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作出了"八个相统一"的重要论述,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也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指明了方向.深入分析领会"八个相统一"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此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精度、高度、纯度、深度、效度、温度、信度和广度八个具体方面的改革创新,能够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忠诚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八个关系 建设创业型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型大学理念的提出是大学社会职能的又一次重大转变.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建设创业型大学是十分重要的路径选择.要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办学理念与办学机制,学科建设与突出特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学校与学院,硬实力与软实力,整合校内资源与争取校外资源,立足现在与规划未来、深化改革与维护稳定的八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的车速差不多达到八十了,不过.公路长而平坦,使人感觉不出有那么快。坐在旁边的是个红发孩子,正在听汽车里的收音机,两眼明亮,透着一丝狡黠和狂野。当新闻播放完毕时,他调低了音量。  相似文献   

5.
冯建华 《南都学坛》2000,20(2):69-70
德育管理应该做到“育生”与“育师”、德育与智育、骨干队伍与其他教职工、优生与差生教育、理论灌输与德育实践活动、德育硬环境与软环境建设、层次性与序列性、现实性与传统性等八个方面的紧密结合 ,才能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之说不是建立在充分占有材料和冷静客观的分析研究基础之上的科学论断 ,不能准确全面地概括“文革”时期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要使“文革”文学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必须摆脱“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说的误导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的“八个能否”标准是对国家政治制度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制度理论的新成果,构建了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话语逻辑基础,破除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障碍,明确了我国政治制度改革目标指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紧扣“八个能否”,着力推进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8.
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路向,"八个统一"①是这一路向的基本遵循.贯彻"八个统一",需要阐明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意识形态立场、价值内核以及教学方法的具体所指,继而揭示通过思政教育促进学生个体意识向"形态化"意识提升的教育逻辑,这种逻辑可以概括为:思政教育的政治性应寓于透彻学理、价值性应寓于理性认识和实践行动、教与学应寓于科学的方法体系、意识形态批判应寓于文化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本质上完全一致 ,密不可分。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高度统一 ,不可或缺。“两个先锋队”与“两个基础”互为因果 ,相辅相成 ,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0.
竞陵"八友"是史书对南齐时期从游竞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个人的称谓.此说法始见于姚思廉所撰《梁书》中,其后被历代沿用.然诸多疑点表明竞陵"八友"名号非当时实有,后人附会的成分相当大.这种附会既是对汉代品题之风的承继,又反映了南朝社会具时代意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的探索,是"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提出的前提.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中共八大肯定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但在文字表述上有所保留,反映出当时党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个体经济问题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清朝同治年间的西北回民反清起义中,李得仓率领"南八营"起义军转战于陇东南一带,有力地打击了清军,最终出于形势所迫,接受清政府的招抚,客观上达到了维护民族权益,削弱封建专制压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八王之乱"的爆发、延续及其对于两晋政局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不单受制于府主的行为和意向,而且也与众多幕佐的规擘和参与密切相关."八王"府佐今尚可考知近190人,加上辟请而未就官者,则超过二百人.他们的里贯、门地、幕职、仕历、事行等情况,实是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八王之乱"乃至有晋精英社会的不可忽视的紧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张家山汉简《盖庐》是一篇具有浓厚兵阴阳色彩的兵书,不少内容属于军事数术。文中的"日有八胜",是指六十甲子日中有八个针对特定方位的厌胜日。厌胜日主要是依据五行相胜的原理,将天干、地支分别与五行相配来确定的,与太岁运行轨迹以及周期没有关系。"天之八时"中的"德在土、木、在金"以及"黄秋"、"白冬"所指的具体时间段,也当结合五行学说理解。  相似文献   

15.
谈量词"个"与"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量词"个"与"位"的使用规范入手,分析量词"个"与"位"的语义特征和使用范围的不同,以及产生这些区别的历史、文化因素和语言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16.
"八王之乱"成因新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八王之乱”的爆发是有其原因的,在晋武帝死前,西晋已经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皇帝、外戚、宗王和门阀。晋武帝死后,即位的惠帝是一位弱智皇帝,来自顶端的操纵力量不复存在,各种势力于是依次上台和灭亡,门阀则在最后居于主导地位。整个事件的发生,最终应归因于皇权与门阀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八年研究"是20世纪前半期美国中等教育目标嬗变和社会大转折的产物.这项著名的教育实验,旨在探索中等教育新的培养目标,改善中学和大学的关系,兼顾升学与就业的双重目标.实验过程涉及到教育实验理论、教育原理、课程理论和教育评估理论的构建与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和影响,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一项"杰作".  相似文献   

18.
在美学基本形态的表述层面上,因了康德哲学的因素,以叔本华的美学理论为枢纽,济慈的"两个房间"和王国维的"两个境界"可相互映照.因此,我们不但可以通过比较来理解和阐释它们的涵义,而且在论及"两个房间"和"两个境界"各自内部的关系时也可将它们联系起来,互为印证.在浅层次上,济慈和王国维分别认为各"房间"、各"境界"均无高下之分;在深层次上,因了时代的作用力,他们又各自认为,"无我"实质仍为"有我","无思"终不免"初觉".  相似文献   

19.
在杨家将故事中,有一位"八贤王".关于他的原型,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大体说来,有人认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四子赵德芳,也有认为是其第二子赵德昭,还有认为是太宗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俨.笔者对上述说法经过考证,以为"八贤王"的形象是古代剧作家和小说家结合宋初宗室轶闻而虚构出的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20.
八脚词是明代八股文一种少为人知的异称.该文认为"脚"这个术语起源于宋代文章学,它是宋人分析文章的特殊术语,指一种具有并列意义的层次和结构形态."八脚词"这个名称透露出八股文与宋代儒学、宋代考试文体具有某种关联的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