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友》2011,(11):55-55
有读者来信询问:什么是抑郁症?此病的基本症状有哪些?据以诊断此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现根据有关资料作些解答。希望读者能像这名来信者一样,增加对抑郁症的了解,加强对本病的预防。抑郁症属于精神科(心理科)疾病。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包括躁狂症、躁狂抑郁症、抑郁症、环性心境状态等疾病。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确立益气温阳法治疗抑郁症,结合理法方药,完善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depression)在精神病学分类中属于心境障碍,本病包括两个相反的临床表现,即抑郁症和躁狂症,两者即可循环发作,也可单相发作。在老年患者以抑郁症多见,因此老年期抑郁症是一种老年功能性精神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但影响日常生活,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行为,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我们在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中也发现,老干部在患有身体疾病的同时,还患有不同程度老年期抑郁症。现在我就老干部抑郁症病因、治疗以及预防保健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根据抑郁症患者对健康类自媒体的接触现状,构建了自媒体信息接触对患者认知及就医态度的影响模型。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基于213位抑郁症患者的问卷数据,对比了抑郁症患者与普通人的认知差异,考察了抑郁症患者的“多元无知”现象,并探索了媒体信息对患者人群的影响。研究发现:(1)抑郁症患者与普通人对抑郁症的实际认知之间存在偏差,出现多元无知现象;(2)抑郁症患者感知自媒体存在偏见,进而高估普通人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负面态度,由此强化病耻感;(3)抑郁症患者推测自媒体会对其他抑郁症患者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感知也增强了患者自身的病耻感;(4)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对其就医态度产生了负向预测效应。本研究的发现有助于从传播效果的理论层面解读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和就医意向,对改进健康信息传播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抑郁症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当前世界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之一,在我国也影响着很大一部分人群。由于自身、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在校大学生较易受到抑郁症的侵扰,因此抑郁症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对大学生抑郁症进行教育干预和心理治疗时,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应从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出发,加强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早期预防,同时高校也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性教育以及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救助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和疏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福建农林大学16个学院232位学生的心理情况,分析了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疏导和预防措施:(1)做好"三早",即早发现、早疏导、早治疗;(2)建立心理健康档案;(3)建立和培训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引导抑郁症患者参与社团活动;(5)鼓励抑郁症患者参与体育活动;(6)引导抑郁症患者欣赏音乐;(7)鼓励抑郁症患者参与趣味游戏。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的认知理论阐释及其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症在当今社会呈多发趋势,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因素在抑郁症的产生中起关键作用。认知偏差和悲观性归因风格是抑郁症产生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社会规范、家庭教养、他人评价、个性特点等因素影响着个人认知方式和归因风格的形成;归因训练和认知治疗是干预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网络作为现代重要的新闻媒介,能否客观地呈现抑郁症患者的形象,影响着公众对于抑郁症的认知。用福柯的权力理论分析了新浪网、凤凰网这两个新闻网站在建构抑郁症相关议题时所呈现的价值倾向和新闻偏差,进而揭示抑郁症患者的他者形象产生的原因——网站受到权力干涉而回避报道抑郁症背后的社会因素,聚焦于公众人物而忽略普通患者的真实处境,最终将其演化为一种具有娱乐和猎奇意义的符号。  相似文献   

9.
王刚 《百姓生活》2013,(8):75-75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心理疾病的风险正在世界各地上升,其中,最常见的焦虑、抑郁正困扰着全球约一亿二千万人。在我国,超过26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数据显示,在我国有260~390万人会因抑郁症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90%的抑郁症患者都意识不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对于抑郁症,很多人都会认为只要放宽心,想开些,过段时间自然会好。其实,抑郁症是严重的心理疾病,与一般的悲伤、自责或郁闷等单一的负面情绪不同,抑郁症会给人带来影响更深重、持续时间更久的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10.
老年抑郁症是指存在于老年人(≥60岁)这一特殊人群的抑郁症,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身体不适等,且不能归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1]。世界各地老年人精神疾病调查显示,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16%~26%,而我国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随老龄社会进展日趋上升,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健康挑战,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为了评估抑郁症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在Web of Science核心库和中国知网上检索了2013—2022年发表的文章,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分析了6 828篇英文文章和38篇中文文章,以研究该领域的趋势、地区、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和共同引用。结果显示,抑郁症疾病负担研究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已经达到很高的成熟度。美国在该领域占主导地位,排名前十中80%的作者和40%的机构来自美国。美国的相关机构、专业研究人员和高影响力期刊的数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使其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先国家。关键词和共同引用分析显示,抑郁症疾病负担研究的热门话题包括筛查工具的开发和优化、心理困扰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抑郁症和慢性病之间的联系,以及耐药抑郁症的治疗和管理。该研究为抑郁症疾病负担研究的当前趋势和热点提供了见解,可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以减少抑郁症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2.
《可乐》2006,(10)
越是大红大紫的明星,越可能患上抑郁症。本月即有一位女星传出得了抑郁症,而另一位女星抑郁症症状更加明显。传出得了抑郁症的是台湾当红组合 S·H·E成员 Ella。先有她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讲粗口的消息传出,后又听说在录制电视节目《九点什么都有》,被问到近来心情时,她竟放声痛哭,完全不顾还对着摄像机。Ella 平日总是笑容满  相似文献   

13.
《人生与伴侣》2006,(8):6-15
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目前,抑郁症已成为21世纪三大疾病之一,患病率占世界人口5%左右,仅亚洲就有5000万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患者常有痛苦的内心体验,是“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自杀率高达12%-14%。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抑郁症将在2020年成为第二大病症,仅次于心脏病。所以,有人称它是隐性杀手,出有人称它是第一号杀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所带来的问题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且糖尿病和抑郁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心理社会因素及抑郁症对糖尿病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心理治疗对消除糖尿病患者不良心理因素,减少抑郁症的发生,改善抑郁情绪,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及提高治疗依从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心理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抑郁症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好久没有打开微博,今天打开微博,新浪新闻里满满都是乔任梁自杀的消息,虽然我并不是太熟悉这个明星,也没怎么看过他的表演作品,但是一个才28岁,长相帅气的男生就这样去了另一个世界,实在是很可惜!听说他生前曾患严重的抑郁症。抑郁症离我们遥远吗?并不远。朋友圈里得过抑郁症的朋友很多很多(张国荣因为抑郁症在2003年4月1日跳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3例已确诊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SDS评分,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并进行SDS评分。结果123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伴抑郁症51例,发生率为41.5%。冠心病心衰抑郁症的发生率44.4%,肺心病心衰抑郁症的发生率48.9%,高血压伴心力衰竭者抑郁症的发生率30.7%,其它原因致心衰抑郁症的发生率29.6%;加用抗抑郁药物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SDS治疗前后分别为(56.29±5.04)分及(34.73±3.7)分(t=11.575,P〈0.01)。结论抑郁症可增加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病危险度及病死率,慢性心功能不全与抑郁症相关,其因果关系可能是复杂的,双相的,故在治疗患者原发病基础上,更要重视相伴的精神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老年人的精神障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国外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在10%左右,我国的一些小规模调查显示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病率接近7%,这两个数字已经远超过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工业化、都市化发展,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相应增加。在发达国家抑郁症有“精神性流行感冒”之称,这是因为其传播范围广、受其影响容易。由于老年人常伴有躯体疾病以及生理心理的改变,又受到经济状态、社会伦理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极易诱发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了实现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检测,将Logistic回归模型与Noisy-or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用于抑郁症早期识别和检测的风险预测模型LRANO.在该模型中,Logistic回归用于计算不同风险因素对抑郁的概率贡献,Noisy-or模型将各种模型参数整合,形成最终的抑郁症风险预测模型.此外,通过在爱尔兰老龄化纵向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情感性障碍患者脑诱发电位(BEP)变异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国产脑诱发电位仪,记录了41例抑郁症、24例躁狂发作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者的3种脑诱发电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和躁狂发作组均出现脑诱发电位主成分波幅降低,抑郁症VEP/P2潜伏期延迟[正常对照组(194±19)m s,抑郁症自杀史阳性组(212±22)m s,抑郁症自杀史阴性组(209±17)m s,P<0.01]。两组患者的BEP改变主要与患者有无自杀行为史有关。结论脑诱发电位临床价值得到了初步证实,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生物学指标研究中需进一步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