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流变论--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文学的辉煌,其内在推力是现实主义小说诗学理论逻辑进程的不断反刍.从"伤痕文学"到"寻根文学"的演绎,个中现实主义诗学理论之探险,鼓荡着文学本位的一再位移,从而终结了传统现实主义,又锻打着新现实主义诗学理论的新质.  相似文献   

2.
从抗战初期理论的偏狭性到抗战中后期对文学本质的把握,重庆抗战文论中的现实主义理论不断得到深化,这一深化促进了重庆抗战文学的发展。重庆抗战文学现实主义理论的深化既是抗战文学所留下的需不断思考的问题,也是目前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从抗战文学中反省后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传统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们之所以选择现实主义,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从进化论的文学观念出发,认为新文学应该从现实主义开始追赶西方文学的最新潮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在于现实主义的特性适合了他们建立社会革命的意识形态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代新加坡最有影响力的英语女作家之一,林宝音在新加坡国内外享有巨大的声誉.林宝音用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描绘了当代新加坡社会的人生百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林宝音的小说创作反映了新加坡英语文学从批判现实主义到新现实主义的转变,是新加坡英语文学的一个缩影.学习和研究林宝音的文学创作,对于我们了解新加坡文学和新加坡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语义的角度看,Realism一词不仅指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而且还指哲学中的唯实论和社会生活中待人处事的一种求实务实的态度。当人们把现实主义概念与文学联系起来时,首先是指一种文学流派,尤其是指十九世纪上半叶崛起在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然而,越到后来,人们越愿意将它作为一种文  相似文献   

6.
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流派,其发展经历了19世纪的"一统天下"到20世纪的彷徨困惑和多元化转生的变化过程。本文从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了其在受各种文学思潮质疑的同时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基于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所蕴涵的高度的人性关怀感和强烈的开放精神探讨其在新的时代所具有的话语表述空间和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7.
从现实主义文学在 1 9世纪欧洲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它的肯定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对它的改造三个历史阶段 ,可以看出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性质和中国革命选择现实主义文学的内在逻辑。现实主义文学的精神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既有基本的一致性 ,也有内在的差异性。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 ,对两者矛盾关系的忽视、歪曲 ,简单以革命原则 (政策 )修正、改造现实主义文学 ,导致了以前者统一后者、取消后者的悲剧。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怎样发展现实主义文学 ,无疑是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回顾并深入认识现实主义文学三个阶段的历史 ,则是研究这个重大课题的一个必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变。如果说19世纪以前以"模仿说"为传统的现实主义可以称为"古典现实主义"的话,那么,在科学精神浸润下产生的19世纪现实主义则可称为"现代现实主义"。现代现实主义作家为19世纪自然科学成就所鼓舞,并汲取其思想、理念与方法之精髓以滋养自身的文学创作。其中,科学类比与科学实证方法让现代现实主义作家把文学创作视作对人与社会的科学研究与实验,追求文学文本在科学意义上的"真实性"与"写实性",从而全面改造了传统"模仿说"意义上的"古典现实主义",达成了"现实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现代现实主义是19世纪自然科学在当时西方文学中结出的重大果实。  相似文献   

9.
王钦峰 《学术研究》2005,24(12):133-136
在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关系史上,司各特历史小说对法、俄两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欧洲各国现实主义文学关系的主流是俄国和西欧文学间的交互影响;英、法、俄三国现实主义文学之间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蒋光慈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现象级"作家,其创作具有巨大的阐释价值和学术增殖意义。从文体学和主题学层面来看,蒋光慈的报告文学式小说是跨文体的非虚构写作,不仅具有文体创新价值,更以实录精神和阶级意识为现代中国留下了"历史的证据",因而在中国新文学由启蒙文学向普罗文学和"人民文学"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现实主义文学"源流来看,蒋光慈小说批判"资本的权力"和都市贫富分化现象,更接近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文学本质,不仅使茅盾藉以扬弃了普罗文学的幼稚病进而创作出具有经典意义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制《子夜》,而且对于今天反思"无边的现实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