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清代中前期,随着大规模城市重建工作的开展及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广西城镇商业经济在依赖便利的航运和封建政策的调节所创造的良好环境等基础上得到较快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繁荣景象,并由此推动了整个市场体系的近代发育。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潍县乡村手工业的近代转型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和市场发育.它不仅引起手工业内部结构的变迁,而且使整个潍县城乡社会经济发生重要变化,如传统农家经济结构的变迁、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各种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行业的兴盛、城乡集市贸易的发展、以规模生产和大宗集散手工产品为特征的手工业型市镇的勃兴.  相似文献   

3.
民族手工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民族传承技艺。近代,在商业的推动和工业化的刺激下,云贵高原民族手工业得以从传统向近代转型,并具备了商业化生产特征。这种转型使云贵各民族以棉纺织和刺绣为首的手工技艺得以延续甚至提高。同时,云贵高原民族手工业向近代转型也推动了云贵高原民族经济的发展和"西南丝绸之路"的贸易,使其商品化生产趋势更为明显,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往来。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区域经济史、部门经济史、行业史、经济思想史等研究,正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和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不仅丰富了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对象与内容,而且对研究方法的变化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由段本洛、张圻福合著的《苏州手工业史》一书,就是在近代经济史学界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方法发生重要变化阶段,率先呈献给读者的一个硕果。在这部五十万字的学术著作中,作者以全国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苏州地区手工业为研究对象,从纵横两方面对自1522—1956年间苏州地区的丝织、棉织,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城镇其它各行各类手工业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广西轻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据1982年底统计,全区有各类轻工企业7,043个,职工40多万人,固定资产19亿元,年总产值54.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1.75%),产品出口额均占全区出口总额的二分之一,上缴税利占全区财政收入50%以上。可见广西轻工业在全区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加快广西轻工业的发展步浅,对于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广西轻工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应走轻农结合的道路,即要根据广西区情,发挥地区优势,把轻工业生产同区内丰富的农业资源紧密结合,以促进轻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史的研究中,已形成这样一种定论: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传统的农民经济很快消失殆尽,代之而起的是资本主义大农业和农民的无产化.事实上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转变中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大约从十五世纪末到十八世纪末.在这个时期,农民在从事小农业的同时,主要从事为市场而生产的家庭手工业,原来作为家庭副业的手工业成了家庭的主业.笔者曾以英国为例对这一过程作过考察.西方学术界称这种经济为“茅舍经济”(cottage economy).这种经济是传统农民向近代无产阶级过渡的中介形态.这一过程又被称为“原始工业化”(proto—industrilization).本文将探讨这种“茅舍经济”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张传玺 《南都学坛》2006,26(2):32-35
战国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基础,还有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二者作为社会经济的构成部分,从属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需要。农业表现为自耕农、地主庄园两种农业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力体现为手耕技术和铁农具的发展及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事业也有较大发展。手工业主要有冶铁业、铸铜业、纺织业、漆器业。商业发展表现为商品种类繁多;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商品市场的形成;简明扼要的经商哲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严格地说,中国近代农业思想是伴随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的出现而产生的。它的形成过程和理论特点,展示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变动的复杂性,反映出近代经济思想演变的曲折性。近代农业思想有哪些特点?它与封建农业思想的区别何在?它的发展脉络怎样?它对今天的经济改革有何启示?对这些问题,本文试略陈个人管见,以此引玉。怎样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农业思想的一个核心问题。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军事入侵和商品倾销,一些改良派经济学者注  相似文献   

9.
封建社会内,棉纺织手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主要部门。明末清初时期,苏松地区的棉纺织手工业生产在全国占居着重要地位,号称:“衣被天下”。在棉纺织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否游离出了新的经济因素,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至今众说纷纭。对于这一课题的探讨,不仅对弄清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等问题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加深认识我国的国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历史资料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近代湖南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比沿海沿江地区要晚,商品经济的起步比沿海沿江地区要迟,但由于湖湘文化中不甘人后等优良传统的影响,湖南商品经济在起步较迟的情况下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爆竹业、湘绣业、制茶业以及桐油业等几种外销型手工业的发展就是例证。它们的外销型起步虽然都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十分可观,某些行业甚至一度走到了全国的最前列。探讨这几种外销型手工业的发展概貌,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近代湖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于我们正确估价近代湖南在经济领域的表现,不无“见微知著”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少数民族农家经济的变迁为视角,探寻近代民商及其工商活动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影响.这不仅将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广西作为一个经济后发展区域,近代以来其经济变迁的历史特点及变迁动力,对于今天的西部大开发特别是民族地区招商引资、扶贫开发和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进入近代以来,壮族地区逐渐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广大的农村,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部分地区仍旧保留土司统治或土司旧制,这些情况使得近代壮族社会的结构具有不同于汉族地区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近代壮族社会的封闭性逐渐被打破,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因素家庭、宗族和村社的基本形态,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阶级形态的转化,造成了传统社会结构的逐步解体.这种传统社会结构的改变,无疑对壮族社会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从明代后期产生以后,直到近代以前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导致中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很多,本文从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入手,论述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中国地主制经济的不断复制和再生又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西西江流域是广西最重要的农业产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广西西江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广西西江流域农业生产,经过长期探索发展,形成了几种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从科技、财政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宣传教育,促进西江流域农业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武汉近代民族资本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华中、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历史前提下产生,并有了初步发展。 武汉在开埠之前,虽然是九省通衢,商贾辐辏,但囿于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然经济占着主导地位,商品市场的规模十分有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尚未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资本主义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将汉口开辟为商埠,敲开了由武汉通向内地各省的大门。到一八六一年,西方列强势力便纷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从明代后期产生以后,直到近代以前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导致中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很多,本文从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入手,论述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中国地主制经济的不断复制和再生又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回族是清代西宁府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清代西宁府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清代前期,西宁府的回族以经营农业、畜牧业为主,也有不少经营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同光以来,西宁府的回族经营农业的人数不断下降,而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则在增多。正确认识和了解回族在清代西宁府经济开发中的作用,对于当前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快青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晚清官办工艺局所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在清末10年间。兴起和发展的推动原因,主要是振兴实业、挽回利权;养教流民和罪犯;解决旗人生计等。工艺局所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其兴起和发展对于缓和社会矛盾,推动传统救济方式的转变和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和拓展,培养科技人才和传播科学技术与工艺,保存和发展中国传统工艺的手工业和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清末新政经济政策对近代中国工 商业发展起了四方面影响:促成 20世纪初本国资本投资的高涨;私人资本主义取代了国家资本主义在主要产业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新式企业的地域分布由沿海沿江向内地和边陲延伸和扩展;对中国传统手工业造成了较大的形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山东庄移民动因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揭示其对近代关中经济发展的影响.调研发现,关中山东庄主要分布在关中渭河两岸,它的形成有特定的历史原因,是晚清自然和社会生存环境恶化的产物.关中地旷人稀的自然条件和宽松的移民政策为移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作物新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及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移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作为近代关中经济的组成部分,山东庄移民经济对回乱后关中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