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垃圾现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简要分析了其所带来的危害,并通过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制状况的分析,借鉴国外立法,提出修改、完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内容,建立相应的“子法”相配套实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农村垃圾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由于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我国农村垃圾治理问题长期未受到重视,导致农村地区垃圾污染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提升农村垃圾治理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城市生活垃圾数量不断攀升,亟需通过法律手段予以优化处理。福建省现行相关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法规和规章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立法指导思想滞后、结构分散、内容可操作性差、经济手段匮乏、忽视公众参与等方面。为达优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之目的,福建省相关立法应在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指引下,以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为指导思想,完善立法内容和体系,创新经济激励机制,并提升居民垃圾优化处理意识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5.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不仅在立法上而且在执法中都存在有诸多问题。借鉴海外经验,修改并完善立法,同时强化对垃圾处理,并实现管理的法制化,是需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占用土地、污染水体与大气环境,对人民健康的潜在影响日益突出.因此,需要加快生活垃圾处理步伐.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就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集成化的城市垃圾供应链管理。并对城市垃圾的流通环节与物流循环系统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城市垃圾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集成理论框架。最后分析了城市垃圾供应链管理与其设计特点,指出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及其集成是实现整条供应链集成管理的关键与困难所在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的剧增与处理现状之间的矛盾使得垃圾的分类回收尤为关键。因此,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模式进行探讨显得非常必要。在学习西方国家垃圾回收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垃圾回收的障碍因素以及回收模式中的影响因素,初步总结出一个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模式,即以市民为中心,包括政府、回收企业、物业单位在内的四位一体模式,并对如何实现这一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的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已严重影响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对其治理问题已成为困扰中国各级政府的一大难题.资源化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垃圾产量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最有效和经济的办法是实行3R+D政策,其中又以 Reduce(即减量化)最优。要实现垃级的减量化必须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其垃圾产生过程加以控制,即实现垃圾的源头消减。  相似文献   

11.
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中国存在着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地制度、财政支农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六大制度障碍,这严重阻碍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消除这些障碍,即逐步统一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就业制度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同时立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探索土地流转制度,并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以加快解决中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面临的现实利益矛盾和问题也更为多元、复杂,社区治理体系构建成为一项重要现实课题。社会参与是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社会参与的内生力不足、社会参与的制度平台功能缺失、社区志愿服务处境艰难等诸多现实困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核心在于“共”,需有效提升社会参与度。为此,要明确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关系,强化社会参与制度和组织构架在城市社区治理体系中的功能,注重共同目标认同和满足居民需求的工作导向,增强社区治理中的信息化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而通过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对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的立法和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就业培训制度等法律对策的实施,能够促进和保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  相似文献   

14.
简述农村违法行政的主要表现,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以寻求纠正并尽可能避免在农村行政执法中的违法行为,从而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日益严峻的复合型灾害风险,使得传统城市安全治理体系与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韧性治理理念逐渐引起重视。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具有健全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跨部门合作与协调、公众参与及社会创新、敏锐的风险识别力,以及快速的环境适应和恢复能力等特征。我国韧性城市治理体系构建面临城市建设规划有待升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有待优化、城市承载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应升级建设规划,优化韧性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基础设施韧性,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生态系统韧性,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强经济和社会韧性,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以建立完善的韧性城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关于"建设法治乡村"的总体要求,深入分析当前乡村法治建设困境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提升农村各个主体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建立和完善农村有关法律制度、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居民储蓄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居民收入增加,信贷消费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居民消费水平处于长级储备期;城乡居民的投资渠道狭窄,消费制度改革迫使居民将储蓄作为最钟情的投资方式;消费领域信用水平低下,价格心理预期走低,使居民即期消费下降;高收入阶层消费饱和,投资渠道不畅,货币沉淀于长期储蓄。因此,消化这些巨额资金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发展直接投资;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行为;尽快建立和规范信用体系,推动消费信贷全面普及;调整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转化高收入群体的长期储蓄为有效购买力;加大规范市场秩序力度,提高消费领域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 如“土地与人口”“土地与收益”“土地与城镇化”“土地与‘家’在何处”等关系问题。在各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丰富实践中,广东“叶屋模式”与山东“东斟灌模式”具有制度创新的比较意义。广东叶屋村的土地整合,基本是一个土地重新分配、调整和置换的过程,是由村民自主发动、自主协商、自主整合的自治实践,是基于反复协商讨论、民主决策之上重新组织化的自我行为。而山东寿光东斟灌村,以蔬菜大棚种植为主导型产业,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土地入股制度为核心,加之果蔬合作社、资金合作社一体联动,走出一条合作化规模农业发展之路。二者反映出一条共同规律:土地制度仍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制度,土地仍是城镇化进程中最后的保障制度。 未来,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视角下,推动城乡一体进步的“一体化制度安排”,必须思考以下问题及其所催生的制度性变革:农业现代化与当地城镇化、城市国有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农民-农民工-市民三个方面的“一体化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调查访谈法,对温州市L街道城中村的特点、现行改造方案以及改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思考,试图为深化该类地区城中村改造提供建议和思路。研究发现,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村民失去租金收入、外来人口流失以及产业转移的低效益,通过再思考发现关键在于现行改造方案忽视对村民的人文关怀、缺少对外来人口的关注以及产业转移补偿方式的单一。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民营企业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应从留地政策、产业安置等方面进行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选择和强化四个枢纽: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强化产业枢纽;二是加快城镇化步伐,完善空间枢纽;三是建立健全农业技术信息体系,完善技术信息枢纽;四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形成城市反哺农村的利益枢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