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召成 《社科纵横》2008,23(6):89-90
近代民法中的法律人格制度是德国历史法学派和汇编法学派运用康德哲学对罗马法人格进行改造的成果.康德哲学先验地视人为目的的伦理要求与以理性约束自己而行为的自由要求的对立统一要求民法必须同时兼顾两者,造成了民法中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分离,每个人因为先验的伦理而应当作为法律主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而只有理性的人才能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晓春 《社科纵横》2002,17(3):50-52
我国《民法通则》中关于对精神病人 (包括痴呆人 )进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宣告的法律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很不理想 ,其制度价值也未能够完全实现 ,无法为那些行为能力存在缺陷的成年人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因而 ,对成年人行为能力限制制度和法律保护制度的起源及当代大陆法系国家立法规定的研究。对我国民法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姚华 《社科纵横》2005,20(1):75-76
一般认为 ,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 ,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 ,就产生法律效力 ,这种行为即为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之成立一般体现行为人意志 ,而民事行为之有效则是公权力对私法自治的管理与控制。民事行为概念的创立与运用 ,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民法概念体系 ,有利于将民法规定的行为和其他法律部门规定的行为严格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4.
赵燕芬 《浙江学刊》2005,(5):154-157
票据能力包括票据权利能力和票据行为能力.我国<票据法>对于自然人的票据权利能力的规定基本同于民事权利能力,但在实际中又限制了票据权利能力;在票据行为能力制度上,则完全否定了限制行为能力人签章的效力.笔者建议自然人的票据权利能力应更全面,同时建议修改<票据法>第6条,承认限制行为能力人在一定条件下的签章有效.  相似文献   

5.
杨华 《浙江学刊》2005,4(6):188-191
人发展的动力源于自身内在的生理需求,这种需求通过人的实践劳动,经过制度化路径,使人发展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人的发展的开放性又使已形成的制度发生变化,促进制度创新.人的发展与制度创新在互动中相互超越.一方面,人的发展内在地推动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制度创新有效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与完善.因此,必须有效地培育人的发展与制度创新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有效的违宪审查制度,是实现基本人权的重要制度保证.具体到表达自由的基本人权,违宪审查制度至少可以在五个方面有助于该项自由或权利的实现:可以限制政府随便制定限制表达自由的法律、法规,否决行政机关采取的不当限制表达自由的行政行为;能够纠正政府制定的限制表达自由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发布的通知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与言论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采取的行政措施的质量;是民众表达自由的一种救济措施;有利于维护关于言论法治的统一;有利于积累相关方面的经验,从而提升处理言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制度安排与人的本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治桃 《探求》2002,1(4):30-34
人的问题是制度哲学研究的主题,无论从人学的视野研究制度,抑或从制度的层面讨论人学,都共同面临着人与制度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一基本问题,本文对制度安排与人和人的本质的相关性,制度安排对人的发展的意义及其价值评价进行哲学思考,以图为制度哲学体系的建构与方法的创新提供可能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发展困境"类家庭"选址难题南京市救助管理站开展的"类家庭"服务项目依托市救助站内两个"类家庭"公寓。南京市救助管理站的领导在接受访谈时表示,救助站更多的是考虑安全第一,一些流浪儿童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又不愿待在站里接受救助,即使同意进入类家庭也是抱着尝试和好奇的心态,短时期内可能效果有限,有的流浪儿童长期在外流浪,思想不成熟,可能会以进入  相似文献   

9.
"制度人"假设与制度功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人"假设不仅在方法论上是可行的,也是人内生的对制度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人性应该是"经济人人性"、"道德人人性"和"制度人人性"有机结合的"完整人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基础."制度人"建设尤为重要,应以人性体系为基础构建能使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最大化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的三重维度及其在中国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从根本上说是人自身的现代性,它是人在自我敞开中呈现的现代性理念、制度和态度所形成的多维互动的总体性,这种总体性使现代性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现代性在中国生成的主要问题不只在于人们所强调的现代性理念的不普及、宏观现代性制度的不健全,而且在于微观现代性的理性机制还没有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的文化机理,在于作为人自身现代性最活跃维度的现代性态度远没有发育,以至于人自身的现代性无法真正生成.  相似文献   

11.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对救助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彦 《社会福利》2008,(5):47-48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有劳动能力的人可以通过劳动收入以维持生计,但无劳动能力的人或处于各种危困情境中的人,因无法获得维持基本生活的资源,便需要通过国家提供的社会救助制度来获取生活保障资源。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公司法通过限制出资人数的制度来达到保护债权人的目的,已成为对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的羁绊.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三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组织难以平等地进入国内外市场.对此,可以借鉴英美法系公司人格独立原则,在修订中国公司法时允许一人公司的合法存在,进而参考英美法系揭开公司面纱等公司人格否定制度,规范一人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文提出以"基础能力"为根目标的社会工作理论.该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在两者关系中所发挥的主动性,并从这一角度阐释社会问题的形成与社会工作的核心功能.基础能力是指人的知识系统、经验系统与感知系统之间的对话机制,它作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实用能力形成于其之上.因广义教育缺失导致的基础能力的缺失,是目前最根本的隐性社会问题.社会工作最根基、最核心的任务在于:推动服务对象形成基础能力(助人),进而形成实用能力(自助),使其能较好地掌控过日子、渡难关的生活历程.基础能力建设需从感知系统的改变入手,它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广义教育的意识与能力.以基础能力为根目标的社会工作理论,可为社会工作的学科发展和职业发展以及系统性教育思想体系的构建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东西南北》2011,(4):1-1
美国制度体系非常健全,每个人相对很简单,你灵活不守规则,最后就把你踢出去了。美国的教育是让人习惯于法制状态下的规规矩矩,不怎么变通特死板,但是却形成了系统有效.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救助管理站通过整合职能部门、社会力量、群众团体等资源,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在完善中形成了以“主动救助、爱心救助、抱团救助”为核心内容的具有武汉特色的救助模式,受到民政部、湖北省民政厅的肯定. 建立主动救助机制 2006年在武汉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提出了“主动救助”的理念.并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保护性救助,对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员实施关爱性救助,对遇到临时生活困难的流动人员实施保障性救助.  相似文献   

16.
秦勃 《创新》2009,3(10):78-8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单位制度"已经囿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去单位化"成为一种社会的现实表现。单位功能日渐式微,单位办社会"的机制和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传统的单"位制度必然走向衰落直至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社区制度"。  相似文献   

17.
《求是学刊》2015,(5):87-99
我国与苏联有关法律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之论述,多数均将法律行为的合法与生效混为一谈。实际上,法律行为的成立并不以违法性为判断基准;法律行为是在成立要件中判断其是否成立,于生效要件中才判断其是否生效;法律行为经常与合法与否没有直接关系,"适法"比"合法"更能准确体现出法律行为的本质。《苏联民法》继受自《德国民法》,但缘于意识形态与计划经济的需要,苏联以国家意志取代了通过意思表示所形成的私法自治,因此认为合法行为才是法律行为。我国的《民法通则》以"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代替了"法律行为",此规定与理论难以自洽,在实践上产生许多变形,一直不乏学者批评。确认无效法律行为(民事行为)得以撤销,对法律行为的中立性与适法性等特质,有辅助厘清的效果。未来民法总则中有关法律行为的规定,将决定我们国家与民族的生活方式,法律人应为此奋斗。  相似文献   

18.
一、国家作为特殊民事主体决定其所有权实现的特殊性现代社会,国家同时作为主权者和财产所有者,其法律身份既分离又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具有特殊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国家可以通过立法程序自行规定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条件和范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国家作为主权者通常事有财产豁免权。以上是任何现代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共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制度变迁过程中,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西方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包括财产所有…  相似文献   

19.
马蓉蓉 《探求》2005,(4):51-53
本文认为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应该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社保工作者最大的愿望就是实现温暖社保。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通过社保体系的健全和制度、政策、服务的完善,给城乡每一位参保者带去更多福祉与实惠,送上更多体贴和温暖。温暖是社保的本色。社会保障是为年老、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等需要社会帮助的人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