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伶俐 《河北学刊》2007,27(4):244-246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属于"后发外生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模式,以及模式的多次转换,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主要突出特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经历了学习泰西、仿效日本、借鉴美国的演变历程。每一次模式的抉择和转换,都深深地打上了时局复杂多变的烙印。回顾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演变的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可以为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转型与学术转型存在内在联系.一方面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创立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另一方面,新的学术分科制度和学术评价标准的确立,为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推广奠定了基础.以废科举为契机,清末学术评价标准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教育在管理体制、规模、程度及专业课程上获得长足发展.这既是近代学术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传统高等教育转向近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性飞跃,对20世纪中国教育和文化的演进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并不是封建社会传统教育孕育出来的,而是在西方列强武力打开中国的国门背景下,被动地产生的.在借鉴西方高等教育经验的过程中,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体制从模仿日本逐步转向模仿美国,高等教育宗旨从固守封建伦理到宣扬资产阶级民主再到提倡所谓的三民主义教育,各个阶段体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也体现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际关系、国家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剑波 《船山学刊》2005,(2):172-175
在我国不断扩大教育规模,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迈进的过程中,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发展高等教育需要引入民间财力,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好民办高等学校的管理、质量、产权等一系列问题.而研究近代中国民族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基于此,本文试图就中国近代民族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启示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亚群 《东南学术》2001,(6):176-183
一、博士论文提要 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各项改革中,科举考试改革是全局性的,它对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以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围绕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主题,着重对晚清科举考试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期,发轫于欧美的大学导师制被引入中国,成为当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期间,在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大学导师制经历了由院校自主模式至政府导向模式的中国化历程,其外延与内涵逐渐发生适应性转变,由仿效西方逐步过渡到以本土化为核心,从而转化为具有本土特质的大学制度,并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突出影响。该时期大学导师制中国化的历程,作为近代域外高等教育经验在中国移植与转化的一个缩影,不仅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对域外经验学习借鉴、主动改造乃至实现本土化的演进规律,亦对当前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兼有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从近代到现代已有百年历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理论体系。本文从回顾历史发展的过程出发,探讨了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趋势,指出在未来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领域应侧重的发展方向,为学术研究和管理层面提供借鉴平台。  相似文献   

8.
王莉英 《云梦学刊》2008,29(2):129-130
近代西方和中国大学发展的历程说明,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相辅相成.每一次大的社会文化转型必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中国妇女进入高等教育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琼华 《云梦学刊》2003,24(1):46-48
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转型比较激烈的时期,近代中国新式女子教育发轫了,随之中国妇女开始进入高等教育。但它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广泛传播的产物,又是先进男性思想家和先进妇女群体的倡导和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综合反映。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近代以来,中国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经历了由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向拯救民族、改变社会发展,进而发展成为人民服务、注重社会价值,再到注重经济价值和多元化的价值观。本文在考察近代以来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变迁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择业价值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密切关系,对于正确引导大学生择业及推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文题目 :科举革废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导师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刘海峰教授一博士论文提要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各项改革中 ,科举考试改革是全局性的 ,它对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以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 ,围绕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主题 ,着重对晚清科举考试变革与新式高等教育发展的消长互动关系作具体的历史考察和深入的理论分析 ,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规律与基本特征 ,力图在理论研究与历史探索上有新的突破。在引言部分 ,简述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及全文总…  相似文献   

12.
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高教史上的地位福建部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相当于后来的职业技术性高等专门学校或专科学校,是一般中国高等教育史所认可的。但它是否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则是最近才有青年学者提出的新问题①。如果这个论断成立,则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不是创办于北京或天津,而是创办于福建。历来中国教育史或中国高等教育史,对于中国第一所近代性质的高等学校的考证,有几种论点:(一)创办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既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置的新式学校,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二)创办于1895…  相似文献   

13.
2009年9月,济南出版社出版了由耿光连副教授主编的<社会习俗变迁与近代中国>一书.该书将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及其变迁的研究放在现代化的历史视野下,通过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及其变迁的考察,探讨了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关系,解读了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及其变迁过程中所蕴藏的现代性意义与思想史意义,即在叙述了近代中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及其变化的同时,探讨了近代中国民众的思想意识、生活观念、宗教信仰、价值理念及其变迁过程,阐释了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独特路径,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该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丰富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和民俗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中国近代报纸和史料价值的关系入手,考察早期校报的特征,进而以《北京大学日刊》为个案,分析它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中国思想史、新文化运动史、学术史以及历史人物研究等方面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廖可斌 《浙江社会科学》2013,(2):12-23,72,156
目前中国大学存在的一系列弊端,既有种种现实原因,也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传统有关。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体系诞生于小农经济的土壤之上,依附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权专制政治体制,形成了从属于政府、集权管理、实用主义等显著特征。近代以来,蔡元培、梁启超等教育家经过不断探索,借鉴西方大学的经验,反思中国高等教育的痼疾,基本确立了中国大学文化的理念。但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大学文化以新的形式向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传统回归。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中国大学文化并未发生根本变化,阻碍了我国大学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深入反思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在大学理念和制度设计上实现彻底变革,实现中国大学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8 1 5 - 1 91 5年中国出版了近 2 0 0 0种中文报刊。这些报刊在内容上反映了近代中国从最初西潮东来到洋务、维新、反清革命、创建民国的全部过程。在名称上折射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社会变迁和国人对中外大势的认识。在出版地上由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辐射 ,体现了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宏观考察分析 ,可知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线索基本一致 ,从诸多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相似文献   

17.
近代教案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案与反教会侵略的运动,贯彻于整个晚清社会,遍及全国各省、各地区,在中国近代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中国近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产生过影响。 由中国义和团研究会、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等九省市二十余个学术机构和团体共同发起贵阳召开的第三届近代教案学术讨论会,对教案与近代中国的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大会组织者从数十篇论文中遴选成集,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文集《教案与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18.
由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社科院、贵州省社科院和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四川省近代教案史研究会等九省市二十余个学术机构和团体共同发起的第三届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论讨会,于1989年11月20日至25日在贵阳市举行。与会同志围绕近代中国教案起因、反洋教斗争和近代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如何把近代中国教案研究引向深入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二、关于近代中国教案起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代江南造船厂的企业开拓精神潘君祥一、“中华第一企业”发展生产力的首创精神江南制造局是由近代中国最早一代洋务派官员一手筹画创办的国家资本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最早兴办的军事工业企业之一,也是规模最大的近代工业企业。江南制造局创办以前,近代中国实际上只有...  相似文献   

20.
王继平 《云梦学刊》2003,24(2):50-52
近代中国文化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制约下传统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发生的近代性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是近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是以通商、遣使、求学、传教、游历、翻译等形式进行的,它表现为一种非和平背景下的和平方式。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文化交流经历了由冲突到整合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