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言语幽默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言语幽默是交际中起幽默作用的话语。通过回顾20世纪70年代以来言语幽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言语幽默的定义、研究视角和功能做一个综合性的概述,并且对言语幽默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言语幽默效果的产生,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为理论基础,对言语幽默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新的研究视角下,将言语幽默重新定义为能够引人发笑的一种会话含义。显然,它是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准则的结果,据此将其分成四类,分别是违反质准则的言语幽默、违反量准则的言语幽默、违反关系准则的言语幽默和违反方式准则的言语幽默,并以示例的形式对这四类言语幽默效果的产生及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言语幽默效果的产生,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为理论基础,对言语幽默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新的研究视角下,将言语幽默重新定义为能够引人发笑的一种会话含义。显然,它是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准则的结果,据此将其分成四类,分别是违反质准则的言语幽默、违反量准则的言语幽默、违反关系准则的言语幽默和违反方式准则的言语幽默,并以示例的形式对这四类言语幽默效果的产生及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认为,语言模因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并不是说词语的元件与复件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完全一致,而是产生了各种变异。"乖讹论"认为言语幽默的实质是言语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就是由模因变异产生的,即模因的变异产生了幽默。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语言模因如何在语音、词汇、句段和语篇等层面触发中国贺岁片台词中的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5.
言语幽默效果产生的理论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揭示幽默言语理解心理机制的关联整合模型为基础 ,将最佳新奇假设和V -N理论结合起来 ,提出一个新的模型 ,旨在进一步考察言语幽默效果的产生要件。文章指出 ,受话人同时感受到幽默言语中的惯常性与违反性和最佳新奇是言语幽默效果产生的必要条件。其中 ,V -N理论从总体上揭示幽默效果的产生要件 ,而最佳新奇假设则从语用和美学角度揭示幽默言语中愉悦情感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英语humour音译词的“幽默”包括言语幽默和非言语幽默。言语幽默是接受主体通过感觉(听或看)、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推理等过程主动建构意义的主体认知现象,其最终实现决定于接受主体的认知。主体本真认知、自主假设认知、场合预期认知等是言语幽默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庄重风格与幽默风格的计算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计算分析的方法,以"解剖麻雀"的形式,对同一作者相同体裁的文本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系统地描写了庄重与幽默两种言语风格在修辞特征上的具体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推衍出了庄重风格和幽默风格建构的基本原则。不仅以科学的形态指明了两种言语表现风格的基本特征,也与前此言语风格研究"印象式"的非科学研究模式划清了界线,从而为中国修辞学及言语风格研究的科学性奠定了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幽默言语阐释及其英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阐释了幽默言语及其翻译,特别是英译的问题.回顾了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幽默言语的发笑机制.指出幽默言语翻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在相关方面与源语趋同.译者在进行幽默言语的翻译时,应以关联原则为取向,努力在关于目的语的认知结构中储存、提取与源语相应的幽默效果生成方式,尽己所能地使源语发出者的幽默信息与目的语接受者对幽默的期待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在北美华文文坛,美籍华人女作家吴玲瑶为人为文皆以"幽默"著称,至今已出版了30多部"女人幽默书"。这些"女人幽默书"既给人们带来了欢声笑语,也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将其看作婆婆妈妈的"家庭主妇形象"的代言人,甚至认为其"女人幽默书"过于琐碎平凡、言语直白,不如男人的"幽默"高雅睿智、机警俏皮。本文从幽默的本义及女性作家的创作特点出发,辨析与解读吴玲瑶的"女人幽默书"的基本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从言语语言学的微观层面对幽默言语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幽默表现在言语声音上的语流音变和语调,言语语义上的矛盾、意外,言语词汇上的词语拆离、创意解释和仿词,篇章语法上的衔接和连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幽默言语的语篇解读模式猜想,即花园幽径现象,这也是幽默言语生成机制研究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