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威尼斯商人》是莎土比亚的著名喜剧,是他早期喜剧中最富于讽刺意义的一部。这部喜剧在作家的创作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莎士比亚由喜剧创作向悲剧创作过渡的里程碑。它具有深刻的悲剧内容和丰富的喜剧情节相结合的特点,在艺术上全面体现了莎士比亚的喜剧艺术成就。 《威尼斯商人》有三条线索平行发展。全剧形成了喜剧性的结局,三对青年男女结成美满婚姻。可是就在喜剧情节中却包含着  相似文献   

2.
《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中,是最富于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杰作。英国朗曼出版公司出版的《英国文学指南》所提供的新资料认为,这部喜剧是莎士比亚于1596~1597年间创作的,①当时莎士比亚才三十三岁,正是创作的丰年。这部喜剧的内容,和他的另外几部剧本如《奥瑟罗》、《第十二夜》、《皆大欢喜》一样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所著《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莎士比亚所塑造的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之一。长期以来夏洛克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贪婪,吝啬,残忍容一身的不受欢迎的反面角色。强烈的金钱欲使他失去了人的正常感情,成为一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一个残酷无情的家长。他把钱视为命根子,甚至他认为金钱比他的女儿更重要。这一切评价似乎已成定论。然而作为一个犹太商人,我们还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性格多面性的立体形象,他作为一个放债人,也有令人同情的一面——要求在人格上与他人平等,他为奴隶代言,这是他令人敬佩的一面。本文拟从夏洛克的地位,处世方式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来探讨夏洛克形象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4.
《威尼斯商人》的主人公之一夏洛克的性格具有复杂性:作为犹太人,受到歧视,令人同情,但他又是个高利贷者,阴险狠毒,吝啬贪婪,令人痛恨。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反映了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冲突。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矛盾,他们各自代表一种文化和宗教。在这部喜剧中,宗教冲突异常明显。夏洛克代表的是犹太教,安东尼奥所代表的是基督教,取得胜利的当然是主流文化所代表的宗教,即基督教。  相似文献   

6.
《威尼斯商人》一直被划在喜剧之列,而前苏联著名学者谢皮洛娃在《文艺学概论》一书中指出:“别林斯基是完全正确的,他认为古典正剧的真正创始人是莎士比亚,而不是18世纪的正剧作家们,并且把《威尼斯商人》看作最初的完整的正剧范本之一.”如果我们完全接受他的观点,未免有牵强附会之嫌,但我们若从该诗剧创作的历史时代背景、诗剧的矛盾冲突、夏洛克形象的塑造等方面来考察的话,就会发现该剧具有一定的正剧因素.《威尼斯商人》创作之前,英国国内正经历着“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早期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大量产生,与此同时,英国在海…  相似文献   

7.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出特别优秀的风俗喜剧,约写于1596-1597年。全剧共五幕十九场。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城邦和贝尔蒙特。一位名叫巴萨尼奥的威尼斯青年想向富家淑女鲍西娅求婚。为了筹集费用,他先找商人安东尼奥借钱。朋友虽富,但因商船都在海外,手中没有现金。情急之下,安东尼奥只好以他的名义向他的“仇敌”、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转借三千块钱。夏洛克是个复仇心重、诡计多端的家伙。当安东尼奥找他借债时,他竟然一反常态,不要安东尼奥一个子儿的利息,只是假意、开玩笑地劝他签订一个契约,约定三个月内到时还…  相似文献   

8.
夏洛克的悲剧与其性格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同哈姆莱特、福斯塔夫一起被公认为莎士比亚戏剧中最著名的三大典型.哈姆莱特是正义的化身,但在他的身上也存在着软弱的缺陷;福斯塔夫是邪恶的代称,但是他的性格里毕竟有人性的一面;然而作为这两者之间的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远非上面两个人物的综合.我们说夏洛克既不是一个万恶不赦的魔鬼,也不是个至诚驯良的绵羊.夏洛克就是夏洛克,一个犹太高利贷商人,一个任何人无法替补的角色,在那个人文主义时代,他被打上令人同情而又令人憎恨的双重烙印,形成了一种至今还常常让人纠缠不清的复杂的性格系统.  相似文献   

9.
德国喜剧作家格拉贝剧作《灰姑娘》的源头有三,一是他早期喜剧《玩笑、讽刺、讥讽及深层意义》,二是查尔斯.佩劳特的《鹅妈妈的童谣》中的《水晶鞋》,三是格林兄弟的《灰姑娘》故事。但剧作中又增加了高利贷者艾塞克和鼠变马车夫。前者源于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后者是其早期中的魔鬼形象的转变,可以游走于生活在现实世界和变幻莫测的魔法王国中。  相似文献   

10.
德国喜剧作家格拉贝剧作《灰姑娘》的源头有三,一是他早期喜剧《玩笑、讽刺、讥讽及深层意义》,二是查尔斯.佩劳特的《鹅妈妈的童谣》中的《水晶鞋》,三是格林兄弟的《灰姑娘》故事。但剧作中又增加了高利贷者艾塞克和鼠变马车夫。前者源于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后者是其早期中的魔鬼形象的转变,可以游走于生活在现实世界和变幻莫测的魔法王国中。  相似文献   

11.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形象一般被认为是一个贪婪、狡诈、吝啬而残酷的喜剧小丑。然而从文学表现手法以及社会文化背景来看,该剧亦可解读为一部以间距为喜剧,而内容为悲剧的作品;作为犹太人的夏洛克则是种族歧视和宗教迫害的牺牲品,他身上所承载的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还有种族和人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剧中人物夏洛克是一位利用金钱从事罪恶活动的有着铁石心肠的高利贷商人,安东尼奥等人是夏洛克疯狂报复的无辜的白人商人。然而通过分析作品发表的时代背景,从独特的角度分析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对几百年来遭人唾骂,人人喊打的犹太商人夏洛克大胆地寄予同情,对以鲍西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伪善,假慈悲以及金钱至上的道德观予以批判。  相似文献   

13.
对于莎士比亚脍炙人口的喜剧杰作<威尼斯商人>,人们过去大多限于论及其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以及关于矛盾而复杂的"吝啬鬼"典型夏洛克的成功塑造;近年来又有学者开始注意到其"亦喜亦悲"的创作风格.但是以上方面尚不足以囊括该剧的艺术特征.笔者认为莎士比亚对"突转"手法的妙用和对"幕后人物"的精心构设,亦为该剧不可缺失的两大显著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对于莎士比亚的喜剧杰作《威尼斯商人》,人们过去大多限于论及其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矛盾而复杂的“吝啬鬼”典型夏洛克的成功塑造。本文则以对鲍西娅之父这一艺术形象的具体剖析为切入点,从戏剧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就有关戏剧中的“幕后人物”问题展开一番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犹太人夏洛克是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他家庭事业的最终瓦解和他宗教信仰的被迫转向是16世纪受压迫遭欺辱的一代犹太人民的宿命,而作为犹太教的悲剧英雄,他屈辱而奋进的一生极大地丰富了《威尼斯商人》的人文主义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16.
尽管莎士比亚时代已过去了几个世纪,今天的威尼斯商人中也许不再有安东尼奥和夏洛克式的人物,商业资本与封建性的高利贷之间的矛盾斗争也成了遥远的记忆,但莎士比亚和他的《威尼斯商人》社会效应却在今天的威尼斯发挥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安东尼奥是莎士比亚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中主要的正面人物。但是,几百年来,学术界的一些评论者,总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个人物放在次要的地位,置于高利贷者夏洛克和富家嗣女鲍西娅之下。结果,对剧作人物的评论和主题思想的分析,随心所欲,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把读者和观众弄得迷离惝恍。有的把夏洛克当作民族英雄,说夏洛克是犹太人,异教徒,在对安东尼奥的斗争中,表现了民族自由的气概和宗教信仰的强烈感情。有的则凌驾于社会之上,从空洞的理念出发,抽掉剧作人物时代的阶级的血液,把他们变成抽象的情欲的代表,说夏洛克是贪婪、残酷和仇恨的化身,说安东尼奥是友谊、仁慈的化身,似乎这些人物不是社会现实活生生的阶级的人的艺术概括,只是作者设想的某  相似文献   

18.
威廉·莎士比亚 ( 1 56 4— 1 6 1 6 )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把莎士比亚和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看作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的两个最伟大的天才戏剧家”。① 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 37个剧本 ,2首长诗和 1 54首十四行诗。其中《威尼斯商人》是比较著名的一部。一、《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梗概《威尼斯商人》是一本喜剧 ,喜而不闹 ,演绎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表现的是市民社会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 ,还揭示当时社会的种族歧视和被压迫者对压迫欺凌的反抗 ,并通过戏文展示出一个商业社会的全景。《威尼斯商人》( 1…  相似文献   

19.
一部名著的接受历史,一方面受到作家主观意图和文本自身的直接限制;另一方面更受到接受者审美态度、价值立场、民族偏见、经济利益等诸方面条件的限制.自古以来,以犹太人作为嘲讽、揶揄和抨击对象的文学作品充斥文学史,最有影响的人物形象莫过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主人公夏洛克.这个人物身上承载了犹太人几千年来的耻辱和辛酸,而由于民族和种族偏见引起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的恶果一直到今天还在延续着,这虽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作家、评论家,但引起警觉和反省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的绝大多数喜剧,既不同于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漫画喜剧,也不同于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的讽刺喜剧,而是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抒情喜剧”或“浪漫喜剧”的作品。它的特点,不仅取决于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它所反映的社会内容,而且取决于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但是,莎士比亚并非一开始就体现了自己特有的喜剧风格,而是经历了一个阶段的创作实践之后,才走上了“抒情喜剧”的创作道路的。那么,他的第一步在哪里呢?在我看来,这“第一步”就在《维洛那二绅士》的创作上。正是在这个剧本身上,莎士比亚所独有的喜剧风格开始萌芽并显露出来。虽然这一风格特色,还有待于莎士比亚以后的喜剧作品去充实、完善和提高,但是它的“面目”已经呈现得十分清晰、明朗;甚至可以说,正是《维洛那二绅士》所体现的风格特色,照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