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钦同志的《庄子有阿 Q 精神吗? 》(《江淮学刊》1963年第4期)一文,基本上可以概括成这样两个意思:(一)说庄子有阿 Q 精神,就是把庄子思想现代化;(二)鲁迅在《阿 Q 正传》中所描写的雇农阿 Q ,其人品质糟得很,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庄子好得很,他不仅没有阿 Q 精神,而且是情操高尚的人。我认为陆钦同志的观点及其论证方法都是错误的,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一点,他是误解了关锋同志的意思,并借口反对现代化,割断历史联系。第二点,抽象的谈论“反抗”、“战斗”、“骨气”之类的东西,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分析。下面我提出自己的看法,同陆钦同志讨论。一、说庄子有阿 Q 精神,就是把庄  相似文献   

2.
论韩非(下)     
五下面我们将论证韩非思想的消极和反动因素。韩非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然而,他的思想和实际生活却是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革命的时代潮流。在评价孙中山先生时,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在政治上他是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而在哲学思想上(在世界观上)又是基本的唯心论或二元论这样严重的两重性(《新民主主义论》)。那么,就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理论家的韩非来说,他  相似文献   

3.
“重写文学史”是近十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系统最为强势的话语行为。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和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是最具代表性的史著。它们从诸多方面体现了当下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它们为 2 1世纪新型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出现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道家思想演变看庄子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评价庄子及其哲学思想,目前史学界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人不同意庄子是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和主观唯心主义者的论断。问题牵涉面很广,这里只从一个侧面——先秦道家思想演变的总线索、总面貌来探讨庄子哲学的性质。当然,庄子和战国时儒家、名家等其他学派也有某些思想牵连或相互影响之处,因限于篇幅,本文不拟涉及。  相似文献   

5.
(一) 庄周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曾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这部书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美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影响都是深远的。郭沫若同志认为:“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鲁迅与庄子》)秦汉以来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又何尝不是如此?春秋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而儒、道、法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三家。庄子正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二千多年来,它的哲学思想吸引着历代的思想家,今天,《庄子》的研究方  相似文献   

6.
《逍遥游》居《庄子·内篇》之首,也是整部庄子的第一篇。它是《庄子》一书中人们最为熟悉,也是影响最大的篇章之一,在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的目的是从分析篇章结构入手,对《逍遥游》的主题,及其在庄子哲学体系中所应占据的地位,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道学集大成者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历来被称为隐逸派代表人物。其世界观同历来被奉为正统的儒家学说形成鲜明对照。然而恰恰是庄子的美学观,给予中国文学的发展以极其重大的影响。“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郭沫若:《庄子与鲁迅》)本文试图对其中的原因作一点探究,以为当代文学提供一种观照。  相似文献   

8.
乐府作为专掌音乐的专门机构,始设于何时? 对于这个问题,历来说法不一。一般皆从《汉书》作者班固说,始于汉武帝。如罗根译《乐府文史学》、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等著作皆持此说。但也有不同说法。如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认为乐府始于汉惠帝;新版《辞海》“乐府”条则谓始于秦代,可惜都无例证,难以使人深信。  相似文献   

9.
《琵琶记》作者高明(字则诚)卒年,今存三说。宗典编《柯九思史料》,吴海林、李延沛编《中国历史人物辞典》都认为高明卒于约1380年。不知其所据。概以推测,故置匆论。湛之依据清代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所收《题<晨起>诗卷》一文,认为“高明是在明朝建立前九年的至正十九年(1359)逝世的”。此说一出,影响颇大,为游国思、王起等《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中国文学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一《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庄书问世两千多年来,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过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影响。魏晋时代的嵇康公然宣称:“庄周吾之师也。”(《与山巨源绝交书》)宋人叶适说:“自周之书出,世之悦而好之者有四焉: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奸邪者济其欲。”(《水心文集》)章炳麟说:“命世哲人,莫若庄氏”。(《庄子解故》)鲁迅先生对《庄子》有很高评价:“其为文则汪详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曾说:“庄子固然是中国有数的哲学家,但也是中国有数的文艺家,他那思想的超脱精微,文辞的汪洋恣肆,实在是古今无两。”(《今昔蒲剑》)侯外庐先生在《中国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学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学史,不是单一的汉民族的文学史,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以往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中,辽金文学却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就是元代文学除元曲之外,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辽金两代,此前并无一部像样的文学史。影响最大的两部文学史著作,即文革以前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和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不过把辽金文学附翼在宋代文学之后,成为宋代文学十数章中的一章而已。究其原因,对辽金文学的缺乏了解恐怕是个重要因素。而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梓行的周惠泉先生等主编的《辽金元文学史话》却以空前的规模,以“史话”的形式,展示了辽金元文学的全貌。全书评述作家达180余人,覆盖面之广直至今日创所未有,可以说它填补了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的“空白”。这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建树。  相似文献   

12.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处在由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动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积极主张变法,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公元前三六一年,他从魏国到了秦国,受到秦孝公的信任和重用,进行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变法运动。这时,秦国正处于新旧社会变革的关鍵时刻,新兴地主阶級和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商鞅变法是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加速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和没落奴隶主阶级的灭亡,对正在崩潰中的奴隶制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因此,秦国的没落奴隶主阶級对这场变法,必然进行拼死的  相似文献   

13.
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孔子,一生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奔走呼号。他梦寐以求的是恢复西周初年奴隶制的黄金时代,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封建社会中的“圣人”。把他抬高、尊崇的并不是他为之服务的奴隶主,却是取代奴隶主统治的后世封建主。在他生时,穷困潦倒,不为奴隶主所重视(至多鲁哀公称他为“尼父”),到他死后的若干年却时来运转,青云直上。对于这些矛盾现象如何解释?说他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当时真正的封建地主阶级还未出现,说他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则后世地主阶级对他尊奉的道理何在?情况虽然复杂,矛盾似难解决,但只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导我们研究工作,也还是能够说明的。我认为,孔子是当时奴隶主阶级的改良主义思想家。其思想:一、始终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二、他要奴隶主改变一些统治方法;三、其改良主义主张,客观上符合日后地主阶级的要求。于是封建地主阶级择其所需,把孔子塑造成封建社会的“圣人”。  相似文献   

14.
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此之前,国内流行的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学所余冠英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等文学史著作,主要是五、六十年代的产物。这些著作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困于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局限,主要从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角度界定文学,并以此为基础来论述文学的发展观。时隔三十年,学术界早就不满足于这种阐释方法与阐释角度了。有识之士在中国文学的具体研究中也早已突破了反映论的樊篱,对中国文学作品和文学…  相似文献   

15.
初唐四杰之称究竟始于何时?唐代史料中无正面回答,迄今所见的国内文学史家们的著作中大致有三种意见:一种是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提出的“高宗至武后初年”说;一种是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提出的“唐太宗贞观中年以后至武后当政期间”说;第三种可以称为“麟德说”,刘开扬先生在《唐诗通论》中定为“龙朔(661一663)和麟德元年间”,何林天先生则考订为“麟德二年”(其文载《光明日报》“文学遗产”588期)。拙意此三说皆难成立,现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6.
游国恩等同志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一部为高等学校中文系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教科书。它出版以后,我们曾采用作为中国文学史课的教材。一年多来,我们在备课中曾多次考虑、讨论该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題,特別是学生们所反映出来的大量意见,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我们漸漸地感到,这部《中国文学史》虽然有其一定的成就,但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曾评价《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之。”这是从文学史的角度说的。《庄子》的思想内容怎么样呢?常能听到的多是“怪诞”、“唯心’的评价。但不管怎么说,无论是文学史上,还是哲学史上,《庄子》的地位都十分重要,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广泛深远。1987年夏,贵州人民出版社为弘扬民族文化,决定出版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庄子》为首选书目。承出版界同仁的厚爱,把《庄子全译》的工作交给了我,我又有了通读《庄子》的机会。现在《庄子全译》已经问世两年,其深邃玄妙的哲理,意气纵放的思辩,超然飘逸的意境,妙趣横生的旨趣,至今仍久久留存于心底,总想有机会把这次通读的感受再清理一下,用以就教于大方,讨论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被教育部指定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其编写方针是守正出新,但实际并未达到这一目标,本文从文学史教材建设的角度对袁编《文学史》进行学理批评。认为:若与章编和郭编《文学史》相比,袁编《文学史》的主要缺陷表现在三个方面:体例欠严谨;增补欠合理;分析欠水平。  相似文献   

19.
《庄子》与现实主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古及今,《庄子》无论在哲学思想上,或是在文学领域,都是一部具有不小影响的书。对于《庄子》的散文,研究它是否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不仅仅关系到这一部书,还涉及到对于中国文学史上许多作品如何评价的问题。不过,我们研究《庄子》这部思想极其复杂的作品,应当看到它的主流或总的倾向,这样我们才不致走入歧途,得出错误的结论。列  相似文献   

20.
从《庄子》谈到中国特色的浪漫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以前,我们的文学史、文学批评史著作大多认为《庄子》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不久,有些论者为了抬高庄子的地位,反对以前打棍子、扣帽子的作法,提出了《庄子》的现实主义特征问题.于是,学术界就产生了一场关于《庄子》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的论争.陶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