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科学技术工作者往往只注重科学技术的客观公共性,因而科学技术被看成仅仅是价值中立的,进而科学技术就会被仅仅当成一种谋取物质利益和提升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工具.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深度的科学技术化,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及感受生活意义的能力下降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无人幸免.由于无人幸免,因而也是一种公共性,只不过是负的公共性或坏的公共性.为了消解坏的公共性,就需建构一种好的公共性,即人本性公共性,这种人本性公共性就是科学技术的应有约束.  相似文献   

2.
祖先崇拜是儒释道等中国传统宗教与乡村社会生活秩序互构的内核.以祖先崇拜为代表的传统宗教伦理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相对稳定因素,并成为乡村生活秩序的内生性基础力量.在现代乡村生活秩序中,祖先信仰主要体现为:宣扬“祖先”和“孝”的理念、以家庭家族为单位完成敬祖仪式、构筑乡村社会的权力场域.对祖先崇拜进行适当制度化建构是协调国家、社会和宗教关系的很好途径,也有利于建立以内生秩序为导向的低成本乡村自治.  相似文献   

3.
涂尔干认为,宗教意识产生的真实根源是社会环境,神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宗教的本质就是集体意识,是对集体力量、对社会的崇拜,也就是说宗教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而非个人的理论。宗教活动是集体意识的表征。而宗教的信仰和仪式的存在和延续又加强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维系了社会的存在。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思想对当下中国社会道德信仰体系的整合与重建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涂尔干认为,宗教意识产生的真实根源是社会环境,神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宗教的本质就是集体意识,是对集体力量、对社会的崇拜,也就是说宗教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而非个人的理论。宗教活动是集体意识的表征。而宗教的信仰和仪式的存在和延续又加强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维系了社会的存在。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思想对当下中国社会道德信仰体系的整合与重建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乡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自然村落地区面临着向就地城镇化的城市社区形态演变,村改居社区能否实现优良的公共治理不但关乎人民的获得感,更会影响到城市群建设与区域联动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以西部四川省某市H社区为研究对象,以事件—过程为分析视角,阐释了H村落到社区转变中公共性治理的转变历程。研究表明,H村落向现代社区转变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治理逻辑,表现为乡村精英、家族—社区、基层政府三者间形成的公共性治理的“圈层结构”。村改居社区公共性治理体系构建需要将多元治理的参与平台制度化,治理过程要注重寻求传统文化与治理规则的平衡点,做好治理重心下移后社区服务组织化承接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桂西南壮族乡村地区,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传统文化的助推力量、内生动力的辅助功能,共同形塑着以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结构。壮族仪式传统以其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浸染的重要节庆为节点,呈递出时空关联下的地方文化诉求表达,展示了乡村社会治理中仪式传统的社会功能。同时,传统仪式文化在形塑壮族群众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同时,强化了壮族村屯共同体意识。在"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结构中,地方特色的主体性、内生性、传统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社会治理需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方仪式传统阐释的集体目标和情感归属,关注更具现代意义的具有内生性秩序规范的乡村治理内涵。  相似文献   

7.
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困境及其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条件,也是未来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方向。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体现在可达性高的公共场所、合作参与的集体行动、多元包容的空间理念、混杂复合的社会功能和公益共享的价值追求等五个方面。但处于转型期的乡村,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面临着可达性不足、公共参与的缺失、空间发展理念的迷失、社会功能的弱化以及公共议题的失语等公共性困境,给社会整合和乡村治理带来负面影响。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共建、共治、共享三个方面共同推进,重塑乡村公共空间公共性。  相似文献   

8.
9.
希腊神话与仪式是希腊诸多文化现象和原始人民社会生活的承载体,它已成为历代学者研究希腊宗教的焦点。他们分别从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不同的视角作出了对希腊神话与仪式及其两者关系的不同诠释。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一些学者作出的诠释进行探讨,并以纵向推进,横向作为切入点结合现实生活展开论述,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全面地分析希腊神话与仪式及其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美术馆的公共性决定了美术馆必须为最广泛的观众提供最大限度的文化艺术服务。美术馆除了具有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之外,还具有平等、解放等政治功能。宁波美术馆在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功能。未来,美术馆需要进一步从以艺术家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加强馆藏合作以合理配置行业资源,并通过建设虚拟美术馆、开展体验式教育等方式创新美术馆的展示方式,增强对公众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教师置身于科学研究活动中,其学术身份与科研公共性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基于米德符号互动理论,从"社会、互动与冲突""语言与心灵""主我、客我与自我"三方面搭建起研究分析的框架。通过对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历史演变、发展路径与科研公共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梳理可知,大学教师学术身份与科研公共性之间具有"依据与赋予的合理性""维系与纾解的正相关性""主动与被动的反思性"等正向关系。对这一关联性的审视与探讨,有助于加深对大学教师学术身份及其科研公共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的公共价值观是一个应当是如何的问题,而基督教的社会性则是一个本来是如何的问题.这就是说,一个宗教体系的社会性,直接制约着该宗教体系的公共性,左右着这个宗教体系的公共价值关怀及其社会表达形式.在现代社会结构里,凡是具有社会性的,就应当具有公共性.而这个社会性,即存在于国家权力与经济市场之外的领域之中;它的功能发挥,即能使所有的宗教体系呈现出一种现代社会亟需的公共理性,一种发挥在国家权力与经济市场之外、独立自在的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13.
田野调查资料显示,民间信仰的主体是自古式社会以来一脉相承的萨满教。在乡村社会中,它并不与民间道教和民间佛教纠缠不清,而是具有相对独立性。这进一步证实韦伯、张光直等学者的论断。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人对自然的震慑感及人与集体之间的依附感渐趋减弱,较为普遍的一种宗教虔诚感来源于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所需求的安全感。这使得许多相关宗教仪式、行为进一步民俗化,由宗教形式转变为风俗形式。  相似文献   

14.
如果将唐五代时期花间曲词看作文人之间、文人与民间情感能量互动行为中的"符号资本",那么花间词则可以看作是当时特定社会时期的流行文化符号。文章运用社会学互动仪式链理论,探究文人在"笙箫歌舞"的江南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微观情景中,在填词的社会互动的仪式链的交换情感乐趣中,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选《花间词》这一"符号资本"流行的传播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15.
撒尔嗬仪式是清江流域土家族特有的丧葬习俗,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是其能够长期传承下来的基础.文章以宗教人类学的视角,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撒尔嗬仪式功能以及组织形式的现代性变迁进行了探讨,认为撒尔嗬仪式完成了从神圣到世俗的转化过程,并且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仪式活动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维系信仰的策略之一.在雪域高原地域与宗教双重背景之下,藏族的煨桑仪式自形成之初至今,无论是作为宗教仪式还是作为民间性的活动都发挥着心理调节、规范与教化和社会整合的社会功用,但是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煨桑用物、煨桑习俗等方面发生着变迁,民族文化该何去何从,值得我们去思索。  相似文献   

17.
青年人才被赋予重建乡村振兴主体性的路径期待。以往研究仅关注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工具性方案和策略性逻辑,忽视了作为人才支撑的青年主体如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隐机制和深层逻辑。本文围绕青年人才主体有效与乡村振兴治理有效,建构了一个青年人才嵌入性和公共性与乡村振兴绩效的关联分析框架。运用“嵌入性—公共性”的分析框架,通过对闽南创业青年、浙东青年乡贤以及西南职业林农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嵌入性掣动治理能力、公共性制约治理意愿,治理能力和治理意愿叠加影响青年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绩效。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青年人才因治理能力及意愿张力呈现出不同类型主体失效和振兴绩效耗散,共同根源在于嵌入性与公共性的失衡。为此,异质青年人才在借道嵌入性提升治理能力的同时,通过机制化搭乘进行公共性调适,在形塑主体有效的基础上,经由组织化运作将主体有效转化为治理有效,最终促进不同面向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宗教与法律良性互动的必要性、条件和可能,提出了宗教与法律互动的模式和策略:坚持政教分离原则,保障宗教与法律的和谐共处。一方面要强化法律的社会控制功能,以法律确认、保护、引导宗教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弘扬宗教的积极向善精神,以宗教陶冶、滋养、促进法律生长升华。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我国村民自治建设进入了规范化阶段,乡村之间的权力关系因此也得以确认。但现实生活中乡镇政权与村民委员会之间仍然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交织状态。作者以鄂西黄村的实地调查来了解当前乡村权力的真实现状。  相似文献   

20.
涂尔干通过历史比较法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新划分为,以集体意识为精神内核的机械团结社会和以高度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有机团结社会,进而将工业社会以来的社会危机归结为社会失范。针对极端个体主义膨胀的困境,涂尔干相继不加偏颇地提出了法人团体和道德个体主义的社会重构策略,同时保证了社会团结的神圣性和个体道德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