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在讨论严复思想的诸多专著论文中,严复《原强》提出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思想(姑谓之"三民"思想)往往被忽视,或被贬之为"西学救国论"、"教育救国论"(王栻:《严复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09页),思想"落后于"康梁(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2页),"温和的改良主义"(张岂之、杨超:《论严复》,见  相似文献   

2.
严复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个系统地向国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文化,包括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人,他的前期的国家思想,曾经在我国产生过重大影响.一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拟以辛亥革命为分界线,把严复的国家思想分为前期和后期.辛亥革命前,严复翻译了著名的孟德斯鸠《法意》、斯宾塞《群学肆言》、甄克思《社会通诠》等有关国家学说的著作.严复的国家思想主要反映在《原强》、《辟韩》、《论世变之亟》等论文和《法意》、《社会通诠》等译作的按语以及《政治讲义》中.严复认为,国家制度可分为君主制和民主制两种:"五洲治制,不出二端,君主、民主  相似文献   

3.
严复与章太炎都是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严复以传播西学闻名于世 ,章太炎则是名垂青史的国学大师。最近 ,我们发现俩人之间有许多交接点。倡西学者兼论国学 ,讲国学者也采西学 ,有时不谋而合 ,殊途同归 ;有时水火不容 ,针锋相对。研究严复与章太炎的重合思想 ,有助于深刻认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复杂流程。《天演进化论》与《俱分进化论》近代西方国家的进化论传入中国 ,成为思想界的进步学说。严复与章太炎从不同途径接受了进化论观点 ,而且各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严复的《天演进化论》与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代表了他们的进化观 ,反映…  相似文献   

4.
严复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加速了他"西学"救国核心思想的形成.他通过著书、翻译来传播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思想,反对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批判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力倡西学"愈愚".严复的西学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亦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严复是学贯中西的第一位大家,伦理优位的中国传统思想,是他最先具备的知识和教养。后来他接受外来西方的观念并深受其影响,又是在经验主义伦理学的故乡英国发生的。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快乐论,斯宾塞的进化伦理观等,都与严复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他翻译的第一部西学著作就是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T.H.Huxley,Evolution and ethics,1891年,严复译为《天演论》)。在严复对此所加的不少按语中已包含了一些重要的伦理思想和观念。本文就严复所论及的  相似文献   

6.
严复与辜鸿铭文化心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与辜鸿馆都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在近代中国风云际会的变革潮流中,严复为国人打开启蒙思想的大门,第一次比较系统而又有所选择地从西方搬来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成为“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辜鸿铭则在形式上反其道而行之,以精熟圆练的外文造诣,英译儒家的《论语》、《中庸》等经典,极力向西方传扬古老的中国文化,但因其念念不息对小脚、留辫、纳妾等封建陋俗的赞赏和曲辩,而被人们视为“精通西学而极端保守”的“怪物”或“怪杰”。严复和辜鸿铭同处一个时代(前者生于1854年,…  相似文献   

7.
严复与戊戌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维新时期,严复在实地考察和中西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到西方的富强与中国的贫弱这一巨大反差。他从国民素质、学术传统、政治司法制度、思想观念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西方富强的奥秘之所在;另一方面,以西方为参照,以西学为武器,对中国的国民性、专制制度、传统文化和科举制度均作了有力的批判,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救世方略。这使得严复成为当时对西方认识最深刻,最了解中国的国情民性、对中国现实批判最深刻的思想家。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严复以传播西学为己任,译介了大量的西学理论和西学背景知识,在中国知识界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尤其是《天演论》一书,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法则敲响了民族危亡的警钟,为救亡运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严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启蒙大师。  相似文献   

8.
<正>严复,被鲁迅先生誉为“19世纪末中国感觉敏锐的人”。在新旧文化嬗变的年代,他“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在了解西方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有辨识地吸取外来文化,以其译述和文化活动,冲击了我国封闭的文化思想意识;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社会政治改革的思想武器,对近现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想就严复的文化观及与其相关的文学批评论,谈一些看法。 一 在近代急遽的社会变革中,严复虽未直接参与现实的政治(或军事)斗争,但他以广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进步文化而成为近世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毛泽东同志誉之为和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一样是“中国共产党未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早期的严复,是一位体察世事风云、关注国情的爱国主义者,甲午战争前后,严复怀着强烈的“自强保种”之心,奋笔直书,不仅撰写了《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论析时局的论文。而且更以执着之情,译述了《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群己权界论》等西方名著,意想通过西方资产阶段文化的真切介绍,寻求  相似文献   

9.
对严复晚年政治思想的评价,是当前严复研究的热门话题,诸家观点各异,评判不一,大抵可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严复晚年思想开始变化,在政治上也日趋保守、落后。有的学者认为,戊戌政变发生后,严复思想开始有所变化,在政治上的倾向也由以前的激进而趋于保守。政变发生后,朝廷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但他投身政治的热情已大不如前,他说“复自客秋以来,仰观天时,俯察人事,但觉一无可为。”此时严复虽然也翻译西学名著如《原富人《法者》等,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但他的政治主张已远不如维新变法时那样激进,由维新时对西学的大力宣扬…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严复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是推动中国古代思想近代化进程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涉及哲学、政治、经济、道德、宗教、教育、文学、史学等诸多社会科学领域,对近代中国史、近代中国思想文化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95年,是严复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著名论文的100周年,在此,拟将建国以来有关严复研究的状况,作一番梳理与总结。 一、对严复哲学的评价 (一)哲学形态。对严复哲学属于什么形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严复哲学是天演哲学(进化论哲学),理由是:1.严复自称是“天演宗”哲学家;2.严复介绍的所有思想中,进化论是其全部政治理论和哲学思想的基础与核心,进化思想贯穿了严复的宇宙论、历史观、知识论。第二种观点认为,严复哲学属实证哲学,其根据是:1.严复的翻译集中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为时人和今人所共识共知,但其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就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婚育观,恐怕就鲜为人知了。从19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严复以进化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西方资产阶级的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婚育形态为参照,在《法意》(1900—1909年)、《保种余义》(1898年)、《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1898年)等论著中,全面剖析、批判了中国传统的不合理的婚育制度、观念及旧礼俗,明确提出了变革旧的婚育制度、建立新的婚育制度的思想主张,表现了作为启蒙思想家除旧布新的革命锐气。严复这一时期的婚育观,主要包括主张自由择配、一夫一妻、晚婚节育、少生优育、近亲不婚和反对买卖婚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严复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所涉及境域较为广泛,本文只就《易》哲学、儒家哲学、老庄哲学、哲学范畴四个方面,对严复关于中国传统哲学认知的情形予以讨论。这种讨论所传达的信息是:第一,“西学”是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有利武器”,严复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第二,“西学”引为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武器”,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中国哲学,这种伤害包括化解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消解中国传统哲学意义的丰厚性和肢解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第三,准确把握“中学”、“西学”的内涵,是避免误读中国传统哲学,从而使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获得积极意义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
老庄的“天道自然”观,在近代中国为严复宣传进化论提供了一种广阔的容摄中西文化的背景。严复不仅从老庄思想那里获得的是一种自然观的观念背景和物种变化的经验事实,而且他还吸取了可以对生物进化的“物竞天择”根本机制的最终根源作出哲学解释的深刻思想,为他大力宣传进化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严复也对老庄“天道自然”思想进行了提炼、发挥和改造。  相似文献   

14.
甲午之战的惨败,中国被列强主宰瓜分的危机,促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奋而起。就在康有为等人积极地用古代儒学的包袱襄着变法主张进献给皇上的同时,严复却着力于介绍西学,企图把西学的精神输入中国,振兴古邦。他认为,中国要变法自强.其出路就在于民之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就要用西学去充实人们的头脑。为此,严复于1896年—1908年间,先后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等一系列的西方学术名著,向中国人系统地介绍了西学,对西方近代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论严复对西方近代伦理学的研究陈国庆(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在宣传介绍西学的过程中,他深入研究了西方近代某些伦理学说,主要有:与天争胜的进化伦理思想;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思想;“开明自营”的利己主义思想以...  相似文献   

16.
叶雨薇 《学术研究》2015,(3):119-128
1903年,严复以约翰·密尔(旧译穆勒)的《论自由》(On Liberty,1859年)为底本,翻译出版了《群己权界论》。此书的翻译,严复一反常态,紧随密尔的行文思路,力求忠实于原著,在严译诸书中堪称特例。然而,为了准确传达西方的自由观念,跳脱逐词对应反而丧失原义的陷阱,并确保译著在中文世界的接受与流通,严复仍然选择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以雅洁的文辞进行翻译。大体而言,《群己权界论》基本遵循原文,但受限于文字、时局及个人关怀,译著与原著仍有细微偏差,个别地方还有明显删改。只是,他虽然力求精准传译,仍然难以摆脱中西学各有体用,强行牵混则非驴非马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道家美学思想研究一直是中国美学思想史的热门而艰深的课题。作为既通晓西方美学思想 ,又透识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大家 ,王向峰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思想研究。新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的《老庄美学新论》一书为他所主撰和主编。作者以广博深厚的知识为底蕴 ,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 ,全面系统地论析了自己对老庄美学思想的洞见 ,独具只眼地阐释了对老庄美学思想的见解 ,它必将为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园地增添新的亮点 ,给当下沉溺于外物追求的人们吹来阵阵警醒的、润泽心灵的清风。  《老庄美学新论》体现了作者关于老庄美学的理论建构之新。…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思想家面临双重的启蒙任务:既要解放个性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又要强化整体以抵抗帝国主义侵略。严复回应时代所提出的启蒙课题,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生哲学体系。他通过改造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进化思想,又吸收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素养,形成以突出人的因素在世界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为特征的天演观。这是其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严复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民”为国之“本”,救国之“根本”在于“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强调“民”是个体与整体的统一。这是其人生哲学的核心内容。严复站在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把卢梭和霍布斯“天赋人权论”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学说融于一炉,为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人学的论证。这是其人生哲学的理论目的。严复思想促进了中国人生哲学由古代形态向近代形态、由地主阶级人生哲学向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思想史上,人的素质思想十分丰富。在中国古代,是在人性意义上研究人的素质问题,认为人的素质就是指人之性;主要的代表有孔孟、老庄和荀子三人,后来的思想家们基本上都是循着孔孟、老庄和荀子三人的思路。在中国近现代,以严复、梁启超和鲁迅等人为代表,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关于人的素质思想。  相似文献   

20.
黄涛 《学术界》2007,(2):293-300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和资产阶级目录学的启蒙者,他的《西学书目表》确立了近代目录学的三大分类架构,标志着中国近代图书分类法体系的诞生,在政治方面对戊戌变法时期的西学传播和思想启蒙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