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基于2015—2019年我国证券交易所发放的年报问询函,实证研究了作为非处罚性监管方式之一的年报问询函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到年报问询函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显著上升。作用机理分析表明,年报问询函通过声誉机制提高投资效率,使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提升。年报问询函包含的问题越多,年报被问询的次数越多;要求审计师发表独立核查意见,涉及税、风险、并购重组或关联交易等重大事项时,年报问询函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并购类问询函也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研究结论丰富了问询函监管制度和企业风险承担相关研究,有助于评估非处罚性监管的效果与完善非处罚性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披露监管的逐步变革,互动式问询函制度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3—2017年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可研究交易所互动问询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由此产生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互动问询可以通过挤压企业披露更相关的信息和增强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稳健性来增强公司债务融资能力,具体表现为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和增加债务融资规模。同时,交易所的互动问询具有溢出效应,能够增强被问询公司同行业同地区公司的债务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3.
预防性监管是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交易所问询函为主要形式的资本市场预防性监管是中国近年来资本市场监管的有益尝试。研究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预防性监管是否“溢出”到资本市场重要的信息中介——分析师及其影响机制,发现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后,分析师盈余预测更乐观。机制检验表明,分析师对收函企业发布的乐观盈余预测是基于财务报告问询函能有效发挥监督效应,提高收函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分析师对于收函企业的盈余预测乐观度受到企业回函特征、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非国有企业和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财务报告问询函能更有效发挥监督治理作用,分析师对于收函企业的盈余预测更乐观。  相似文献   

4.
问询函作为证券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的重要途径,主要针对高管法定责任内的信息披露问题且密切关注高管薪酬。考察问询函监管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后发现,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会显著降低高管薪酬水平和超额薪酬,这种治理作用在财务报告问询函或年报问询函中更明显。进一步地,财务报告问询函特征、市场化水平、产权性质、盈余管理程度以及两职合一均会影响非处罚性监管对高管薪酬契约的治理效果。此外,问询函还减少了高管在职消费和超额在职消费。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沪市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性运用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经过对2010—2013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政治关联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起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文章进一步对产权性质进行研究,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获取债务融资的能力更强,效果更显著。本研究在多因素交互影响的视角下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为缓解我国融资困境提供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大众对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度的提高,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否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2012—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以及分析师关注与内部治理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企业社会责任抑制了真实盈余管理, 分析师关注与公司内部治理均能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 且两者在调节过程中存在互补关系.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有效成果,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 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问询函是证券交易所常用的信息披露监管措施和工具,问询函公告后,被问询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反应值得研究.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5年问询监管事件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研究了问询监管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表明:问询监管对被问询公司总体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有显著影响,在问询公告前,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在问询公告后,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为正.而每天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在问询公告前为负且不显著,在问询公告之后显著为正.因而,证券交易所应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优化问询监管流程,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以实现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债务可分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根本成因是分税制后,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缺口",省、市、区间的竞争与官员考核制度也促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加大。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显性规模不大,但根据相关研究和信贷实践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较大。目前地方政府融资方式以发行政府债券、PPP项目和政府购买服务为主。地方政府债务总体规模大、与地方财务不匹配,导致偿债风险;部分地方政府隐性融资、违规融资规模大,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业务合规风险。地方政府类融资对商业银行来说,整体信用风险较小,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应提高合规意识,学习监管政策要点,规避合规风险,全面掌握辖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投向与偿债风险等。地方政府应在熟悉掌握监管政策的前提下,采用合法、合规方式融资。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业绩承诺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1年的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业绩承诺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非效率投资和财务困境对业绩承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起到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较低和公司年龄较大的样本公司中,业绩承诺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更为显著;产品市场竞争促进业绩承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关系;年报问询函监管抑制业绩承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关系。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如何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经验证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2011—202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多分类Ologit模型、Logit回归模型与泊松模型,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降低企业违规倾向、减少企业违规次数,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信息透明度在分析师关注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非国有控股、内部控制较差、审计质量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分析师关注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为加强企业合规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分析师制度,以保证分析师的独立性和提升分析师关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2010—2018年我国沪深A股矿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引入研发创新和分析师关注检验二者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企业环境责任会促进研发创新,研发创新在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环境责任促进分析师关注,分析师关注在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发现了企业环境责任—研发创新—企业价值、企业环境责任—分析师关注—企业价值两条实现企业环境责任转换为企业价值的路径。文章将丰富企业环境责任的理论研究,并对企业环境责任和创新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债务融资是企业的一种外部融资方式。企业将获得的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和生产,可以促进生产结构的升级和经营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解除企业的债务约束,进而提高企业产值是目前我国债务融资关注的重点。为了降低重污染行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文章从媒体关注这一视角入手,以 2015—2017年媒体关注下的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债务融资成本和环境信息披露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文章提出的假设。理论分析表明:高质量的环境信息披露不仅能向市场展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增强企业口碑,提升投资人的信心,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合作过程中投资人和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节约双方时间成本,进而有助于企业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资金投入。媒体可以通过信息传递弥补投资人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且能通过监管机制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从而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媒体对企业环境信息的关注度越高,企业的融资成本越低。媒体关注是一种外部的监管机制,企业内部环境信息的公开是一种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二者相辅相成,不仅可以保证企业优势的充分发挥,还可以促进资本投入与企业良好、快速地发展。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越高,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质量越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就会越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关注可以直接影响债务融资成本的高与低,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媒体传播表现为积极状态,债务融资成本就会降低,反之亦然。此外,媒体关注度和媒体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成反比,高的媒体关注度和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会使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逐渐降低。最后,基于我国当前的时代背景,针对如何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认为政府应健全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企业对环境信息的关注度,媒体也应加快推进行业改革,增强媒体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促进媒体的积极传播,减少媒体的消极传播,从而达到有效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资源消耗的日益加剧,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人类共识,企业作为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主体,进行绿色转型是必然选择。通过对2003-2020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为:绿色创新技术有利于扩大企业债务融资规模;绿色创新技术有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绿色创新技术对降低企业债务融资风险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利用沪深 A 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社会绩效、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可以缓解融资约束,企业是否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行为不会影响社会绩效对融资约束的作用,但较高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可以增强社会绩效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证实了社会责任行为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丰富了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经济后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家族企业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资本市场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家族企业的内源融资受限,外源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的短缺和融资困难成为束缚家族企业规模扩张、抑制其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以2006-2008年为样本区间,选取了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15家家族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家族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而企业社会资本中的普遍信任和企业关系网络等非经济制度性因素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并使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趋于短期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以2016-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年报文本语调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表明:年报文本语调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即适度积极的年报文本语调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异常乐观的年报文本语调则显著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研究结论丰富了文本语调研究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市场主体使用年报文本语调传递信号获取融资;有利于投资者识别年报文本语调做出正确投资决策;也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持续优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以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上市公司为博弈双方构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通过均衡分析揭示财务报告问询函对业绩预告质量治理效应,并以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改善了前瞻性和后视性业绩预告质量,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双重业绩预告质量具有真实治理效应;深圳证券交易所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双重业绩预告质量的治理效应更显著;财务报告问询函治理效应在公司收函后第二年依然显著,但在收函后第三年不复存在,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函对业绩预告质量的治理效应具有短暂性。  相似文献   

18.
融资约束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会对融资风险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07—2018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从信息不对称这一视角实证检验了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战略差异度与融资约束显著正相关,即战略差异度越大,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2)信息不对称在战略差异度和融资约束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3)战略差异度与融资约束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未被"四大"审计的企业、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以及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对于战略差异度较大的企业,要充分重视可能带来的融资约束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之时.企业可通过聘请高质量审计机构、吸引更多分析师关注等外部治理手段缓解战略差异度对融资约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心理学中的印象管理理论,以2015—2019年我国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媒体关注与财务杠杆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程度也越高;财务杠杆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媒体关注与财务杠杆的交互作用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程度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与非环境敏感型行业相比,在环境敏感型行业中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程度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基于此,企业应正确面对媒体关注的压力,注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质量;政府需约束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行为,并重点监管和审查高污染行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发展高质量资本市场需要高质量信息,关键审计事项增加了审计报告的异质性和信息含量,分析师行为则对资本市场的信息传播至关重要。利用201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对分析师关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审计师和分析师声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积极,分析师关注越高;年报语调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语调是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影响分析师关注的主要渠道;审计师和分析师声誉在关键审计事项语调与分析师关注关系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对分析师关注的影响显著存在于无违规行为和内部控制有效的公司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语调通过影响分析师关注降低了分析师预测偏差。因此,公司应重视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影响,投资者应关注来自高声誉审计师和分析师的评价,监管部门应继续完善相关准则,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