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社会工作开启“绿色转向”以来,对生态价值和绿色社会工作理路的思考主要借鉴西方思 想。 立足于本土思想资源,从生态价值的本体根基、历史生成、现实异化、实践路径 4 个方面挖掘并转义 道家思想的生态价值观,探讨其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联,有助于确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伦理基础,并从 基于“生命-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立场、以“自然—人—社会主义社会”为本体的介入路线和以“认知—行 动”为轴线的实践策略 3 个方面提出中国绿色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目前国民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代价也比较沉重,其中之一就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目前,市场与政府在治理生态环境中各有不足,相应会出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而社会工作介入生态环境治理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弥补二者的缺陷。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介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既有成功案例,又面临工作者短缺、经费不足、群众认同度低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从政府、社区、企业着手分别建立宏观、中观、微观支持,采取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的介入模式,社会工作者也要提升自身介入能力,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我国人民福祉和民族永续发展不可或缓的重大课题。对此。既需要展开当代哲学的同时代人的探索,也需要对历史世代人的反思和重构。客家人作为迁徙的民系,克服环境紧张约束,形成体现客家人顺应、敬畏和利用自然的丰富生态文化,对之辩证地分析和思考.为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合理的思想和文化资源借鉴。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应对环境危机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对于我国社会全面、均衡与持续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对我国环境法治建设提出了与以往文明迥异的要求。我们应该加强与完善环境法治建设,运用各种有效的环境法治方法与手段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的要求,争取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变成我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作为国家"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总要求。社会工作作为致力于回应社会问题和助人自助的应用性学科,关注社会变革、民生福祉和能力建设,在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等方面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以昆山市W机构的乡村社区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行动研究发现,案例村在沿袭单一的行政性管理模式下面临村庄治理和服务供给困境,继而为农村社会工作介入提供了可能与可为空间。基于项目背景和目标,构建了农村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生计、生态、生力、生活、生命"五生逻辑框架并应用于实践。在此基础上,对W机构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成效进行实践反思。最后从实务改进的角度,提出农村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环境立法的完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从生态文明的内涵着手,根据我国环境立法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我国环境立法的运行现状,指出我国现行环境立法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态文明背景下改革和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当今世界,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经济利益和高速的物质发展,同时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被急速破坏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正逐渐扩大,娱乐至死的传播现状正减弱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关注。新媒体环境下,生态文明传播是应对生态问题频发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态文明传播的新媒体化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传播中,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不能与我国生态环境需求相匹配。本文对比回顾了中西方生态文明传播的发展历程,以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现状为研究对象,从时间、渠道、内容等多方面梳理了我国生态文明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变化与发展。新媒体助力我国生态文明传播呈现出新格局,但也存在专业人才更加流失、优秀内容更加缺失等老问题和传播手段陈旧等新问题。为了解决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的问题,需要媒体、政府、企业在科学的生态文明政策指导下,聚焦新媒体环境下的生态文明传播变化,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潜能,建设全程、全息、全员和全效的“四全”生态传播体系,推动可持续绿色经济发展,深入思考生态文明传播的未来发展策略,为我国生态文明事业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核安全监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能源生态问题、经济生态问题、社会生态问题对核安全监管提出了新挑战。只有将现代生态理念植根于核安全监管现代化全过程,进一步优化核安全监管组织架构、法律体系、技术措施和公众沟通机制,才能有效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系列问题,推动高质量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分析了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定位,然后探讨了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制及实现路径,最后提出了资源环境审计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资源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强力推进资源环境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出发,正确理解海洋生态文明的内涵,分析当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业务化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我国自身发展有长远影响,也是我国面对世界性的环境破坏和生态污染做出的正面回应。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对于城市,中国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更令人担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诸多因素同时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中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逐步形成。习近平从人类史高度强调生态文明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意义,阐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凸显其全局性地位,系统强调生态问题的刚性约束,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党的执政主题和政府责任,坚持对生态文明的系统性认识,提出了建设的总体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趋势的自觉顺应,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应用,是对生态文明和环境建设规律的理性认识以及对党的执政思想的丰富拓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需要把握历史大势,推动理论创新,着力实践落实。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过程之中。为了适应生态文明的扩展,需要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新规则,在商业领域则需要推动从制造到创造的新的营商环境规则。产权保护、市场规制(平等竞争)、公共服务(法治、教育)是营商环境规则的支柱,产权是基石,市场是动力,服务是基础,不同的理念之下,这些营商环境规则展现出不同的形态。以2006年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分界线,营商环境规则从推动制造逐步转向培育创造,其深层原因正是文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利实现,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综合研究分析了以往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的不足和问题之后,提出转化以GDP最大化到国民福利最大化的发展模式、打造多元共治的生态治理体系新面貌,以及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战略决策的高度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中,是切实为人民谋福利的重大举措.在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和重要性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立足“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探究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充分融合的有效途径,提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建议,这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反贫困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在主要矛盾改变的情况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存在较高的契合度。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为背景,充分利用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之契机,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Y县W村乡村振兴的实地评估,探索反贫困政策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在农村社会生态及生活环境问题等诸多方面可以发挥倡导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农村社会组织,实施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培育乡村振兴人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创造性的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其中,建设"美丽中国",这充分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此思想的指引下,企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环境责任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当前我国的企业环境责任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建设与完善,这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生态女性主义关于自然是女性的议题、关怀女性与关怀自然的意义相同、对发展问题的独特见解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主张,蕴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女性主义以女性作为研究视角,认为女性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呼吁社会注重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妇女是生态价值观的宣传者、“生态家庭”的塑造者、社会环境的建构者、自然环境的维护者。应以生态女性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把女性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中。这对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宏斌博士的新作《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以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为研究视角,运用多学科交叉的分析方法,将作者的思考深入到理论层面并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深入论述了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发展规律,全面分析了生态文明在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及其面临的问题,同时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及其历史局限性与超越性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一些很具启发意义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路径之一是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文章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的支撑与介入。研究和探讨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对于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和正确理解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