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应星是明代杰出的科学家。本世纪以来,国内外出现了不少研究宋应星及其著作《天工开物》的专家、学者,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对于宋应星《天工开物》的写作动机等问题,至今还未有人涉及。为此,我们根据宋应星纪念馆所存资料和去年底掘墓时所获材料,对其著述《天工开物》的动机作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七十年代初期以来,国人研究“宋学”的人日益增多,成为中国学术界一个热门的课题,形成了研究的高潮。如《天工开物》一书,先后有各种印本,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注释本、新注研究本、还有英、日、法、德等国译本。《野议》、《谈天》、《论气》、《思怜诗》四种学术著作、有上海人民出版社白文本、江西人民出版社王咨臣注释本、宋应星的传记却比较少,只有潘吉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杨惟增《宋应星思想研究及诗文注释》、谢先模《宋应星年谱》、王咨臣《宋应星年谱稿》(待印)王河、王咨臣《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宋  相似文献   

3.
宋应星(1587——约清顺治年间),字长庚,我国十七世纪卓越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其著《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建国以来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这一研究被进一步推向  相似文献   

4.
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是江西省奉新县宋埠乡人。他怀着造福人类的目的,撰写了“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天工开物》卷头自序)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它是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最丰富地保留了我国的科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国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1587年——1661年)四百周年诞辰,也是他撰写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初版的三百五十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不但重新认识到宋应星的科学成就,同时也将追索到他作为一个杰出科学家所具有的自然哲学思想。宋应星的自然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天工开物》、《论气》、《谈天》等著作中。  相似文献   

6.
明末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曾通过对农业、手工业的考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最优秀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引起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他在哲学思想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从《天工开物》以及近年来发现的《谈天》,《论气》等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宋应星通过对自然界进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宋应星的传世著作除《天工开物》这部科技名著外,尚有《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等四种明刊孤本。其中,《思怜诗》由十首《思美诗》和四十二首《怜愚诗》组成,反映了宋应星对人生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批判,是研究宋应星和明末社会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十七世纪卓越的科学家,宋应星的名字人们都很熟悉。可是实际上我们对他的了解和研究,主要还是局限在一部总结我国农业和手工业成就的《天工开物》上。《野议》是宋应星的一篇重要政论著作,本文试图论述《野议》中宋应星的社会改革思想,以补宋应星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9.
<正> 宋应星是明代末年著名的科学家,他的不朽著作《天工开物》早为世界科技界所推崇。同时,他不仅深入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和生产过程,而且十分重视从哲学上进行概括和总结。他在《天工开物》的基础上写出的《论气》、《谈天》等著作,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光辉,无论在自然科学史或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以求教于学术界先进。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宋应星对王夫之的启发中国人民大学葛荣晋教授等,早已探讨张载、王廷相与王之的思想传承和革新,但是未尝注意宋应星对王夫之的沾溉。武汉大学萧父教授主编《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引论》,载李维武《王夫之论“生”和“死”》,徵引李时珍《本草纲目》与方以智《东西均》科学化的生死观,然而全书亦不涉及宋应星。最先论述宋、王关系的书,是中国科学院潘吉星《宋应星评传》。宋长庚《谈天》首章善用《吕氏春夏·察今》“刻舟求剑”对顽固的教训,形容登东岳泰山看日出时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盐源与人类文化的发展玄永栋人类是绝然离不开盐的。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讲得明白:“口之于味也,辛酸甘苦年绝一无恙。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倦怠恹然。”既然盐为人的生存与健康之必须,人类当然本能地去追求它。正如水为人类生存所必需,早期人类...  相似文献   

12.
宋应星的著作,除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外,传世的还有明崇祯刊本《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四种,合订一册,藏江西省图书馆。一九七六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标点出版,书名《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思怜诗》共五十二首,其中《思美诗》十首、《怜愚诗》四十二首。卷端有宋应星作的《思怜诗序》,序文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于1303年完成中世纪杰出的数学著作《四元玉鉴》以后,中国科坛在近300年的时间里,未能有与之匹敌的科学创造问世。首先打破这一科学沉寂局面的是明末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又有朱载堉的《律吕精义》,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相继问世。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一个国家先后有五位科学家做出世界第一流的重大科学贡献,这不仅是中国科学史上少有的奇迹,同时也是近代科学诞生以前世界科学史上少有的奇迹。也  相似文献   

14.
论明清时期粤闽台的蔗糖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明清时期粤闽台三省是我国蔗植业和蔗糖加工业的最重要生产地区,早在宋代前后,全国有五大蔗植区,番禺、福州就占二区.蔗糖在该地区国民经济中占着重要地位,是传统的外销商品,其商品市场遍及国内外.在研究华南、东南区域经济史中,它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一、蔗植业的商品生产由于地理条件的优越和气候环境的适宜,粤闽台是我国最适宜种植甘蔗的地区,其产量居于全国之首.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甘嗜》条作了估量分析:“凡甘蔗有二种,产繁闽广间,他方合并,得其十一而已.”  相似文献   

15.
明末江西著名科技文献《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1587—166?),既是一个博学的科学家,又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哲学家。他在总结我国传统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自然哲学的概括,对元气本体论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和发挥,在不少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当时的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6.
宋应星是我国明代末期的杰出科学家,他在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作出了独到的贡献。 一、宋应星进步的自然哲学思想 从宋应星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宋应星自然哲学思想的核心。 宋应星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当时是十分突出的。他认为“盈天地皆气也”。这“气”是什么东西呢?他解释道:“气本浑沦之物”(同前),它充满了整个宇宙空间,是一种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7.
素描在绘画艺术中,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功能,同时也可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存在.但这还不是它的全部意义,通过阅读、观看<达·芬奇的素描手稿>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可以体验到素描的另一类作用,这是一种通过对山川、地貌、人体器官和各种器械的记录而记载事物和传承文化的功能,它既是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和对事物的认知力.  相似文献   

18.
“变易”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早形成的范畴之一,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和”、“奇”、“神”等关键词的分析入手,描述“变易”观念的萌芽;并通过对《易经》《老子》《易传》三部代表著作的分析,认为《易经》开启了以“变易”来关照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先河,《老子》进一步在理性的层面上扩展了它的内涵,《易传》集其大成,确立了传统的“变易”观念。《老子》的“反”、“道之动”与《易传》的“变通”、“刚柔相摩”的变易模式及变易动力观念,自其诞生以来,一直影响了历代思想家对自然、社会以及思想等演变的看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学术探索》2009,(6):F0002-F0002,F0003
作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和翻译家,贺麟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的重镇。在他的“新心学”中,他试图融西方哲学(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与中国哲学(主要是陆王心学)为一体,先后发表了《近代唯心论简释》、《文化与人生》、《当代中国哲学》等论著,苦心建构自己的“新心学”思想体系,在哲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十一月三日,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和中国《水浒》学会筹委会在历史名城襄樊联合举行了《三国演义》、《水浒》第四次全国学术讨论会,于是《水浒》学术界盼望多年的“中国《水浒》学会”终于在十一月三日下午的两会联合闭幕式上正式宣告成立。会上民主选举了“中国《水浒》学会”正副会长、正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