的人>和<绳子>又有血缘关系.可见,世界各国文学是互相影响、血脉相连的.  相似文献   

4.
<文选>对于梁代作品的选录是文选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日本以清水凯夫先生为代表的"新文选学派"常以之佐证<文选>的撰者非萧统.清水先生的见解在中国既有附合者,亦有持异议者.笔者不同意清水先生的有关解释.本文即从徐悱作品的选录对清水之说作一驳议.本文认为,从徐悱之作的艺术性、徐悱在梁代诗坛的地位看,<文选>选入徐悱之作是有充分理由的.徐悱之作的入选不能证实<文选>的撰人是刘孝绰而非萧统.  相似文献   

5.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择用人才问题,作了不少记载和论述.宋末元初,浙江宁海胡三省对<资治通鉴>作了<音注>.他在<音注>中对择用人才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这些记载、论述和意见,对于今天,乃至未来,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同书异号"是图书分类中的常见现象.<中图法>的改版、出版形式不同、各馆规定不一和有卡无书,是造成同书异号的客观因素;查重失误、改号工作的不彻底和归类模糊是产生同书异号的主观因素.针对"同书异号"对分类、检索和流通等工作的影响,必须统一、规范分类标准,关注<中图法>的改版,多角度、多途径查重并拓宽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后世对汉人所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的具体所指,意见不一.此文在前人论证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考证和落实.认为是汉代<左传>研究者通数<春秋><左传>二书的结果.同时是对姚曼波女士<再论孔子作〈左传〉蓝本>(载<聊城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的答复.姚文说"惟独<左传>恰合‘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之数",是孔子作<左传>的"铁证".此文指出,姚文对"弑君"、"亡国"的论证没有界定,并且背离<左传>的相关论述,一再随意取舍,拼凑数据.论证又异常草率.姚女士是古今提出孔子作<左传>的第一人,她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低估了两千年来的学人,高估了自己.姚文的论证存在严重偏差.强烈的主观愿望,使她不顾事实,一再提供不实之证.她所谓孔子作传是"先秦以来全部典籍……证明的铁的事实",足以引发人们思考.这等于说,两千年来的学人对于"全部典籍"中无所不在、唾手可得的"铁的事实",竟然个个熟视无睹,只有她一人"敏锐地"出来揭"秘",这绝对背于情理.事实是,她至今没有提出任何可信的证据,她的"考证"不合于学术规范,她的选题不具有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在国学研究的诸多领域都作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诗经>虽然不是胡适研究的主要对象,但是他最早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诗经>,可以说是现代诗经学的开山人.本文拟对胡适<诗经>研究的内容、方法、意义等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浅谈浅代学者王仁俊对敦煌学、西夏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代学者王仁俊对敦煌学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敦煌文献资料集<敦煌石室真迹录>编纂工作,这也是敦煌文书搜集、整理、刊布工作之始.他对西夏学的贡献是完成了第一部西夏公文的汇辑之作<西夏文缀>,编写了第一部介绍西夏人著述情况的目录之作<西夏艺文志>,此举不仅为研究西夏学奠定了资料基础,同时也为后人继续进行类似的工作提供了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胡三省在为<通鉴>作<音注>中,通过<通鉴>行文的具体事例,揭示了<通鉴>书法.在拙著<评胡三省论<通鉴>书法>(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一文中,已就胡三省对<通鉴>史意、取材问题的论述作了评论,现再就其对<通鉴>史法的论述,续作评论.  相似文献   

11.
统计了1998-2000年被CAJ-CD收录的我校作者的理工类学术论文情况,从发文数量、覆盖学科范围以及发文所在期刊、作者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我校科研发展和专业设置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文质量、论文选题及执行编排技术规范化、标准化、引用文献的规范著录,在高校学报类的学术期刊及出版质量的评价体系中都是关键性的重要环节.只有认真地学习、准确地贯彻执行高校学报等学术期刊编排技术的规范,才能使高校学报等学术期刊在编排质量上得到不断提高和不断进步.此外,要对目前正在执行的《中国学术期刊技术规范(CAJ-CD)》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后,尽快地上升为国家标准,便于高校学报等期刊编辑和论文作者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文科学报较早地整体性地采用了"CAJ-CD规范",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除了部分学报对"CAJ-CD规范"认识上有偏差,甚至是没有吃透"CAJ-CD规范"以外,"CAJ-CD规范"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在推广过程中的不足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在加强对"CAJ-CD规范"的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完善"CAJ-CD规范",加大"CAJ-CD规范"的推广力度,力争使"CAJ-CD规范"成为国人撰写学术论文的通用格式,而不仅仅是学术期刊的一种编排格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在参考文献著录方面存在着主要责任者缺位、文献分类含混、页码著录宽纵、转引缺项等问题。译作者和注疏校勘者同样应被视为主要责任者;文献分类方面,文献类型的界定应作出更详细的说明;页码著录,建议将文集、论文集、全集、选集、学位论文、报告几种参考文献的页码作为必选项;转引问题,建议分情况对待。  相似文献   

15.
詹锳先生学术研究历程分为3个时期:民国时期为研究初始期,专注于李白研究及六朝文学研究,代表作《李白诗文系年》;留美及回国之后为研究接武期,专注于心理学研究与文艺理论研究;新时期以降为研究鼎盛期,专注于文艺理论研究与李白研究,代表作《〈文心雕龙〉义证》《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主编)。詹瑛先生以中西会通的学术思想、无征不信的学术品格、守正创新的治学路径建构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生态文明理论实践,推动生态经济学发展,“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于2020年10月在宁波和北京两地联动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就生态经济理论创新、生态经济实践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及生态经济学科发展方向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经济学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该文立足以人为本的基本观念探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提出了首先在于培养人格的观点。全文从概述人格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入手,着重阐述了蔡元培先生的思想体系的特点及其历史命运;接着对建国以来的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反思,着重阐述了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然后阐述了建立人格培养的目标体系的问题;最后强调了培养人格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伊始中国学人所倡导的长安学,是对长期以来有关长安文化、长安文明研究的学科概括、定位与升华,其缘起有“陕”、“京”两“源”,并非某一个人的创立、创建.2009年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长安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及所推出的《长安学丛书》和北京出版的《唐研究》“长安学”研究专号,掀起了长安学研究的高潮.北京的长安学研究扎实、细致,并完全按纯学术的路径一步一个脚印前进,陕西的研究则声势浩大、迅速快捷并具有浓重的组织、行政色彩.2013年,陕西组建了国际长安学研究院,为长安学的未来发展勾画了蓝图,世人乐见其成,应仿效《唐研究》,创办长安学研究专刊,以扩展影响,发现、培养、团结人才,积累学术成果.展望长安学研究,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在学术研究中,文献引证体例的产生和定型大多与专业或学科的发展相联系。某一学科采用怎样的引证体例是由该学科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所决定的。学术期刊承担着发表研究论文的任务,在制订编排规范时,理应尊重各学科的规律。目前大陆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性期刊在文献引证体例上基本采用适合本学科特点的单一体例。但是,刊发多学科论文的综合性期刊(包括高等院校文科学报)也采取"一刊一制",而且基本上遵循《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这种做法则不合理。"一刊一制"不适合综合性期刊,一种打破学科界限的"万能的"文献引证体例事实上是不可能存在的。相比较而言,综合性期刊在文献引证体例上采用"一刊两制"似较为理想,即人文学科的论文采用注释体例,社会科学论文采用著者—出版年体例(参考文献),在同一种期刊里二者可以兼容使用。这样的选择既符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实际,也利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浙东作家创造了独特的浙东文学世界,呈现了鲜明的个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研究浙东文学需要坚守学术创新原则与文学史整体原则,其基本研究路径为:全面翔实把握史料,深入进行文本细读,融合多学科视野。《浙东山区世界的审美表现——魏金枝小说创作研究》为浙东文学研究提供具体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