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务员之歌     
《新世纪领导者》2006,(2):62-62
在周恩来同志逝世30周年之际,为表达对一代伟人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四川省委编著,四川出版集团和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画传》出版。出版座谈会今天在毛主席纪念堂内的周恩来纪念室举行。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对他的敬仰与怀念反而与日俱增。在周恩来光辉战斗的一生中,他不仅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而且在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创新上颇有建树。今天,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周恩来同志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对于探索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余玮  施枫 《领导广角》2003,(1):19-20
日前,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全国高中二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有一个开放性问题:谁是自己最崇拜的人。结果,周恩来的得票数遥遥领先,达百分之二十四之多。的确,周恩来总理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不朽功绩已在人们心中牢牢立起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4.
张宏喜 《领导文萃》2008,(14):65-69
提起建立中国共产党.人们都会讲到李大钊、陈独秀,以及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毛泽东等人。这是完全符合历史的。至于周恩来.他对中共的建立有多少功绩呢?论者至多指出他所参加建立的旅欧共产主义小组是组成中共的八个小组之一。无论是从组织上还是从思想理论上.看不出周恩来个人对中共的建立有多大的贡献。但周恩来的思想、行为,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对中共产生了人们不大容易看得到的作用.并在以后长期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梁衡 《领导文萃》2010,(3):51-54
在中国历史上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个伟人,是一种很特殊的合作关系。两人才华出众又风格各异,长期合作,又和而不同。人们一直在问一个问题:面对毛的错误指责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  相似文献   

6.
《经营管理者》2009,(10):26-26
1972年2月21日11时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到达北京。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前往机场欢迎。尼克松走下舷梯,主动与周恩来热烈握手。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相似文献   

7.
余伯流撰著的《历史转折中的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一书(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生动展现了从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上张闻天被选为党的总负责到1943年3月政治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这一历史时期中的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不但钩沉了一些重大历史事实,而且将一些人们熟知的史料熔于一炉,彰显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央领导集体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8.
《经营管理者》2009,(10):26-27
1971年冬到1972年初,人们发现北京市场出售的淡水鱼有异味,有些人吃了这些鱼后出现中毒症状。官厅水库下游发现有大量鱼类死亡。经有关部门调查,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污染了官厅水库的水源。污染事件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重视,他指示成立官厅水库水源保护领导小组,由刚被“解放”出来的万里任组长,并要求尽快查清污染情况。周恩来较早注意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而官厅水库污染事件使他更加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方钜成、姜桂侬合著的《周恩来传略》中说:“在世界上共同执掌最高权力的人们中间,恐怕很少有象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人在性情上那样截然不同。他们的年龄只相差五岁,属于同一代人,但是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养成了不同的气质。毛泽东为人果断、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的一个特点是牺牲个人、维护组织,这个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那么周恩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尼克松对他有一段评价。尼克松20世纪70年代初访问中国,多次与毛泽东、周恩来有过接触。尼克松说:“毛泽东是一团烈火,周恩来是一个控制火势的人。”  相似文献   

11.
孟红 《领导文萃》2008,(4):68-73
周恩来能喝酒,但往往只有高兴的时候才喝,偶也有心情不佳时的应酬。周恩来饮酒一般很有节制,经历过无数酒宴,喝醉酒的时候很少,且都发生在他高兴愉快、情绪极佳的状态下。  相似文献   

12.
洪梦  成晓明 《领导文萃》2013,(18):54-58
中国共产党刚刚创建几个月后,就有一位不满17岁的青年成为党员。此后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奋斗30年,自20世纪40年代起就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并列荣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他虽英年早逝,但其精神却在党内影响至深,任凭时间长河如何冲刷,都冲刷不走他那"党的骆驼"的美誉在人们心中的烙印。他就是任弼时。  相似文献   

13.
人总有三亲六故,周恩来也同样有自己的亲眷。但是周恩来从小就厌恶那种家业兴隆时,宾客如云,趋之若鹜;家道衰落时,则惟恐避之而不及的势利小人。无论在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当了共和国的总理后,他都始终如一地珍爱亲情,有情有义。  相似文献   

14.
汪日章 《领导文萃》2007,(11):127-129
抗战期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以前,为了谋求国共两党继续好好合作,加派林彪为周恩来的谈判助手,周恩来通知林彪由延安到重庆,又电话通知侍卫长宣铁吾:“铁吾,你有个同学要来重庆。”  相似文献   

15.
宝贵的精神财富:周恩来对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在对中国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过程中,周恩来不仅在实践上进行了呕心沥血、坚韧不拔的努力,还在现代化理论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他所阐述的现代化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i首先,关于“经济建设工作在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位”的思想。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深知,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将经济建设牢牢“在国家生活中居于首位”。他在一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济建设工作在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位。”这是因为“我国伟大…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领导者》2006,(8):18-19
上世纪60年代初,印度军队不断侵占我国西藏的边境地区,挑起边界冲突。为了和平解决边境争端,周恩来总理冒着风险访问印度,与尼赫鲁总理进行会谈。虽然周恩来的和平努力未能完全收效,两年后中国军队被迫对入侵的印军发起还击,但他在此次印度之行中显示出的儒雅的风度及雄辩的口才,依然征服了新德里新闻界。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同志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他的众多著作、论述和讲话中,体现了丰富的廉政建设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深入研究、学习周恩来同志的廉政思想,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党员干部价值观、为民谋利的宗旨观、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培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倡导廉洁奉公、弘扬清风正气,从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一生,以注重自我改造、严于律己而著称于世。周恩来有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是因为“天下没有完人,觉悟程度是逐步提高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要经常进行自我改造”,“只有能自我改造的人,才能改造别人”。他早就提出“批评自己──批评别人──接受批评”的公式,把批评自己放在第一位。在他看来,只有进行自我批评,才能做到严于律己;不能批评自己的人,是没有资格批评别人的。周恩来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总要进行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考察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完善自己,并对不正确的东西加以约束、克…  相似文献   

19.
1927年5月下旬,周恩来由上海秘密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武汉。此前,在汉口召开的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恩来被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又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周恩来任中共中央军事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作为新中国外交方针的重要决策者,作为新中国的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的外交才华得到了充分显示,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举世公认的、无与伦比的贡献。毛泽东说:“周恩来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这一年周恩来51岁,外交部长一职他兼任了10年。以后,虽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