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格林布拉特的文本阐释视野涉及到文学文本和社会文本阐释活动的多个层面、多种因素,其将阐释者的立场和介入吸纳到文本阅读与阐释的关键环节,从而呈现出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理论历史与审美的双重魅力。在格林布拉特看来,所有文本几乎都来自过去,但却昭示着一种新的文本重建和意义的不断参与和呈现。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阐释,强调了文学文本参与和构建现实的可能性,这种文本阐释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在文学审美魅力的掩饰之下,人类历史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2.
媒介时代的文学文本必须在媒介性的讨论基础上,开始言说文本的审美文学性。文本媒介作为"介质"的媒介出现,它具有一种特有的媒介综合性质:"物的物性"以及显现性。文本媒介的物质性因素参与到文学文本的构成当中,此物质性将融入文学价值的运行程序之内,成为审美价值载体的感性形式。文本媒介的介质性主要通过媒介的表义和可感两方面体现。  相似文献   

3.
文学文本与人本的联系已经受到近代以来的文学史家愈来愈多的重视。文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文学文本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精神活动史。文学史研究应关注文本的人本内涵,以及作为文学审美活动系统中的文本与人本的联系。尤其要探讨人本对于具有新的审美特质的文本嬗变的影响。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人的思想解放、人对自我对人生认识的变化都会带来文本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活动的真谛在于对人的整体审美观照,文学史也就成了关于人的美学发现史。  相似文献   

4.
与文本文学有别 ,民间口头丈学是一种口耳相传的文学样式。在现代 /后现代的语境转换中 ,对民间口头文学真实的传承方式作深层观察 ,以拓宽我们的文学研究视野 ,重绘新的文化地图 ,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8,(11):114-118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媒介的重心也正在经历着从非电子媒介向电子媒介的转变,媒介自身主体理性慢慢开始觉醒。文学开始呈现出在不同媒介间转换的现象,文本由单一的媒介性走向了跨媒介性。在不同媒介下的文本发展,必然会产生新的文学样式、新的文学审美,为文学未来的发展产生新的助力。因此,如何看待文学文本的跨媒介性转变,将会成为研究文学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延安文艺思想一直贯穿在当代文学之中,成为当代文学或隐或现的精神脉络.它所体现的崇高政治理想和英雄主义精神,直接影响了从“文革”中走过来的广大知青与他们的文本理想与激情.这与广大知青生活自身体痛感体验相结合,构成了知青文学的精神品格和文本焦虑.延安文艺确立的革命伦理,在打工文学身上得到了新的继承.进城农民工生存境遇与城市想象的落差,造成这些作家强烈的道德焦虑和价值焦虑,内心发出的朴素的阶级论,正好续接了曾经的革命意识形态,以一种强烈的抗击精神来面对一个外在的城市世界.因此,农民工书写的叙述伦理很大程度上源于民间最为原始的道德义愤和曾经影响深刻的延安文艺的革命伦理.  相似文献   

7.
文学经典《庄子》一书具有丰富、多元的审美意蕴,其审美意蕴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自然界与社会中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具体肯定而抽象否定;他以丑为美,审丑是为了审美;他推崇自然之美;但重视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性美的结合。创作主体、接受客体、文本及世界是《庄子》审美意蕴形成的主要原因。《庄子》审美意蕴的价值应一分为三:一是庄子创造出来的审美意蕴价值;二是《庄子》文本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蕴价值;三是读者接受视野中审美意蕴价值。三者异质同构,分别从不同方面共同建构了内涵丰富、审美价值多维的《庄子》文本。《庄子》用文学的、艺术的形式探讨形而上的哲学和美学问题,阐释"人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学不完全属于文学的范畴,其文本形式不能被纳入文学文本的结构体系中.民间文学的文本研究需寻求独立的方法,应坚持文本的非固定性和开放性原则,在不同的生存语境中分析文本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应注意文本存在的具体语境与文本间性,坚持互文性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比较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本细读是实现文学有效传播的主要途径。只有细读经典作品,文学的魅力才能被发现。只有在细读实践中学生对文学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趣味才能不断提升。积极倡导细读经典文本,将文本细读的审美策略引入文学阅读实践中,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经典文本细读能力,使经典文本的审美性和文化内涵得以凸显,创造性阅读的局面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10.
知青作家的人生启蒙处于一个英雄主义精神被极度夸大了的时代 ,童年时代的英雄故事和英雄幻想对知青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知青文学创作的英雄主义精神经历了一个由失落到升华的过程 ,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创作意义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 ,知青文学英雄主义精神给新时期文学注入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并因此而赋予新时期文学一种悲壮的浪漫情怀 ;一方面 ,由于激情的失控与理性的缺失、传统观念的因袭与现代意识的匮乏等原因 ,知青文学在价值判断与审美追求等方面也表现出落伍于时代的滞后性 ,致使一些知青作家将自身的人生悲剧掩饰在传统意义上的人格完美之中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知青小说在文体形式上采用了与文革时期知青小说相对抗的新形式:一、文革时期知青小说的全知叙事在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转为限知叙事;二、文革时期知青小说中的"凡人看异人"模式在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转为自叙传;三、文革时期知青小说中高昂明亮的喜剧色彩在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转为浓郁的悲剧气息。这三种情形源于知青文学叙事从依赖政治权威向依赖个体经验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王万顺 《人文杂志》2012,(3):103-109
民间文化理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创新性发现,陈思和先生曾提出并用此视角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进行了梳理,经过专家学者们的不断探索,深入阐释,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在学术实践中产生了大批的应用成果;民间的内涵、现当代文学中的民间轨辙、知识分子的民间立场、文学文本中的民间审美形态等是该理论重点关注的核心内容;用民间文化理论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整个中国文学史,可以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空间,彰显文学的多样性审美特征,揭示作家作品及创作中凸显出来的非凡特质;并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民间”关照是当下以及将来文学学术研究的一个主潮.  相似文献   

13.
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关联与界限--重识文化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到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文化诗学关注历史,并关注形成历史的各种文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文化诗学的批评家将文学文本确立为社会性文本,并使得原来似乎更多地只是文学领域的专有概念的"文本"概念几乎是无限地扩张了,他们的批评实践跨越了艺术性产品和其他别的种类的社会产品或社会事件的界线.在"文化解读"的实践过程中,文化诗学的批评家热衷于关注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相互"流通".但是,在建立起文本的关联之后,并不意味着审美话语与社会话语真的失去了界限,真正的"文化的诗学"要解决的任务可能还是无法避免界定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凌晨光 《文史哲》2004,2(1):116-118
体裁分类问题的意义内涵表现于三个方面:具体文本与总体文学的中介;作者创作与读者阅读的桥梁;文学传统与个人写作的纽带。文学文本分类的根据有两点,一是文本的语言形式因素,二是文本与现实的艺术处理关系。分类根据不同,分类结果就会有差异,于是就有了中外文论史上的不同文学文本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文学文本的"误读"接受之成因及其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顺贵 《社会科学》2002,(11):73-76
“误读”接受是文学解读过程中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读者解读文本 ,探寻文本意义内蕴的本真 ,或有意深文周纳、曲解文意 ,别有所解 ;或虽有超越文本本事本旨 ,但细细辨绎 ,又往往与作品的意蕴暗合。本文从分析“误读”的成因入手 ,试图阐明“误读”的审美价值及其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悲剧 ,壮族民间叙事文学与壮族当代小说有不少相同或相似的主题 ,但在作品中却有不同的表现 ,它们的悲剧审美特色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本文将从自然悲剧主题、社会悲剧主题、婚恋悲剧主题三方面对二者悲剧主题及其审美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都市民间”理论的提出,表明1990年代以来文学“无名”格局中的知识分子参与中国都市小说叙事的一种新的观照方式。知识分子的审美分析与精神启蒙构成当代都市叙事现代性追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后期以来文学领域的世俗化审美进程,在两条线索上并行展开:一个是精英文学的平民化转向;另一个是通俗文学的大众化演变。媒介文化将大众审美精神注入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审美实践中,生成了文学世俗化审美的价值和观念体系。在历史的维度上,精英文学的世俗化审美实践用传统通俗文学的历史合法性开道,用通俗文学的元文学性和文学源流关系来论证文学世俗化审美的文学本质意义。在现实的维度上,精英文学的世俗化审美以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批判,表现出与传统世俗文学不同的超越性。媒介文化在文化品质、文本生成和主体关系等方面,构建了新的文学世俗审美面貌和文学世俗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新审美主义(New Aestheticism)是“理论之后”西方理论界以文学为本位而兴起的文学批评思潮,在呼吁重建文学制度的过程中整合美学话语时形成的概念和方法。新审美主义一方面强调具体文本的独特性与互文性;另一方面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它既不是彻底转向旧式“审美”,也不是彻底偏离“文化”研究,而是试图在文本的事件性与事件的文本性之间建立新的平衡,经由文本细读重新定位文本的文学性、审美性、事件性以及实践性,呈现出文学向文化全面伸展和文化向文学开放的新的实践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20.
新的媒介载体的出现会导致文学文本形态的变化,而文本形态的演变又必然带来文学观念的转变,引发有关文学本质的争论。文学发展史上,文学文本由口语文本——文字文本——多媒体文本——可视文本的转变很好地验证了上述观点。文学演变的这一规律对于研究当前文艺热点问题很有启发价值,目前电子新媒介技术导致文本形态多样发展,由此引发的文学泛化、文学终结等问题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